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是学历的“内卷”,还是专业的指引?

4天前 (11-17 10:08)阅读1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656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130
  • 回复0
楼主

现在有如许一少部门学生,本科在985、211大学就读,考研却抉择了“双非”院校。

从武汉大学考研到武汉科技大学、从浙江大学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北京大学到北京建筑大学……如斯大的院校落差,让“逆向考研”走进人们的视野,以至催生出“反向考研”“考研倒流”等名词。

名校学生“逆向考研”的原因有哪些?无论能否考研,学生结业后的出口最末指向就业,研究生学历能否比名校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更有合作力?“双非研究生”的烙印能否会笼盖本科光环?华商报记者就此摘访了部门考研学生以及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导开展研究院院长、民进陕西省委曲属工委主委王越群,请他们分享本身的故事和看点。

反常中的一般现象

“逆向考研”表现紧迫感

日前,武汉科技大学微信公家号公布了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据领会,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重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重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此中来自985、211高校且第一意愿报考武科大并被登科的2022级研究生重生有46人。

深圳大学全日造硕士研究生生源中,呈现了一多量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来自“双一流”高校及本校的生源占41%,创汗青新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2022年报考生源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考生有602人,登科人数为215人,次要结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北京建筑大学登科的2022年研究生重生中,有128论理学生来自“双一流”高校,占登科总数的10.5%……种种迹象表白,有部门学生在考研时,主动或被动地抉择了院校条理不如本身本科的学校。

“所谓的‘逆向考研’,其实是反常中的一般现象。”在王越群看来,学生通过考研进步本身学历条理,集中反映了在新时代国度深化教导综合变革形势改变特殊是高档教导变革开展过程中的新改变下,大学生群体赋能时代开展所做出的根究与抉择,而抉择“双非”院校考研,不论是主动仍是被动抉择,至少能够说是一种紧迫感的表现。“其实那个说法其实不准确,给考研贴上如许的标签,反映出社会群众根深蒂固的‘唯牌子’‘唯帽子’看念和意识,在很大水平上是另一种‘学历鄙视’。”

通过考研“擦亮身份”

是本科结业生起首考虑的因素

“晓得本身被登科后十分高兴,觉得本身的勤奋末于有了回报。”已经在西安工做两年的小文回想起本身那段肄业履历,有种柳暗花明的高兴感,“固然从本科211院校到‘双非’院校就读是考研调剂的成果,但关于‘二战’的我来说,能上岸就已经很幸运了。”小文对本身当初的决定很称心,“原认为985、211、‘双非’等标签和学校的培育提拔量量相关,读研后才晓得,导师的强大撑持和能赐与学生的练习、研究的资本和平台更为重要。我的导师实力很强,在业界和学界都有很丰富的体味和出色的研究功效,因而我们同窗也获得了许多一线城市的贵重练习时机和外出交换、参与严重研究项目标时机,其实不比一些985、211学校赐与学生的撑持弱。”工做两年,小文发现学校的标签只会越来越弱化,实正权衡一小我能否闪闪发光的是小我综合才能,里面包罗的要素远远不行是学历那一项。

名校是一种光环,但纷歧命名校所有的专业都是最凶猛的,一所顶尖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可能并没有一所通俗综合类大学的该专业实力更强。与小文差别,王芳是主动抉择到“双非”院校就读的,她结业于一所“双一流”高校。“我舍弃了留在本校读研的时机,来到西安理工大学读研,看中的是专业开展前景、团队和教师。”

“对良多大学生来说,本科阶段的进修都只能是一个开展的‘加油站’,他们对人生、对将来有更高的目标和逃求。”王越群认为,有的学生抉择“逆向考研”是根据本身的志向、对院校、专业、喜好、导师的影响力等因素,做出的理性抉择,也有一部门学生根据考研的难易水平、目标详细情状等因素,做出的“战术性抉择”。“学历做为权衡的人才量量凹凸的关键要素和身份的重要标记,必定只会强化不会降低。因而,‘双一流’院校的本科生先获得研究生学历以擦亮身份获得社会承认便成为起首考虑的因素。”

决定考研前

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考研热继续升温,逐步演变成“二次高考”。“那种内卷趋向的蔓延,与高中生高考应试教导带来的短处或危害有异曲同工之效。”王越群表达,学生从进大学起头,就把心思和重点放在了“考研”应试上,没有用在准确的职业生活生计规划和专业内涵进修提拔上,反复高中阶段的“刷题”形式,使得高校人才培育提拔内涵被大大缩水或异化,与高校培育提拔国度所需要的立异性现代化人才的目标相往甚远,招致学生即便考取了“研究生”,但因为持久为“应试”“应考”而学的思维,使其“研究”才能呈现了先天不敷,良多大学生在研究生结业后的现实程度和才能,与“研究生”那三个字相往甚远。

王越群提醒,不论是本科生仍是研究生,结业后最末都要面对就业的问题,学校牌子只是一个外在的光环,实正安身的必然是能耐。学生要根据本身的现实情状,在综合考虑持久利益与短期效应、创业就业与将来开展、社会需要与小我抱负等关系根底上,综合权衡各类要素,沉着根究、理性抉择。他定见学生在决定考研前,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小我的专业志向。不论是哪类院校,报考的专业尽可能与本身的兴致和人生志向一致,如许才会往实考、考取后才会往实学,学成后才会往实投进。

二是学校的专业实力。一方面要考虑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另一方面,更要看与报考有关的学科专业的实力和在专业范畴的影响力。

三是本身的综合实力。考研事实是选拔性测验,备考应考一定是一场猛烈的合作过程。事实是抉择“双一流”仍是“双非”院校考研,都要承受严厉的考验和猛烈的合作,因而,抉择什么专业、学校、导师、区域等,都要理性客看地从本身现实情状往考虑,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非只是为了“研究生”文凭自觉逃求所谓的热门。

文| 张競之 编纂|李华 审核|杜娟

0
回帖

“逆向考研”,是学历的“内卷”,还是专业的指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