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芦荡巷——涅槃重生的姚家大院(上)

5小时前 (12:08:55)阅读1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683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3678
  • 回复0
楼主

姚家大院 图/@张宇明

2016年盛夏的一个闷热天,我从嘈杂的粉巷西端向南拐,走进一个颇具文艺范的小路——芦荡巷,嘈杂渐渐被甩在死后。芦荡巷原名芦进士巷,《明清西安词典》中记载,芦进士巷在原唐长安皇城太常寺处,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主管祭奠,唐末改为新城后逐步成为居民坊。

芦荡巷南头的一栋居民楼后隐躲着一个有故事的院落,从中式大门走进院子,并没有传统的影壁,而是向右转,通道右首拱门内是两间平房,院中有一口已经打不出水的老井。北侧又是拱门,走进往别有洞天。靠西边是一栋中式二层楼房,一层雨廊内木雕精巧,二层为天台,居中凹进往门上有“吟风叙雨轩”匾额,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小院四面雨廊相连,格栅只要50公分高,可让人坐下来赏识小景,聆听故事。

因为事先约了刚刚从美回来、姚家第二代独一传人姚应琦先生,加之之前来过屡次,宾主意面后在院中石桌前落座,稍加冷暄后便曲进主题。在场的有姚氏第三代人姚云郎、恒昌堂茯茶传人穆民(女婿)、西安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张宇明,话题从“社树姚”起头。

南院小景 图/@张宇明

明清期间,在陕西渭北地域产生了一多量闻名的贸易家族,号称“关中巨富”、“盖省财东”,他们代表了明清陕西雄浑的经济实力,在中国贸易史上创造了富甲全国的财产神话。此中,泾阳县社树堡姚家就是最闻名的代表。明清关中时髦的一句民谣就是“石桥刘孟社树姚,不及王桥一撮毛”。到了康熙年间,姚昂干(姚氏先祖)承其祖业,在雅安和彝族地域陆续来往经商,因策划有方,连获厚利,为姚家在川地和西康的生意奠基了根底。姚家发家后,大兴土木,在社树老家耗巨资盖了九进的姚家老宅,连带附产,把社树一个村子都快盖完了。

在西安姚家大置田产房屋,芦进士巷(今芦荡巷)那处房屋仅仅是姚家在西安数十处的一处。民国15年前后,姚应琦的父亲姚文清买下了那座建于清咸丰年间的院落。姚文清是秦商出色代表乐善好施,其夫人是四豪富户之一的刘家,也是书香门第,他们天然与社会名人交集良多。

彼时,于右任西安居所在书院门距此不远,大情小事频频往来,交往间多了墨香雅气,于先生每来兴致无不挥毫泼墨,姚府逐步和气致祥,室雅兰香。他们有时候小酌品字吟诗,有时候议论古今时事,淋漓尽致时已是夜半,姚府专为于先生辟了房间供其歇息。

左起:穆民、姚应琦、姚云郎及伴侣 图/@张宇明

关于姚家大院的传说,网上的版本已然良多。出格是1949年以后姚文清卖房产买飞机撑持抗美援朝,将本身的茶叶、纺织公司交给国度,将陕西17处房产也一并交公。姚应琦的夫人周玉华密斯是落实政策后做为姚家代表详细跑腿处事的,她讲到,卖房子买飞机是将房子卖掉,所得款项专项捐赠用于购置飞机;将公司和房产没收是大势所趋,而房产不是17处,仅可查的就29处。说话的轻描淡写,听得人心惊肉跳!所谓世事弄人,从登顶到下山,往复间一切烟消云散,需要多大的襟怀!

姚氏贸易在姚文清主持“天增号”期间,主营生意计有布、盐、糖、茶、黑木耳、丝绸绫罗、鹿茸、藿香、红花等贵重药材等,并到达高峰,旗下又分“恒昌”“惠谦”“燕翼”“居敬”“竹森”“仁在”等收派堂号。林则徐往新疆曾给姚家训言“心做良茶百世耕之有余,德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留下“姚恒昌堂”墨宝,让恒昌堂茯茶闻名于世,于右任赞扬恒昌堂茯茶为“安国茶也!”

