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原名窑|《再访中原古代汗青名窑》系列报导
□徐斌
早在1933年,瑞典人卡尔贝克和英国人司瓦洛(其时在英商焦做福公司中任职)就发现了那处窑址,其时另有宋代窑址400余座,当阳峪村群寡也传说,昔时有360家员外,家家有窑,户户烧瓷。现在那些昔时被发掘的陶瓷材料标本,已别离收躲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和剑桥大学博物馆内。1941年,日本古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到中国旅游,在北京听到了古董界讨论有一个喊做“当阳峪”的瓷窑存在。后来他根据卡尔贝克的陈述和其所见标本素材对“焦做窑”停止了详尽的阐发考证,并称此窑为“修武窑”。1958年,日本长谷部乐尔先生在文章中明白描述了“修武窑”的粉饰风气及技法。
关于当阳峪窑的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也陆续从差别角度停止了有益的根究。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陈万里等专家到当阳峪实地查询拜访,于1954年颁发了《谈当阳峪窑》,指出:“碎片而能卖钱,我于北方,除当阳峪外,还不曾见过呢。”并认为“当阳峪窑的做品……我认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足与当阳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看台窑(在漳河两岸)末逊当阳一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