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山水画名家杨天佑《云溪论道图》:一盏清酒,坐论流水飞云

5天前 (11-18 07:46)阅读2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685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709
  • 回复0
楼主

一团温馨游历的云雾,一条盘曲盘曲的溪水,一双老友,一盏清酒,远襟甫畅,逸兴遄飞,坐看四时之色,对论天然之道。

以山顶之云雾,山头之峻茂,山腰之小阁,山脚之溪水进画。杨天助先生那幅《云溪论道图》,所描画的意象不多,但由人至景,自上而下,天衣无缝。

所运用的色彩也不冗余,仅在明暗瓜代间,就闪现了一幅条理清楚、清爽淡雅的山间图景。

可谓景不繁而意深挚,色不重而韵绵长。

即为《云溪论道图》,无妨先着眼于画中的云。

由古至今,山、楼、云便总分不开家,唐太宗曾吟道“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

一团云雾升腾而起,由山顶缓缓蔓延而下,将一切的景物拢在此中,如人世仙境、如世外桃源,与苏东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成仙而登仙。”的意境颇为相合。

唐代李峧诗云:“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整片的云雾往往给人以神异,远远之感,而在此图中,山、水、小楼若隐若现,承接了云雾的幽远之感,显得图中气象愈发清爽高雅。

细节处才最能见功夫,见灵气,山上树木,到了顶部,愈发稀少,使得山顶愈加巍峨、笔直。

“高处不堪冷”,大约即是如斯。

展开全文

云雾不竭延伸,在溪边尚未散往。

漫步溪边,唤吸明哲保身的空气,听清泉淅沥。

目光向下,竟赶上了一缕缕柔嫩的云。

俯身拾往,左手是水,右手是云。

你说,那是在天上,仍是人世?

溪水可谓是全图的脊梁骨,湍急的溪流为静行的山、温和的云注进了几分灵气。

“云气转幽寂,溪流无长短。”

山间的清流,是如斯清洁清新,惹人喜欢。

缓流骤急,本来是碰见一处落差。

溪水欢跃着,从石间跳下,两侧山石被冲刷地锃亮,发出点点洪亮悦耳的响声。

那,即是天然为人们预备的布景音乐。

只是需要你沉静下来,专心往聆听。

如斯好的水,怎能少的了悠闲的钓夫。

且看那小湖中吧,正有一叶小船。

“轻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

在如许一个轻风温暖的好天,泛一片小船,持一杆钓竿。

谁说垂钓是虚度工夫,其人不谙此中神韵罢了。

楼上论道之人,与船中垂钓之人。

他们各有各的志趣,也各有各的温馨。

有云有水,却不见论道之人?

细细赏识,才发现正有两人在小楼中论得正酣。

二人争论,更显山景之静。

天然风光,更衬论道之趣。

两点小人,不成不谓为画龙点睛之笔。

那绝美的风光,忍不住让人猎奇:

其间高人,正论些什么内容呢?

也许是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也许在吟诵“哀吾生之斯须,羡长江之无限。”

也许是全国苍生,也许是宇宙无涯,一切的话题,在那山川之间,都如斯适宜、如斯高雅。

一山一水,尽显天然清幽。

一人一船,绘出温馨悠闲。

一楼一论,留下无限回味。

大笔白描,神韵尽在此中,一纸油墨,便惹人进澄明之境。

杨天助先生那一《云溪论道图》,值得细细品尝,渐渐赏析。

此幅做品已造形成视频教程!如需进修可在留言区留言索取途径!

0
回帖

彩墨山水画名家杨天佑《云溪论道图》:一盏清酒,坐论流水飞云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