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忆:麻栗坡陵园九百余名烈士墓碑让人内心酸楚

3天前 (11-13 08:10)阅读2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546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934
  • 回复0
楼主

1989年6月,云南省麻栗坡县,执勤中的驻守老山的边防某部兵士。那才是实正的武拆到牙齿,枪弹、狙击枪、手榴弹包罗万象

两山轮战期间,在中越边境猫耳洞工事被大量摘用,兵士们不只要遁藏纷飞战火,还要忍耐恶劣的情况,冲锋时还要裸体赤身。那场战争被后来称为80年代的“赤身战争”。图:1988年6月驻守老山的边防某部兵士书写的对联和横幅。边防军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让我们得以放心渡过新春佳节

展开全文

在阿谁战火年代,小小的猫耳洞将兵士的生命,战争的成功,祖国的平安紧紧地联络到一路。炮火声中,兵士们的鲜血中,狭隘的猫耳洞中,流淌的都是兵士们不平的自信心,不败的灵魂。图:驻守老山的边防某部兵士在猫耳洞前擦拭兵器。

1989年6月,驻守老山的边防某部班长梅刚成,在执勤途中因地制宜饮水解渴。梅刚成因为军事技能、思惟程度过硬是连队预备提拔的苗子。

在老山下的麻栗坡县城边上,有一座闻名的烈士陵寝,里面躺着957名烈士,年龄更大的是战地民兵李远兴,牺牲时39岁;职务更高的是团副政委张正光,35岁,云南武定人;最小一位是山东籍兵士李涛,1984年牺牲时不到17岁。

还有一位女性、麻栗坡籍的女民兵杨志琼,牺牲时20岁,是在夜间站岗被越军袭击。在数万平方米的山坡上,一排排水泥铸成、碑墓相衔的烈士棺整洁地摆列着,水泥棺久经风雨已经泛出青色,墓碑上刚涂过漆夺目的红底名字让人心里辛酸,但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汗青,勿忘英雄。

0
回帖

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忆:麻栗坡陵园九百余名烈士墓碑让人内心酸楚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