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不花钱获得快乐?

6天前 (11-16 22:40)阅读2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693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865
  • 回复0
楼主

近日,一个有关“年轻人若何不花钱获得快乐”的话题静静登上热搜。

不消花钱,还能收获快乐,还有那么好的事?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纷繁群策群力、群策群力。有人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穷游,感触感染大天然的雄奇与壮美;还有人说,和本身的好伴侣在一路,快乐就能加倍;以至有人说,给本身立个“小目标”,加油打气,也能获得快乐……

只是,那些八门五花的办法,实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不消思疑,千年以前的前人,就是那么觅觅快乐的……

《红楼梦》中,刘姥姥“奇葩发言”引得世人欢笑。来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表达出了本身对友人的爱护保重。人生漫漫,贵在得一良知老友,高山流水之间,闻弦歌而知雅意,那是多么的温馨?不然的话,只似乎北宋抗金名将岳飞那般,发出“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寥寂慨叹。那么,前人与伴侣相处时,是若何获得快乐的呢?

日常生活中,伴侣之间的交换总不克不及提刀互砍,反之,激扬文字才是他们日常交换的次要体例之一。文章应酬、诗词唱合,既是一种良性合作,也有“贸易互吹”的内容。如汉末名流祢衡称孔融“仲尼不死”,孔融亦赞祢衡为“颜回复活”。

更高量量的友情,还在于伴侣之间拥有一致的人生逃求,能够在人生旅途中相伴而行,互相成就。刘备在荆州时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不嫌弃刘备四散漂荡,居无定所;刘备也不因为诸葛亮初出茅庐而心生不放在眼里,所以两人之间的友谊愈发深挚。在面临关羽、张飞的不悦时,刘备还慎重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自此,刘备有了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快乐。自此以后,两人不断在为“兴复汉室”而勤奋。刘备往世后,诸葛亮夙兴夜寐,数次北伐,以成全季汉“为汉家除残秽”的政治抱负,也庇护了刘备的死后面子。千百年后,跟着小说《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诸葛亮与刘备也成为“仁君忠臣”的范例,被世人广为称颂。

展开全文

影视剧中,诸葛亮向刘备透露本身理想。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若再说起诗文唱和,还要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刘禹锡。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除苏州刺史,刘禹锡罢和州刺史,那两位以手札交换二十余年的笔友,末于在返回京城(洛阳)的途中相逢于扬州。虽说唐诗中的“初逢”有时可阐明为“恰逢”,但从二人唱和诗中所表达的豪情来看,恰是在此次相遇后,两人才成立起更为深挚、真诚的友谊。

扬州一遇,白居易酒劲上头,便起头为老友刘禹锡二十三年(实则是二十二年,因诗歌要对仗合律,故改“二”为“三”)间的坎坷遭喊不服,像极了跟老友一路吐槽老板的年轻人。文坛大佬出手,就是与众不同;推杯换盏之间,一首《醒赠刘二十八使君》横空出生避世: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光景长孤单,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那首诗倒也不难理解:刘禹锡,我的伴侣,可称“诗中国手”。可惜你空有王佐之才,却无处施展。后面两句,再根据其时老例,报复朝政、规戒时弊:那满朝文武,都是食干饭的不成……

一曲末罢,刘禹锡回想起往日蹉跎,心里不免感应凄凉。但他转念一想,本身得到了罕见的良知,那又若何不令人兴奋?况且此宴事后,二人还会结伴而行,一同回回洛阳面临那波云诡谲的朝堂。一念至此,刘禹锡顿生豪放之感,写下了那首闻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千帆过尽,万木丛生,刘禹锡诗歌中的勃勃生气,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入印象。数年后,两人的唱和诗做集结为《刘白唱和集》出书刊行,白居易亲身提笔做序,并写道:“‘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实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想到那,有诗王、诗魔之称的白居易总结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在那之后,白居易与刘禹锡的关系越来越好。不久后,白居易前半生更好的伴侣——元稹往世(831);而早在扬州初逢前(819),刘禹锡的至交柳宗元也病逝。就如许,两个年过半百的诗人,将相互当成了更好的伴侣。

晚年的白居易与刘禹锡,无心朝政,在洛阳过上了半隐居式的退休生活。他们经常结伴而行,模仿少年意气,春日郊游、夏季弄水,好不快乐。亦如白居易在《赠梦得》中自得洋洋地写道:“觅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闻道洛城人尽怪,唤为刘白二狂翁。”两位老爷子的潇洒,令人叹服。

明 周臣《香山九老图》(部分),描画了白居易等“香山九老”雅集的情景。来源/天津博物馆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伴侣之间的交往,也不长短得舞文弄墨。离散多年,今夕相聚,简单饮点小酒,以至不消说太多话,也能获得快乐。

刘禹锡在家族中排行二十八,故而被称为“刘二十八”或“二十八使君”。他还有一个堂兄,排行十九,姓名不详(一说刘禹铜),也是白居易的好伴侣,而《问刘十九》亦是传播千古的名篇。其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漫天飞雪的冬夜中,乐天居士架起火炉,拿出自酿的米酒,期待着友人上门……那个友人,能够是刘十九、也能够是刘二十八,以至是贸然登门的过客。不管等来的是谁,在冷冷的雪夜天中围炉夜话,都别有一番温情和酣畅。就像如今,我们会经常鄙人雨天预备好“肥宅快乐水”,翻开投影仪,挑选一部喜好的片子与伴侣分享,是不是也会很快乐呢?