现在,斯人过去徒留空屋,而功德者不停。他们时而轻叩门环闹中觅幽;时而蹒跚小院,在一片青苔下发愣;再有就是找准时机,让远道而回的游子难以平和平静,让他们早已平静的心再次沸腾。好在白叟早已洞悉一切,超然物外,不为我们的叨扰所扰,在纷繁的交集中曲搭主线,让纷繁扰扰往事清晰而透亮,让闷热的炎天里丝丝清冷润进内心。正如面前的那座小院,虽历尽沧桑,但仍然固执地代表着文化“符号”,默默地在闹市中守候着那一片平静。

平静的大院 图/@张宇明

平静恼人姚家大院

一部家史话西商,地蜡丝绸恒昌堂。

脚印涉猎东南亚,商贸福地在泾阳。

2018年3月8日,初春乍热还冷,《全国西商》摘访组摘访姚家故事,我应邀前去,穆民也一同在场。我与姚云朗先生二次碰头,又一次聆听他说起姚家曾经的往事。他给摘访组讲道,昔时祖父姚文清买下的老宅,建于咸丰年间的清代院落,即如今南侧的房子。1929年前后,在邻接北院从头修建了一栋二层砖木构造楼房,在二楼还留出可看花赏景的天台,整个院落可一目了然;其时的利用一楼为女眷生活利用,二楼是仆人的书房。“那时祖父和家人次要住在安仁府的宅院,芦进士巷那处宅院,次要是亲友老友来时的歇息之处。于右任便经常过夜那里”姚云郎说。

那处宅子建好后,姚文青并未栖身多久,因其南方生意脱不开身,便举家迁到了南方。最末,他把家何在了本身茶叶生意的中心——四川雅安。1949年后,姚文青将本身的茶叶、纺织公司交给国度,陕西的29处房产也一并交公,只留下了市中心那一处宅院。1973年,不再从商的姚文青回到西安,从此在仅剩的芦荡巷自家大院住了下来,曲到1986年往世。

《全国西商》摘访组在摘访

与浩瀚汗青民居的命运一样,姚家大院在骚动年代履历了被烧、被砸、被毁和充公产权,最末又回到姚家手中。1986年,大院500平方米院落、建筑被征收,从此失往原有容貌。后来又因“没有价值”而被列为拆迁对象。好在古建专家何修龄颠末实地察看,对峙认为“姚宅如许具有汗青和艺术价值的中国古代民居天井建筑,在西安市已不多见”,加之身为其时国度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的姚文清二儿子在多部分游走陈情,姚家大院才得以保留下来。

2007年,姚家大院本着修旧如旧原则,更大程度天时用现有建材,好比,为了恢复天台围栏,掀掉院里地砖,打磨以后再加操纵;朽掉的砖和毁掉的砖雕,在本来的根底上“打补钉”,从而构成今天的场面。

摘访组刚刚分开,门铃“叮叮咚咚”此起彼伏地响起,翻开以后竟是芦荡巷半世纪前的老邻人。姚云朗先生见到素交非分特别高兴,又兴致勃勃地引领昔日邻人一番讲解。那几小我不只每人对姚家都有印象,还能讲出其时情况。此中井小平(女)68岁,原住芦荡巷9号,其叔爷是大名鼎鼎的井勿幕。

姚家窑洞式建筑 图/@张宇明

井勿幕(1888年2月12日一1918年12月23日),原名井泉,字文渊,后通用井勿幕,笔名侠魔,陕西省蒲城县广阳镇井家塬(今属铜川市印台区)人,陕西辛亥革命的前驱和出色指导人之一,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幼时聪敏勤学、志向远大。1903年12月留学日本,进东京大成中学进修日语和通俗学科.是陕西早期的留日学生。1905年加进联盟会,然后奉孙中山之命回陕开展组织,任陕西收部长。1906年再赴日本,与赵世钰等在东京成立联盟会陕西分会。1918年在陕西兴平县被奸人设谋杀戮,时年31岁。陕西军民为驰念井的不朽勋绩,曾将井在西安栖身过的四府街改名为井上将街,并在街南端城墙上凿开一门,名勿幕门(即今小南门)。

张宝宁(女)67岁,原住芦荡巷12号;程志英(女)67岁,原住芦荡巷23号;唐小莉(女)68岁,原住芦荡巷12号;四位白叟跟从姚云朗先生边走边讲着儿时在那座院落里玩耍的履历。据白叟们讲,当初她们在幼儿园时就经常来到那个神异的大院里玩,经常看到爷爷、奶奶(姚云朗的祖父、祖母)两位白叟,老奶奶很驯良,经常拿糖果给孩子们食,爷爷老在书房写字看报,老是远远看着她们,给人儒雅的觉得。上学后,唐小莉和其时借住那里的姚薇娜是同窗,所以经常来玩,而且不断继续到1968年。从大院出过后,她们再未踏进那座院落,那一晃竟过了半个世纪。

岁月渐渐,造化弄人。唐小莉讲完后,姚云朗认实地说道:“姚薇娜是我大妹子!”戏剧一幕再次发作!就像那座在汗青上曾经显要一时的关中大院,无论若何也意料不到它在过往中的坎坷兴衰,而那种坎坷恰是西商坚定不移、知难而退、获得灿烂的精神写照。

未完待续

0
回帖

百年芦荡巷——涅槃重生的姚家大院(上)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