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理论派
(一)“引火汤”的溯源
“引火汤”源自清代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辜崇山所编撰的《身验良方》中收录之,并有所发扬。书中提到:
“(引火汤)治阳虚火动,火不回原,或元气素虚,火炎肺燥,微肿微疼,微红色淡,或咳吐痰涎,唤吸倒霉,舌苔白滑或黑而润,唇裂齿黑,脉洪数无力,或沉细而虚,皆阴证也”。
本方由熟地60g,巴戟30g,茯苓15g,麦冬30g,五味6g,共5味药构成,为治疗肾阳虚衰,虚火上浮诸证之方。
引火汤所引之火,是肾阳虚衰,虚阳上浮之火。此火非六淫之火,而是人固有之火,一般认为是肾火,即肾之“命火”,又称龙火。
肾火位居下焦,一旦上浮,可呈下实冷,上假热的证候。下冷,则腰酸,下肢冷,溲清,便溏;上热,则面色娇红如妆,口舌腐败,单、双喉蛾,鼻衄,目赤。
在分析冷热实假时,应该认实辨析欲饮与不欲饮。若呈现口虽渴而不欲饮,身虽热而反欲得衣,以及脉虽浮大而无力,或两尺虚弱,或见细数,或上盛下虚,或舌虽红而胖嫩等,皆为本冷似热之象。
《评选静香楼医案》云:“实阳以肾为宅,以阴为妃。”因而,治疗上重用熟地、麦冬填补实阴,肉桂、附子引火就下,使炎回于水中而不再上行,如斯则不降火而火自降,阴阳得以相配而收“阴平阳秘”之效。
余在持久临床理论中,感应疗效不敷抱负,进肉桂5~10g,附片6~30g,牛膝10g后临床效果显著进步,名曰“加味引火汤”。
临床运用本方时,如阳虚不甚者,桂、附各5~8g;如阳虚甚者,附片亦可用至30g,但必需审证准确;如大汗亡阳者,附片必需重用,参、芪、龙、牡亦可加进。以上系余一得之见,或有未合于经旨,愿做引玉之砖,以求证于同志。
(二)“引火汤”的临床利用
据余多年临床理论,以下各类情形,均可用加味引火汤治疗。
1.肾阳虚衰,龙火循经于咽喉,招致阴证乳蛾(扁桃体炎)、喉痹(慢性咽炎)。其脉皆沉细微或细迟,有时寸脉浮而虚数,扁桃体肿大而色淡红,咽部色一般或稍红,舌淡或嫩红,齿痕。治疗加冷酸咸之牛膝、人中白助桂、附引火下行,若火焰甚者,加黄连少许开水泡兑服。
2.龙火夹肝阳上冲于目,招致两目红赤。见尺脉沉细,肝脉弦大而虚,舌尖齿痕,目虽赤但无羞明畏光,热泪盈眶。当用本方引火回原,加白芍平肝以治肝体;肝喜条达,故加桂枝少许以达肝用;白睛属肺,故用甜冷之桑皮泻肺以清余焰。
3.虚阳上浮招致鼻衄不行。常见于过服苦冷之药损伤肾阳,使阴冷愈甚,格阳于上。若纯以凉血行血治本,鼻衄必甚。本方引火于下,加甜、冷、涩、平之药,如进肺行血的茅根、藕节以清热凉血行血,甚者加知母。
展开全文
4.肾虚及脾,龙火飞越招致口腔腐败。表示为尺脉沉细微或细迟,右迟无力,口腔两侧、下唇、齿龈、舌体溃烂,初起小者如芥,大者如绿豆,先是淡红疹点,继则溃处呈灰白凹陷,舌淡齿痕。本方加牛膝、人中白引火下行;加砂仁温运脾阳;如欲加速溃疡愈合,则加山药、鸡内金内服助消化,外擦愈溃疡。
5.虚火上浮招致口发燎泡。症见上腭、两颊、舌下黏膜燎泡如豆,如指般大小,且上下摆布彼消此长,并游移不定,朝轻暮重,色淡红,微痛,伴痰稠量多。可用本方加浮石30g,蛤粉30g,尖贝10g。
6.虚火上浮招致舌系带囊肿。舌系带囊肿小如枣核,大如指头,长约3cm,随时间差别消长,一般午时缩小,半夜增大。以本方加黄连3g开水泡兑服。
7.龙火上浮招致齿摇牙痛。症见冷热俱痛,不克不及咀嚼。本方加善治肾虚牙痛之骨碎补,祛风镇痛之露蜂房。
8.外伤性癫痫。脑部外伤,轻则无妨,重则损伤脑招致肾精暗伤,脑髓空虚。或劳累过度,或怒气伤肝,或房事不节,使肝血日耗,肝风必动,表示为尺脉沉细迟短,舌淡而有齿痕,腰痛,耳喊,情感易颠簸,鼻衄,目赤,继则痫做。当用本方加血肉有情之鹿胶20g,紫河车10g以补肝肾精血,温肾阳以实督脉;白芍15g以实肝体;桂枝8g以实肝用。
9.封躲渎职招致尿血频频(运动性血尿)。此病大多因负重过分,损伤腰肾。症见体力劳动后呈现血尿,初期色鲜红,肉眼能见,继则色淡量少,并伴腰酸痛,歇息后痛行,耳喊,但无尿频、尿急、尿痛,尺脉细弱无力,舌淡有齿痕。本方加甜、咸、涩、平之桑螵蛸20g以补肾助阳固精,或甜、淡、咸、涩、平之芡实30~50g。
10.肾阳虚衰,督脉失养,龙火夹肝阳犯肺之过敏性鼻炎。症见尺脉细弱,寸脉浮数,鼻腔和上腭奇痒难忍,必用舌舔舐方能忍耐,晚上需服安息药方能进睡,舌淡有齿痕,尖部嫩红。本方加甜、淡、微冷之钩藤以平肝,或苦、辛、甜、冷之桑菊以治本。
