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通篇看下来真的很囧吗?我想是时候跟内地港片情怀道别了

1周前 (11-14 10:28)阅读2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683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664
  • 回复0
楼主

时髦文化中关于香港身份的讨论,一贯是我感兴致的话题。《港囧》刚好击中了那一点。

《港囧》没在香港上映,确实有点耐人觅味。所以片子固然以香港为题,但大大都港人应该相当目生。

一部都雅的喜剧片最重如果够爽,笑料要来得快往得快才可让看寡感应过瘾,然而影片的搞笑场口却显得相当挈沓,令本可博君一笑的环节最末差点变成闷场。

或许碍于整个故事局限在香港那个石屎丛林里,要像《泰囧》般操纵本地各类差别情况往造造大量笑料其实不随便,成果全程就看两位男角在街道上逃逃逐逐,固然傍边通过副线的共同搞出很多动做排场令过程连结着必然热闹性,但从喜剧元素方面往看,明显是整个囧系列中最弱的一部。

《港囧》讲两个旅客在香港碰着的怪事。没在香港上映也是合理:片子讲求剪接,那一刻在数码港,出个门口却成了国际金融中心;明明在中环对话,一过马路就成了尖沙咀了,所以喊香港看寡看得有点难集中精神。

那些当然是片子拍摄的需要,《BJ独身日志》里不也是一会儿能够从英国博罗市场跑到银行往的吗?固然我思疑伦敦看寡看那幕的时候也是爆笑而不是冲动的。

展开全文

LouReed和《蝙蝠侠》也拍香港、也在香港上映,但香港人看得蛮兴奋的。

《港囧》不在香港上映的问题,或许也和当前矛盾有关。

事实配角一家人的设定,就是来到香港的自在行。

如斯,便有太多的“功名”能够加在那片子身上了——什么强奸香港文化迎合中国内地看寡口味之类的责骂……恐怕少不了诸如斯类的话语。归正内地票房已经那么好,香港看寡又不会看得过瘾,犯不了要处置那种口水战。所以它就“避开”了香港看寡。

而偏偏,《港囧》很用力地往造造“港味”,有向港产片致敬的意味。

以“香港”为卖点,本来可做票房良药。但片内交叉广东歌、模仿港产片桥段等,还有呈现大量的香港城市文化符号,傍边以早段一幕旧式商住大厦逃逐战最为明显。

大厦内有色情场合,又有古惑仔大佬送殡,又有麻雀馆和浴池,极尽港式猎奇之最。

《港囧》不行以香港做布景,片内更处处充溢香港情怀,例如男配角与初恋女友看片子,看的是《天如有情》等港产片,他们为戏院绘造海报,画的是《秋天的童话》;片内又交叉大量香港歌手如陈百强、张学友等的歌曲……

香港情怀是卖点,却因80、90年代香港文化的影响范畴甚广,歌曲、片子和电视剧皆红遍全中国,很多内地人至今仍会用广东话唱《海阔天空》、《万水千山老是情》、《万里长城永不倒》等。

当然,香港元素的卖点,不等于胜利包管。

徐峥在用他的角度,诠释出属于他的港星喜感与昔时粤语歌曲回忆的片子。

虽说整部片子仍连结囧感,却不竭飘散着中年已婚汉子的遗憾。

于是,中年须眉的初恋,艰苦有余、苦涩不敷、仅剩标致又被模糊包抄着。或有股风潮,几年下来与香港致敬的片子很多……

所以《港囧》如其名,因港片大量消费的年代,曾经误认为我们个个离香港很近,但本相却是囧如其境,愈来愈远……

当然,你能够责备片子严峻单一化了何谓“港味”。

最最少公屋就没有在片子中呈现过,游行集会请愿抗议的场景更不成能了。

但反过甚来,《尖峰时刻2》中的香港也是“成龙带你游推拿院”的香港,在香港社会中却没有引起(超越对成龙自己不满的)争议。

我之前看到贴吧有香港看寡说想看看内地导演会以什么角度往展现香港那个处所,然而那却是让人失看的。

除了收场用快镜把香港的车水马龙一面放到银幕上,之后的剧情就看到两位要角在闹市中左穿右插,即便不计影片将香港的地域搞得参差不齐为当地看寡供给额外笑位,片中除了展示出一番人来人往的气象外,其实再看不出香港的什么来。

