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在我国是因为厉害而成为国球还是因为是国球而厉害的

2年前 (2022-09-10)阅读2回复1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4794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5886
  • 回复0
楼主

乒乓球在我国成为国球一方面是因厉害,但更主要的是在六十年代乒乓球多次拿了世界冠军后在全民中引起巨大反响,并形成全民打乒乓球的局面,使得乒乓球有了雄厚的基础,成为国球。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

  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後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後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

  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於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後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迄今为止,中国乒乓球队共获得125.5个世界冠军,三次包揽世乒赛、两次包揽奥运会的全部金牌。五十年间,中国乒乓球运动始终处在世界前列,五十年风雨如晦,中国乒球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即便有短暂的挫折,中国乒球从不在低谷长久地徘徊,他们会用一次次胜利向那些怀疑者说:“我回来了。

  ”而那些力挽狂澜的英雄则成为不同时代的宠儿,领一时风流。中国乒球不仅不缺乏英雄,而且还因为和伟人的决定联系在一起多了一抹传奇色彩。因为拥有这种色彩,中国乒球也一度站在神坛之上。这份沉淀是一笔财富,为人所津津乐道,无法忘怀。岁月不仅没有让乒球传奇褪色,反而给其镀上了一层怀旧的金色,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历久弥新,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东西需要坚守,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乒球英雄们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他们是新中国的体育长城。

  在新中国的体育史上,中国乒球占据了多个第一的位置。容国团是生命的强者,他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至今仍在鼓励着各个行业的人们。容国团是中国乒球第一个明星球员,他的人格力量让人倾倒。我们看到,在容国团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共和国领导人的关心。

  在备战25届世乒赛的集训中间,叶剑英元帅和贺龙元帅曾多次到训练馆去看望运动员。容国团在25届世乒赛上拿到男单金牌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容国团和中国乒乓球队,表扬了乒乓球队的成绩。中国举办的26届世乒赛,国家体委就是根据贺老总的指示,搞了一场乒乓大会战,选出108名运动员组成集训队,并指示“要在大门口打好漂亮仗”。

  陈毅元帅和周恩来总理也到集训队看望运动员。贺龙元帅还为乒乓队做了赛前动员,叮嘱运动员在赛场上注意变化、注意关键球,鼓励他们放下包袱,争取好成绩。当时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但为了提供理想的比赛场地,国务院还是拨专款兴建了北京工人体育馆。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关心下,中国有了自己的乒乓球品牌———红双喜。

  中国乒球取得的成绩是和伟人们的关心分不开的。

  当然中国乒球最为经典的时刻还是闻名全球的“小球推动大球”。在第31届世乒赛期间,庄则栋向美国队员科恩赠送了一幅杭州织绵,而引发中国乒乓球队正式邀请美国队来访。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美国队员,进一步带动了中美关系逐渐解冻。

  乒乓外交是中国外交的创举。这是历史赋予中国乒乓球的神圣使命,是中国乒乓球队的无上光荣。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乒球之所以被奉为国球,除了其历史地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乒球虽说不像足球那样被称为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运动,却的确是最适合中国人的运动。

  先天特征与后天努力的结合促成了其国球的地位。

  回顾中国乒乓球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多优秀选手其实身材都不高,其中王涛(1米64)和邓亚萍(1米50)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正是这两位身材较矮、略显发胖的选手,取得了令同行们可望而不可及的骄人战绩。

  相反,许多人高马大的欧洲选手往往碌碌无为。王涛曾说:“乒乓球不像篮球排球运动,身材并不是决定因素。一个优秀乒乓球选手应具备的条件是:天赋、勤劳、灵敏,而且要学会用脑打球。邓亚萍打球,除了气势压人,同时很善于用脑。”乒乓球是一个动脑子的运动,在一场比赛中,往往在体力还能跟上的情况下,脑子先累了,而这种运动正好适合善于动脑的中华民族。

  乒乓球占地小、器材容易配备的特点也符合人口众多的中国特色。

  纵观中国乒球发展,可以看出,中国乒球的兴盛除了人才辈出外,还因为我们能够不断创新技术,而当我们在技术追求上稍微放松时,便会在比赛中遇到麻烦,这种压力促使中国乒球充分发挥出了中国人勤于动脑的特点,不断追求变化。

  中国在技术上的创新首先是从遏制对手的技术开始的。在第26届世乒赛前,中国乒球针对日本队发明的“弧圈球”技术采取了在我国乒球历史上重要的陪练方法,牺牲个人的利益,找到了克制日本队技术的方法。紧接着在27届世乒赛上,中国乒球最具传奇色彩的“秘密武器”出现了。

  第一个“秘密武器”是张燮林,他在找不到合手胶皮的情况下使用了一块颗粒稍长的胶皮,令练球的同伴极不适应,这个偶然的发现促使张燮林发明了新打法———长胶削中反攻。在26届世乒赛中,他的这种新打法一亮相,就削倒了日本队的星野和三木。从此,他被中国队雪藏起来,直到27届世乒赛。

  在团体决赛中,张燮林又展示神削绝技,击败了日本队的三木和木村,为中国队蝉联斯韦思林杯立下大功。1971年在第31届世乒赛上,中国队的梁戈亮首创使用两面不同胶皮的球拍,即正手反胶、反手正胶,在比赛中,梁戈亮依靠变幻发球和削球的旋转打得对手头晕目眩,这个秘密武器成为了中国男队此次的镇山之宝。

  当时的中国队荒废训练多年,基本已无先进技术可言,他们靠梁戈亮与李景光的发挥,一路如履薄冰,终于捧得男团金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源于欧洲的横板弧圈球打法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主流,中国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因其只能近台不能远台,只能打前三板不能相持而逐渐落伍。

  在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乒球创新并完善了技术,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另一个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右手握拍,正面反胶,反面正胶,削出的转与不转球十分隐蔽,且削中带攻,有很强的攻击力。新的技术与秘密武器相结合创造了中国乒球又一个“大满贯”的辉煌。

  正是一个个奇迹为中国乒球铸造出了近乎完美的过去,也让乒乓球在中国有了国球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国人对乒球寄予了超出一般的期望,而海外兵团等现象才在乒球中引起了这么高的重视。乒乓球也许不是现在中国最受欢迎的项目,其“东方之珠”的角色也许被足球抢了过去,但比起不争气的足球,它却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不败”,虽然也曾经历挫折,但每一次乒球都能风云再起,再次称雄。

  商业化的潮流也许能够将乒球身边的观众暂时带走,但却无法克隆他的品性,乒球的内在气质无法被其他运动所克隆。只要说起运动,其他的项目都要向乒球低头,乒球是中国体育运动的榜样。

参考:乒乓网

这是良性循环的结果

因为是国球才厉害!!!!!

0
回帖

乒乓球在我国是因为厉害而成为国球还是因为是国球而厉害的 相关回复(1)

彩虹
彩虹
沙发
乒乓球的辉煌并非一时兴起,它是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懈努力才成为了真正的国球。
2个月前 (06-06 18:04)回复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