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水北重重柳
水南水北重重柳,源于宋朝王安石的诗作《庚申正月游齐安》。这首诗中,作者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
水南水北重重柳全诗
《庚申正月游齐安》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水南水北重重柳意思是水的两岸都是柳树,这是山下的景色,是夏天的景色,山后山前处处梅的意思是的山的四周都是梅花,这是山上的景色,说的是冬天的景色,这两句话是形容山上山下的温度相差很大。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作者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
水南水北重重柳作者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丞相、新党领导。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征,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庞大、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著的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
“王荆公体”的特征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其优点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其短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主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与巧;故“王荆公体”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
这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回的倾向,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尚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从文学角度总看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奉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量不足。
他的不少诗文,又经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