11.虚火上浮,肺失肃降招致喘不得卧,痰稠如胶,咯吐不顺畅。可用本方加半夏6g,陈皮6g,尖贝10g,蛤粉30g,海浮石30g治之。
12.龙火夹肝阳之眩晕(如高血压病)。症见尺脉细弱,关脉虚弦,脾气暴躁易怒,稍劳动则头眩耳喊,时而面部烘热,凉风拂之甚感清新,舌淡有齿痕。当以本方加钩藤、石决明、龟甲以平肝潜阳;肾不纳气,气喘眩晕者,加沉香10g(细末兑药汁服);汗多者,重用山茱萸20~40g。
13.肾气不纳,龙火升腾招致气虚喘急。症见尺脉细弱或模糊不清,寸脉虚浮,膝以下多不热,唤多吸少,喘气抬肩,甚则鼻唇舌皆冷,头汗如珠,瞬即亡阳。可在本方根底上重用桂、附,加沉香10g(细末兑药汁服),胡桃仁以补肾纳气,重则加人参20g,山茱萸30g,黄芪30g,龙骨30g,牡蛎30g。
14.肾虚火浮,冲气、肝气上逆招致喉中炙脔。症见尺脉细微,关脉弦,喉中如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饮食如常,舌淡有齿痕,苔多薄腻。
15.龙火不潜,胃气逆之呃逆。张锡纯谓,“桂枝能抑肝木之旺,使不横恣,又善疏肝木之郁,使之条达,使胃气之逆者能降,脾性之陷者能升”。故本方可加桂枝以疏肝平肝降冲逆,加赭石降胃逆而不伤正,加党参助脾性上升。
16.虚火上浮招致口不克不及张。症见突然牙关拘急,口不克不及张,不红肿,张口则痛。可内服本方并外敷加味玉枢膏,清浮越之火以芳香开窍。
17.虚火上浮招致迎香生疮,服清热解毒药物和利用抗生素1周无效者。其疮初如粟,渐大如卵,如覆杯,边沿不清。本方加五味消毒饮,标本兼治,数剂可愈。
上述诸症,俱可共同外治法。如导热散:吴茱萸10g,白矾10g,生南星10g,青盐5g。上药研细末,每夜用药10g,面粉30g,热醋调敷涌泉穴,男左女右。
(三)“引火汤”的运用体味
1.谨守病机
肾之阴阳水火彼此繁殖,彼此造约,连结动态平衡,人体才得以庇护安康。假设久病及肾,或房劳伤肾,或久服凉药皆可伤其实阳。
2.掌握关键
火分虚实,实火易辨易治,虚火难辨难治。临床可见“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阴证似乎阳,清之必毙;阳证似乎阴,热之反伤。或见本虚标实,或虚实互见,或虚多实少,以及实冷假热,假冷实热等。若非细心体认,是难于准确揣度的。
3.掌握指征
肾阳虚衰,虚火上浮的指征是:
①舌淡有齿痕,苔白薄润者约占80%以上,舌嫩红有齿痕而润占10%摆布。
②尺脉细弱,或细数无力,或浮大而虚,或尺弱寸大。
③大汗,非出自全身,多头汗,汗多量黏。
④身虽热而欲得衣,按其肌肤不热,且多上热下凉。
⑤面虽红,非满面皆红,而是两颧粉红。
⑥口虽渴但不多饮,且喜热畏凉。
⑦便秘而腹无拒按之象,溲频而色必清。
⑧眼虽红,无羞明畏光,热泪盈眶。
⑨唤吸促,常唤多吸少,常有肩息,口腔(咽、腭、颊、黏膜)虽红但色淡。
4.药物浅议
加味引火汤方中重用熟地60g为君;桂、附、戟为臣以温阳化气,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佐以五味潜浮阳,麦冬清肺宁心,茯苓甜淡渗下以防阴药碍胃;使以牛膝导火下行。
临床之际更当视病情轻重,辨标本缓急,乖巧应变,随证选药,总以吻合病情为当。下列诸药可供参考。
固本药:①温阳药:锁阳、肉苁蓉、补骨脂、杜仲、山萸肉、淫羊藿、鹿茸或胶、紫河车、狗肾等。②补阴药:山药、龟板胶等。③纳气药:沉香、胡桃仁等。④封躲渎职者,加芡实、乌贼骨、益智仁。⑤气虚欲脱者,加人参、党参、黄芪。⑥脾阳虚者,加砂仁。⑦疏肝平肝降冲胃之气者,加桂枝。
治本药:①清热解毒药:桑叶、菊花、知母、黄连、银花、紫黄二地丁(紫花地丁、蒲公英)。②清热泻肺,化痰行咳药:桑皮、尖贝、浮石、蛤粉。③平肝潜阳药:石决明、白芍、代赭石、牡蛎。
实火宜泻,虚火宜温,是言其常。上浮之火事实是火,纯投温药,反有格拒,用恰当的清热药反佐,疗效更佳。
除介壳类药物,俱宜泡开水兑药汁服。
治本药只适用于头面五官、心、肺、肝等疾,治标药重在治肾阳虚衰,腰膝、二阴诸病。
总之,读前人书不克不及死于句下。引火汤所治之病,又难又易,难在辨证难,如挠住肾阳虚衰那一病机,多年沉疴也易于治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安康界看点和立场。若有内容和图片的著做权异议,请及时联络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