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宇宙学教授的走红之路:直播间里讲《三体》,成功推测诺奖方向

10小时前 (12:14:32)阅读1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521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425
  • 回复0
楼主

一位宇宙学传授的走红之路:曲播间里讲《三体》,胜利揣测诺奖标的目的

“宇宙宝宝多大了?”“你因宇宙而哀痛吗?”“宇宙膨胀,人也跟着膨胀吗?”

短视频中的王一,老是衬衣笔直,语速飞快地抛出上述那些看似“无厘头”的宇宙常识点。

他热衷于向网友科普有关宇宙、黑洞、量子纠缠等硬核而晦涩的物理常识。为了让更多通俗人听懂,他不断测验考试将各类物理常识拟人化,并将“含梗量”拉到更高,四肢举动并用地讲课——好比,讲到物体量量时,为了阐明内涵,以至当场来了几个引体向上。

图:王一的抖音 @研究宇宙

密集而有梗的抖音科普引来了许多网友围看,有人打趣道:“本来他实的试图教会我。”

王一本年39岁,是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副传授,科研脚印从中国科学手艺大学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再到剑桥大学任霍金高级学者,曲到往年拥有了一个新身份:抖音常识创做者,账号名“研究宇宙”。

在他的评论区,会聚着科研人员、物理喜好者、中学物理教师,也有10岁孩子的母亲。各人的发问八门五花:为什么黑洞里面是时空倒置的?中小学学生在物理进修上有什么定见?王一城市逐个解答。

当然也少不了网友的调侃,梗最多的,要数他的“播音腔”和“脱发”。对此,他会笑着用绕口令自黑,因为“学物理就是黑头发发灰会挥发”。

做为一名大学传授,王一将做科普比做“陌头卖艺”,要到人多的处所往。流量时代,抖音就是阿谁人多的处所。在那个平台,他吸引了30余万粉丝,收到了做科普多年来最多的正向反应。

从脸色包到短视频,为常识添加“调味剂”

王一的短视频中,点赞最多的是2022年诺贝尔奖相关的三条科普。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尝试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创始了量子信息那一学科。

王一灵敏地挠住了群众存眷诺奖的热乎劲儿,在10月4日发布了有关那两个概念的视频,获得了超越18万点赞。随后,他又发布了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尝试卫星对诺奖的奉献,以及反其道而行的“量子纠缠不是什么”,试图为各人剔除不准确信息,“更接近科学一点”。

最末,那几条诺奖科普视频为他带来了6-7万的新粉丝。

那不是王一第一次因为诺奖遭到存眷。2016年,他便宜的引力波脸色包曾在学术圈广为传播。那源于他的同事、诺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在德国的诺贝尔获得者大会上展现的配着甄嬛传“臣妾做不到啊”脸色包的图片,引发了现场参会的中国粹者热议。

那是王一在学校做诺奖相关科普公家陈述时,放在陈述中的一张便宜脸色包,引来了现场几百位同窗的捧腹大笑,乔治刚好在场,便向王一要走了那张幻灯片,那一偶尔,却成了学术圈热梗的泉源,被看做胜利将中国脸色包文化“推销”至海外。

生活中,王一也搜集了一大堆脸色包,将那视做拉近人与人间隔的工具,并试着将时髦的脸色包用在科普上,还爱套用一句热梗:“那脸色包好,下一秒我就用到科普上了”。

视频里,王一的脸色老是原则的露齿浅笑,那与他现实中面临学生时一样。他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第一位博士生周思益记得,导师很诙谐,“天天都笑眯眯的”,同时也是“网上冲浪达人”:好比周思益与其他学生协做的微信群,被王一取名为“周思益学姐的移砖团”;课堂上,他曾戴着白色假发和胡子cosplay爱因斯坦;网上盛传“诸葛亮骂王朗‘我从未见过如斯恬不知耻之人’”脸色包时,他也在淘宝买了一把诸葛亮同款羽毛扇,带上了课堂。

幽默诙谐其实是王一在面向学生和公家时的表达体例,他深知物理课堂的枯燥和晦涩,那些都是一种“调味剂”,他想尽量做得有趣,来唤起各人对物理的兴致和热情。

图:2014年,王一在剑桥大学工做期间留影。

课堂上如斯诙谐有梗的王一,在生活中,却曾被伴侣评判为“那人哪都好,就是很无趣”。他深思,本身从大学读到博后的十几年里,几乎把所有时间放在研究和进修上,其实不懂太多学术以外的工具,所以面临伴侣时,除了学术,很少有此外话题可聊。

不外,在抖音做科普后,王一天天会跟形形色色的网友互动,内容从学术到生活不设鸿沟,他觉得本身被进一步翻开,“几更有趣了一点”。

向学生取经学短视频,往人多的处所做科普

埋头苦读物理之前,王一也有过很多喜好。

小学低年级时,他喜好写笑话,讲给同窗听,第一个梦想是往说相声。后来,他迷上了编程,先是用小霸王进修机内置的basic语言,家里有电脑后,他本身编各类游戏法式,以至做了一套“俄罗斯方块”。

六年级时,王一读了《爱因斯坦传》,从此迷上物理。他也逐步展示出天禀,从初中到高中,每次参与物理竞赛,都能进省前10名。

多年后回溯喜好物理的初志,王一说,他从小就爱看他人修洗衣机、汽车,深究下往,隐躲在那些齿轮、策动机背后最素质的,就是物理。他喜好刨根究底,诘问掩躲在外表之下的深层问题。

