有时候压垮家长的,不仅仅是家长群,还有……

4天前 (11-12 22:36)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76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1537
  • 回复0
楼主

家长群太多

读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就一个家长群,但是读中小学的孩子,家长群登时以几何级增长,以我家熙熙为例,粗略统计,单是官方群就有7个:

一个钉钉群,一个包罗教师的微信群,一个不包罗教师的微信家长群,一个班级QQ群,一个少先队小队活动群,一个读书打卡群,一个英语进修群(英语教师零丁建的群),一个家委群(欠好意思,本人是家委)……

再加上课外兴趣班的群:编程群、篮球群、泅水群、围棋群……

还有非进修类的群:午餐午托群、校服群、意愿者群、研学活动群……

那些还只是一个孩子的,家有两个娃的,根本上家长群的数量要x2,间接翻倍。

每天工做间歇我就会第一时间刷群,看有什么重要指示,尤其是官方的几个群。

因为你不晓得教师会安插啥家长使命,买些什么文具,打些印啥材料,录啥视频……若是等晚上再来看群,临急临忙,底子不敷时间筹办。

以前我就试过加班或进来玩没看群,漏了信息没传达给娃,成果害他第二天被教师攻讦。

白日看一遍群还不敷,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查抄一遍心里才踏实。

看过一条新闻,一位孩子的爸爸因为经常不回复群信息,在家长会被教师点名后,突然情感失控。

他边哭边解释,本身加班、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我其实出格理解他,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工做紧使命重,还得盯着教师又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点名。少接龙一项,就被连环夺命call。有时候顾不外来,就被说不关心孩子教育,不关心孩子生长,是挺委屈的。

有时候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

压力更大的时候是孩子测验考得欠好的时候,多科教师轮流在群里轰炸,叫家长抓紧多上点心。

小学的功课我还能够辅导一下,初中以上的实是力所不及了。

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找出问题,寻求处理办法,可如今酿成了无形的“压力群”,我不睬解呀。

港实,那么多群,就不克不及同一只用一个群吗?要么同一用钉钉群,要么同一用微信群。

各科教师都加进去,有什么摆设往群里发,家长无需一个个回复“收到”,削减无效信息,避免刷屏,也便利家长查阅。

教师们也同一用一个渠道,不要有的教师在QQ群发动静,有的教师在微信发通知,太乱了,不漏才怪。

打卡承担重

双减之后,孩子的书面功课是少了,但多了良多非书面的功课,以拍视频、灌音、摄影片等最为遍及,需要家长到各个法式里去上传、打卡、接龙。

我们家哈哈四年级的时候,每天有N个打卡功课:

语文有背古诗、小古文打卡,数学有口算打卡,英语有朗读打卡,体育有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打卡,再加上疫情后每天要停止的安康打卡。

碰到节假日,平安教育平台打卡,禁毒进修打卡、少先队常识打卡等更少不了。

每天起床一睁眼,就惦念打卡那事,晚上睡觉闭面前,还要再刷一遍钉钉,看看是不是都打完了!

说实话,那些跟进修相关,跟身体熬炼相关的打卡我是不反对的。

分隔来看,每个功课的打卡视频也不长,跳绳也就1分钟,背古诗15-30秒,英语朗读2分钟。但若是赶上孩子形态欠好,一首古诗、一篇英语背诵要录个四五遍才没有卡壳的处所,折腾一通下来,完成所有打卡功课一个小时已经没了。

再换一个角度想,书面功课少了,非书面功课多了,那些非书面的功课根本都要家长参与才气完成,你说是减负仍是增负?

各类名目标APP下载使命多

前面说的各类跟进修相关的打卡功课我也就忍了,但良多与进修不相关的APP下载、公家号小法式存眷使命、答题竞赛等就实是很无语,敢怒不敢言。

孩子自从上小学以来,被学校以上级部分摆设使命的名义,强迫安拆过各类软件、APP。

好比有一路功课、平安教育平台、青年大进修、普法平台、禁毒平台、科学素养收集竞赛、中小学生常识提拔、反诈APP等等。

有些平台不断在用,但有些注册之后再没用过。

我晓得如今是数字时代、收集时代,但对孩子的教育只要借助手机收集那一种形式吗?

小学生大大都没有手机,那些使命,从下载、注册、填材料再到各类旁观视频进修、答题、截图,有几个是孩子独立完成的?还不都是家长帮着做了?

有没考虑过那些父母不在身边,跟着爷奶辈生活的孩子,白叟家不会用智妙手机的,该怎么完成?

更让人瓦解的是,有的常识竞赛,说是各人自愿参与,但教师仍是会要求全员完成,还必需以高分通过,截图保留,为的是争章评优。

有的网上答题,不只限时间,还要限准确率,为的是给某部分的工做总结贴金:几学生参与网上答题,准确率几。

越来越多的部分都把学校当成本身工做的打破口,不管三七二十一,凡事都能够压给学校,摊派给家长,我们无法回绝,不能不做。

上面摊下来的使命班主任也很无法,她也只能一遍遍的逃,一个个的催,搞得家长不像家长,教师不像教师。

按事理来说,家长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身体安康和心理安康,更应该把精神放在亲子关系上。但如今,家长酿成了家庭教师+锻练+保母,从进修到生活,事无巨细,样样费心。

教师呢,本应该专心教学,因材施教。可是一旦非进修类的使命多了,社会对学校要求越来越多,午托、晚托,各类评比,活动,使命,接龙,打卡……教师哪里还有充沛的时间精神抓教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有一番话我出格附和:

家庭教育学校化和常识化是双重的灾难,既毁了家庭生活教育,又让学校教育变得面目可憎。

孩子的安康生长离不开生活教育和常识教育。家校合做起首是彼此理解和尊重,常识教育次要是学校的责任,生活教育次要是家庭的责任,各尽其责,彼此撑持,那才是更好的合做共育。

在孩子的学业开展方面,父母当然不成能不关心,但次要办法是缔造优良情况,培育孩子的兴趣与习惯,而不是修改和辅导功课,在各类打卡和摊派使命中消耗本来就不多的精神。

父母要以鼓励和调整孩子形态等办法积极共同教师的工做,却不该该成为24小时捧动手机耳提面命的东西人。

双减双减,把那些无关进修,无关孩子身心安康,无关促进亲子关系的形式主义的工具也都减减吧。

关于学校各类安插给家长的使命,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送留言区聊聊。

0
回帖

有时候压垮家长的,不仅仅是家长群,还有……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