食酒、划拳,热闹与其乐融融的情景,便令人不由地快乐起来。来源/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截图

人们常说,好伴侣是能够陪你一路“疯疯癫癫”的人。想必北宋大文豪苏轼看到那句话,也会大为附和。“元丰六年(1083)十月十二日夜……”那段熟悉的开头,出自初中课本中的《记承天寺夜游》,各人应该都学过。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部分)。来源/天津博物馆

此日夜里,睡不着的苏轼从床上一跃而起,来到承天寺觅觅本身的小伙伴——张怀民。后者事实有没有睡,那是一个未解之谜;归正苏轼来了后,他就得揉着眼睛起来,跟着苏轼往漫步。紧接着,两人就往弄月,顺带赞誉一下四周松柏:“实是‘孤且曲’,像我一样。”临了苏轼还慨叹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旁的张怀民听到那句话,神采莫名……你高兴就好。

便觉面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民间有句鄙谚,喊“二月二,龙昂首;三月三,生轩辕”。夏历三月初三,相传是轩辕黄帝的降生之日,也是一种起源很久的节日——上巳节。那一天,人们会结伴出行,前去河边洗澡,被称为“祓禊”,意为祛祟辟邪。通过那种体例,人们不只表达了对将来一年生活顺遂安然的美妙期盼;也如愿脱下厚厚的寒衣,迎来了期看已久的春天。因而,那种快乐是油然而生的。

《论语·先辈》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路扳谈,孔子让学生们谈谈本身的志向。待子路、冉有、公西华说完后,曾皙(即曾点,曾参之父)也不慌不忙地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孺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回。”

迟日山河丽,春风花草香。曾点穿戴轻薄的春衣,与三两老友前去河边洗澡祈福;待洗浴完毕后,迎着春风,放声高歌而回,那是多么的快乐?难怪孔子听后,都点头赞许道:“吾与点也。”

及至后世,上巳节的活动也愈发丰富,集祭奠、祈福、郊游、宴饮于一体。东晋名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

永和九年(353),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摆布,引认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看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清 王鸿绪《临米芾书兰亭序卷》(部分)。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流觞曲水,是上巳节中的一项常见活动。人们聚集在河边宴饮,把酒杯放到盘曲盘曲的河流中;酒杯停在谁的跟前,那人就要取起酒杯饮酒。跟着社会的开展,上巳节的祈福、祭奠功用逐步削弱;但人们仍保留着三四月份郊游、宴饮的习惯。唐宋期间的文人,就经常在那时出行,他们唤朋唤友,踏青访古,眷恋山川之间,赏玩田园光景。

君不见,朦胧烟雨覆盖长安,韩愈低吟“最是一年春益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杜牧春游江南,遂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几楼台烟雨中”的慨叹。陆凯折梅寄友,把代表着期看的春色当成礼品,名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还有专门为女性预备的 “探春宴”与“裙幄宴”。每年立春之后,总能看到良多精致的唐代女子,带齐各类“配备”,前去郊外聚餐……

后全国之乐而乐

有人喜好出往玩耍,亲近天然;当然就有人喜好宅在家中,做本身喜好和感兴致的工作,那同样能收获快乐。在古代,也有一些名人拥有着“宅男”精神。史载,西汉董仲舒吃苦研究学问,“三年不窥园”,后成为名传千古的一代大儒。

到了北宋,呈现了一位比董仲舒还要吃苦的人——王安石。因为沉浸进修无法自拔,王安石别说出屋了,就连衣服都懒得换。《宋史·王安石传》称:“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欠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王安石不只没时间更衣服,也没时间洗澡,久而久之,他的脸面愈发黢黑。他的门人认为王安石患病,就往请医生,谁料后者说道:“此垢污,非疾也。”无法之下,门人只好找来能澡豆(前人用来往污、洁面的洗涤剂,次要原素材是豆粉)给王安石。成果,王安石却理直气壮道:“生成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董仲舒、王安石能通过宅居生活获得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白。董仲舒一心研究学问,提出的“免除百家,独尊儒术”最末被汉武帝采用,一举奠基了儒学的地位。至于王安石,虽然他后来的变法曾引发诸多争议,总回来说起点是好的。或许,那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先全国之忧而忧,后全国之乐而乐。”亦如欧阳修在《醒翁亭记》中所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千百年来,假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全国”是读书人的一致目标;那么“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则是武将的一生所求。对前人而言,虽然那些愿看、抱负很不随便实现,但在逃觅的过程中,他们也会收获快乐。

关于快乐,乐天居士白居易有更深入的理解,其诗《咏所乐》曰(节选):

兽乐在山谷,鱼乐在陂池。

虫乐在深草,鸟乐在高枝。

所乐虽差别,同回适其宜。

不以彼易此,况论是与非。

快乐是殊途同回的,就像前人获得快乐的一些体例,照旧适用于当下。只是,每小我逃求的目标差别,所获得的快乐也就差别。有人伤时感事,以全国安危为己任,那是他的快乐;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事,同样非常快乐。

《红楼梦》中,姑娘们常有消遣娱乐的体例,收获快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庄子只是看到鱼儿在水中游,趁便再与老友惠子争论一番,就感应很快乐。同样是宅在家中,北宋蓬菖人林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种种梅花,养几只白鹤,得个“梅妻鹤子”的称唤,也一样很快乐。正如他本身所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适宜。”

清 金廷标《濠梁图》(部分),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争论能否知鱼之乐。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那番论调,不知会戳中哪位读者……

0
回帖

古人如何不花钱获得快乐?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