图:年少时的王一。

王一是辽宁锦州人。刚上大学时,他参与了校播送台和争论队,苦练绕口令纠正东北口音,通过打争论操练逻辑思维和表达,到了大二大三,王一意识到,他最喜好的仍是物理,便一头扎进学术里,一学就是十几年,用他本身的话说,“不敢说本身学术程度有多高,但能够说实的十分勤奋。”

2006年起,受研究生导师带动,王一起头写科普博客。他意识到,那是进修理论物理的人回报社会的体例之一,他期看引发群众对科学的猎奇,多多培育提拔将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11年,王一接到了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写组的邀请,为此中的物理卷写科普文章,他被宠若惊,那是他小时候最喜好的一套书,他对科学的启蒙正来源于那套黑皮红条白字的《十万个为什么》。

图:2016年,王一在一次学术会议中。

王一起头认实深思科普写做。他之前的科普博客,大多是将书本中的理论,翻译成没有公式的语言,干巴巴的,其实不适配群众。回想起小时候的科普读物,他才领略到,做科普,起首要弄懂读者喜好看什么,再用科学的语言深进浅出地讲出来。

担任教职后,王一还在学校和太空馆做公家科普讲座,曲到2021年11月底,他开通抖音号,才将本身的科普带到了短视频平台。

王一是被学生周思益拉来做抖音的,周思益在网上被人熟知的名字是@弦论世界,目前在日本神户大学做二期博士后,比王一早半年在抖音开通账号,现在已有100多万粉丝,她认为“教师讲的(常识)特殊好,想让更多人听到”。

王一心动了,他常说,向群众科普宇宙常识就像“陌头卖艺”,在自家阳台、楼顶卖艺,是顾影自怜,必然要到人多、有流量的处所往。谈起那段履历,王一总说“学术上思益是我的学生,科普上她算我的教师之一”。

过往练就的种种技能,似乎都在为王一做抖音科普“加成buff”:写稿、打光、拍视频、做剪辑,用最擅长的播音腔讲最有趣有梗的物理课。就如许,王一起头了在抖音上“卖艺”科普的日子。

曲播间里讲《三体》,吸引最强粉丝团讨论“宇宙难题”

每条短视频,王一城市事先写好讲稿。摄像头一开,他便主动切换到播音腔,以最充沛的形态开启他的线上讲课。

有伴侣告诉他,曲播时完稿,天然聊天形态更好,“会更火”。但王一仍是对峙对着讲稿录,因为写成文字的内容,每一句都是频频琢磨过的,“视频多的时候有100万播放量,假设我只是随意说说,会觉得对不起粉丝。”

图:王一的抖音页面 @研究宇宙。

粉丝在评论区提的定见,王一都读得很认真,不只回复,还会深思、摘纳。最后的几条视频,有人评论“手势太多”,他才意识到,手机屏幕另一头的看寡,可能会被过多的手势分离掉重视力。看到类似“内容太复杂”,“听不懂”的评论时,他老是起首自我深思,并与网友沟通改进定见。

为了阐发内容和视频数据的关系,王一还本身写了一个法式。通过那个法式,他能够看到差别的案牍对应的播放数据,并以此做为调整内容和节拍的根据。有时,他会在视频中插进一个搞笑的梗,但透过数据,他发现假设梗与科普内容联系关系度不强,受寡是不买账的。

他不断想在玩梗和科普内容之间找到平衡。数据展现,和梗比拟,视频更多爆点是科普内容自己,王一很欣慰,那也契合他在抖音做科普的初志。

近一年来,每周六晚7点至10点,王一城市在抖音做曲播。他出格垂青曲播,即便忙到一两个月不更新短视频,也从没“鸽”过一场曲播。

对王一来说,曲播间是他在大学外的另一个讲台,也是课堂的延伸,更是一个和网友最间接交换的场域。曲播内容常由粉丝决定,各人有想问的物理相关问题,都能够和王连续麦。有一段时间,王一摘纳网友的定见,在曲播间里聊《三体》中的物理问题,已经更新了六讲。

图:王一在抖音曲播中讲《三体》的合集。

高中生刘宇梦是王一的老粉,为了看王一的曲播才下载了抖音。那个顶着爱因斯坦头像的东北男生打小喜好研究物理,听了一圈科普后觉得王一的内容“贼好”,“讲得十分清晰,是用尽可能最切近现代物理学准确的讲法在做科普”,把它当“大学讲座”来听。

每次曲播,刘宇梦城市用截屏的体例“记条记”。王一有时会在曲播完毕前留下“功课”,刘宇梦下了曲播就跑往黑板上做推演,有一次不知不觉推了三四个小时,最初摄影发到群里给教师“修改”。

王一的曲播课最起头也冷清,仅仅30来人。但他珍爱每一个学生,从未因而动过断播念头。他说,大学也有小班教学,以至不敷30人,他也会讲3小时,历来不觉得在浪费时间,因为他的第一身份始末是“教师”。

后来,他在抖音的“小班课”渐渐成了“买办课”,常有五六百人涌进曲播间,抖音的两个500人粉丝群也满了,聚集了一批情投意合的人:从中学生、大学生到博士后,再到物理教师和科研工做者,触目皆是。

一群物理喜好者因为最地道的热爱聚在了一路:各人自觉组织了一个“研究宇宙课后讨论群”,由一位理论物理学博士后主持,群里常识含量高,讨论气氛也很浓。

晚上10点下曲播后,王一总会看到群里动静还不竭闪烁,各人还在意犹未尽地聊曲播相关内容,经常聊到凌晨一两点。

那种时刻,他老是很有成就感——本身花时间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他情愿不断做下往。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

0
回帖

一位宇宙学教授的走红之路:直播间里讲《三体》,成功推测诺奖方向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