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0年跟从丈夫远赴法国,沈远不断定居巴黎,成为欧洲最为出名的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之一。近十几年间,夫妇俩时不时回到中国举办展览。沈远做品中的低语与呐喊、细腻与深厚、迁徙带来的文化断裂,都是她的特殊艺术表达。 ]
11月1日,63岁旅法艺术家沈远在红砖美术馆的最新个展“垂钓”开幕。
过往一个半月,她天天在不确定中渡过——做品能不克不及及时从法国运到中国,她能否回到北京、能否参与现场布展,每一件事都充满变数。
“可能我的性格比力多虑,不断不相信能实现。整个过程很奇异,不断在一种不晓得什么时候能泊岸的形态。”沈远说,当她如期抵达北京,与布展团队熬了几个彻夜布展,最末看到六件做品以她心中所想的体例闪现出来,才感应豁然,“我完美泊岸了。”
自1990年跟从丈夫、中国现代艺术家黄永砯赴法国,沈远不断定居巴黎,成为欧洲最为出名的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之一。近十几年间,夫妇俩时不时回到中国举办展览。沈远做品中的低语与呐喊、细腻与深厚、迁徙带来的文化断裂,都是她的特殊艺术表达。
疫情三年,沈远没回过中国,履历了封控和各类不确定性。更大的变故是,2019年,丈夫黄永砯在巴黎因病往世。
“黄永砯是沈远几十年的生活朋友,也是工做上的朋友,他们一路在巴黎斗争了良多年,创造了艺术史上的奇观,但突然间,他走了,那对沈远来说长短常大的冲击。”策展人侯瀚如说,那场小型个展仅六件做品,此中五件都是沈远近两年的创做,见证了一位女性艺术家从失往朋友、履历疫情再到重塑重生活的特殊期间。
最前卫的艺术夫妻
初识黄永砯、沈远夫妻时,法国独立策展人埃薇莉娜·乔安诺仍是个大学生,正对中国现代艺术深感兴致。
中国现代艺术系统始于上世纪80年代。阿谁年代的艺术家,也是最早引起国际存眷的群体。上世纪90年代就移居法国的黄永砯与沈远夫妇,是此中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沈远1959年生于福建升天,父母都是画家,父亲沈文曾经师从刘海粟。在浓重的家庭气氛下,沈远从小学国画。比起同时代人,她很幸运,高中结业就迎来高考恢复,考上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
她曾回忆,那时候差别专业的学生之间交换频繁,她也因而熟悉了油画系的黄永砯,两个思惟前锋的年轻人最末走到一路。
1982年,沈远大学结业,返回家乡。黄永砯受杜尚影响,于1980年代中期倡议“厦门达达”前锋艺术组织,沈远也参与此中,那是中国其时最前卫的艺术群落之一。
1990年,为了协助身在法国的丈夫做艺术项目,沈远往了巴黎,自此定居法国。埃薇莉娜也是在那个阶段结识了那对艺术夫妻。
“他们都是80年代最前卫的中国艺术家。在其时的汗青布景下,中国起头走向现代化,良多艺术家承受了西方的文学、哲学思潮。黄永砯就是此中一位,他测验考试把西方艺术中的思惟、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惟相连系,觅觅一种属于中国的新的现代表达语言。”回忆与艺术家多年的交往,埃薇莉娜说,沈远是一位仁慈而大方的女性,她最早只是辅助丈夫做艺术项目,逐步地,她起头从女性、移民、身体、语言等诸多视角根究创做本身的做品。
展开全文
沈远曾描述本身初到法国时的心理改变:“16个小时的飞翔之后,当你落地时,一切原则全改动。”
他们最后在巴黎的生活很拮据。一度暂住在烧毁病院,家具也是捡来的。不会说法语,还得四处奔波,庇护生计。
身在异国异乡,沈远常感触感染到压力,那种无法用语言与他人交换、无法表达思惟,也无法为本身辩解的觉得,很压制,“其时就像有一堵墙在我面前。”
那些压力,酿成了创做的根底。她的做品中有做为移民、女性的视角,也闪现着实在的懦弱。
埃薇莉娜印象最深的是沈远的早期做品《白搭口舌》。1994年,沈远在巴黎举行第一场个展,展馆的大厅柱子上,插着几根血红的冰舌,跟着时间改变,冰舌逐步熔解,化了的水滴进底下的金属盆盂。待冰完全熔化,露出一把尖利的刀。那件做品是艺术家关于本身远离祖国、远离母语之后,无法再细腻而有力地表达本身的窘境表述。
恰是此次展览后,沈远开启了本身做为艺术家的道路,被欧洲艺术界存眷,接连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做艺术协做项目。
丈夫黄永砯则被誉为“艺术界的拆台分子”,他将中西方的看念连系起来,无论是挖苦移民问题的《通道》,仍是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蝙蝠方案》,都使他获得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无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上与蔡国强、谷文达和徐冰齐名。
隐秘的痛与思念
沈远的“垂钓”展览现场,仅有六件做品,规模很小,却浓缩着艺术家那三年的特殊记忆。
用上海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的话来说,“那是沈远对生活突变做出的回应。”她认为,沈远既是艺术家,又是艺术家的老婆,那种抉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从此无论身处何方,他们的精神城市长生相连。”
2018年,龚彦曾在上海现代艺术博物馆筹谋了一场结合展览《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妮基·圣法勒与沈远相差30岁,素未碰面,拥有差别的文化布景和语言,两位女性艺术家做了一个雌雄同体、万宗合一的花园。那次展览让国内看寡更多地晓得了沈远,在此之后,她几乎每年城市回国做展览项目。
沈远擅用最日常的物件停止安装创做,她的做品中常呈现编织、刺绣、头发、鞋子等素材,那是女性的体味,也是女性的话语,表现她对急剧变更的世界的灵敏捕获。
在她的新做品中,拜托着隐秘的痛、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疫情下的根究。既是小我化的生活与回忆,也是时代的注脚。
侯瀚如把一件名为《垂钓巴黎的空气,2020》的做品解读为整个展览的题眼。一扇深绿色木窗,窗户上开了狭隘的口,伸出一根竹条,竹条的一头是细密的蜘蛛网,另一头则是由一截又一截烧毁口罩吊起来的玻璃瓶。那个看似朴实,但又占据中心地位的做品,是沈远在巴黎疫情情况下的生活体味。
她的灵感来自杜尚1919年的做品《巴黎的空气》和1920年的《别致寡妇》。杜尚在《别致寡妇》中玩了一语双关的文字游戏,他将“French Window”稍做转化,成为“别致的寡妇”(Fresh Widow),以窗户来象征在战争中失往丈夫的女人。
做品也引用了黄永砯1994年的做品《圣人师蜘蛛而织网》,沈远不只是失往丈夫的女人,也是竹条另一头的“蜘蛛”,正在无功地垂钓。她说,那件做品像是三小我协做完成的——艺术家杜尚、丈夫黄永砯,以及她本身。
《漂流记,2020》以一只浩荡的漂流瓶、缠满了口罩的渔网,以及漂流瓶中被困住的三艘游轮,反映新冠疫情的残暴。成千上万的旅客被封锁在三艘游轮上,梦想中的海上全球游览,酿成病毒大时髦的噩梦。被封锁在统一艘船上的人,充满了惧怕、不安与懦弱,不能不趁波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