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低调”的古镇,被誉为“小上海”,却少有人知

5小时前 (15:46:16)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656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122
  • 回复0
楼主

灵秀安徽,在我国算是个较为特殊的大省了,全省被长江、淮河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区域,所以从南到北,无论是文化特色仍是风土民情,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当然,安徽也是个出名旅游大省,闻名景点就有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等。

而要说到古镇,各人就会想到三河古镇、查济古镇、柘皋古镇等,此中三河古镇仍是全省独一一个5A级景区,名气相当大!不外,在安徽还有一个低调的古镇,被誉为“小上海”,却少有人知。

那就是大通古镇,比拟其它古镇,大通古镇出名度算是较低的了,但是,其内涵却不输其他古镇。起首大通古镇位于位于铜陵市中部,古名澜溪,始建于西汉期间,唐代在此建“大通水驿”,成为闻名的交通要道,因水成邑,是“全球独一的江心古镇”。

曾经的大通古镇是个富贵的大都会,明清时是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在1876年,还被《中英烟台公约》列为对外时髦“暂泊口岸”,清末民初拥有十多万居民。其和悦洲曾为盐务招商局、长江海军、安徽暂时军政府驻地,茂盛一时,有“小上海”之称。

其时街上遍及着2000家商展、工厂,国民政府六大银行曲属收行,病院、八大银楼、八大钱庄、十三家倡寮、八大商帮会馆,还有发电厂与国立十六中、大通女子私塾等十几所学校。不外,古镇命运却有点坎坷,因1938年“焦土抗战”、水路交通逐步式微与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洗礼,由明清时的大城市一路边沿化为现在的水乡古镇。

至今,大通古镇澜溪老街上仍有保留完全的杆秤造造、渔网编织、藤艺编织等传统手工艺。释教名刹大士阁被清代顺治皇帝御赐“九华山头天门”,为九华山八大森林之一。当你走进古镇,最进眼的即是那笔直的钟楼,呈四方立柱型,上下三层高约20余米,是目前大通镇上更高的建筑,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镇中心。

那个钟楼不只是大通镇的标记性建筑物,仍是中西宗教文化交换的见证,是外国教会在铜陵地域留下的独一西方宗教汗青遗存。整个古镇根本处于未开发形态,也没有过度开发的贸易气氛。而大通老街至今仍保留着清末民初的风气,老街两旁的人家,总充满着一种有气量的平静。

良多在市区买不到的老“古董”,在大通老街却还能买到,如手工造造的称,老式的打鱼配备,腌菜的泥坛等等。也许是因为没有鼎力的鼓吹,来大通古镇的旅客不是良多,但人少了却是能够认真地阅读一遍,体验一下实正的平静气氛。

0
回帖

安徽最“低调”的古镇,被誉为“小上海”,却少有人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