极其量就只要黑帮社团、凤楼与天星小轮那些本土特色罢了,根本上随意把任何一个大城市套进到本片的故事之中也完全说得通。

“香港”那个元素不外一道粉饰品,若我是一位不熟悉香港的看寡,看完《泰囧》后是会有到清迈旅游的设法,但通过《港囧》却是完全挑不起任何到港一游的意欲。

但《港囧》中有许多“香港文化”。

要特技有特技,要飞车有飞车,粤语粗口一点很多(说粗口的是王晶,在戏中他的角色也是王晶:一个很嚣张的港产片导演),有钱嘉乐做动做批示和音乐。

片子中13首香港金曲,每一首都是代表做。例如配角重遇初恋恋人一幕,布景音乐是卢冠廷《一生所爱》。到了配角和妻子历尽惊险获救,布景音乐酿成Beyond的《恋人》。

那种能够营造的气氛,又其实觉得有些用力过猛。

片子有良多香港演员,并且都是港味十足的香港演员:葛民辉做黑警、李灿森是正义新扎师兄、八两金做片子爆破专家、林晓峰做副导、苑琼丹做凤姐、林雪做古惑仔大佬、詹瑞文做怪医生、车保罗做开锁佬、吴耀汉……全数都是合理到不得了。

但回到底子:《港囧》的故事和香港相关吗?

片子故事归纳综合来说,是讲一个中年汉子放不下本身的初恋恋人,但实的找到初恋恋人时,才发现本身放不下的本来不是一小我,而是一段光阴,然后从头发现本身今天也过得很不错的,于是又回到妻子的身边。

那故事,不需要在香港发作,在纽约也能够,在任何一个国际大都会都能够。

香港在那里,是一个让故事和笑料呈现的场景,无关宏旨。

当然,几美国片子以纽约市为场景,内容和纽约市社会特色没有半点关系,以至纷歧定在纽约拍摄,除了收场的几个广角镜头,我们看的时候都没有介意过。

只是身为影迷,我本能地对时髦文化傍边的香港描画特殊灵敏。那种灵敏,不知算是片子的仍是我那个看寡的原功。

说到那儿,我们起头走进问题的核心了。

天朝下的香港人人神经虚弱,忙着应对各类底线被挑战,统治阶级的量素低处未算低。

那种防卫心态往往被放到香港人对港产片的爱恨傍边。畴前的港产片可是会冲出香港以至“北进殖民”的,如今我们担忧的却是合拍片下香港片子渐渐失往个性。

然而《港囧》却告诉我们:咦,你还在担忧“合拍片”下的香港主体性吗?内地的文化娱乐财产已经成熟得能够随时本身造造亿万票房产物,题材是什么处所都能够。

说到底,什么是香港片子?恐怕言人人殊。

1997年前的港产片就很胜利表达了香港是什么吗?拜《古惑仔》所赐,许多非香港人(以至很多香港人)对旺角的主看印象都是“通街斩人”。

但我想,仍是主看地期看,每一个时代的香港都可以有片子反映出当下香港人的困难与期看。

《港囧》的挑战,在于把那问题拉得更难答复。

片子明明很用力地玩“港味”,但那个香港却又老是似乎离香港人很远似的。

如今的港片让人看得不那么印象深入,那是不是说,过往十多年香港再没有典范的文化资产?仍是我们过往十多年更好的文化资产,都因为各类原因而过不了深圳河?或者有些人能够很潇洒的说句“又若何”,罗湖以北与我无关。

《港囧》中最核心的一句对白,是配角初恋恋人开解配角时所说的一句:“是时候跟过往道别了”。

那句话,和许多老港迷一样,听得我想哭。

哭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因为我是一个三字头的汉子。第二个理由却恐怕是凡是没有另一个看寡能完全分享得到的:我是看香港片子长大的,而香港过往20年不断不断在答复而却又答复不了的问题,正恰是“若何和过往道别”。

可惜《港囧》讲的是中年汉子的心事,没有义务为香港的身份认同答复任何问题。

片子的大团聚结局,香港人既不晓得,也用不着。

但《港囧》有票房,更在于它其实不行是卖港味,更是内地看寡的视角,往卖内地人对香港的集体回忆,把内地人在80、90年代对富贵、摩登香港的憧憬觉得与想像,借片子闪现那些昔时情和青春的回忆。

如斯最能吸引进片子院的,恰是那群看港产片、听广东歌长大的70后、80后看寡,他们恰是现在更具消吃力的一群。

徐峥曾置身于该年代,也深明内地人对香港的情怀。

总得来说,固然香港的文化影响力,近年被指不复以往,但是“销售”港式的片子叙事手法,仍然甚有市场,以至是刺激票房的招数。

那既值得港人骄傲之余,其实亦令港人深思,若何延续“港味”的吸引力,令香港的本土文化影响力从头强大?我想那是新一代片子人的斗争目标了。

0
回帖

《港囧》通篇看下来真的很囧吗?我想是时候跟内地港片情怀道别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