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 立冬诗话

20分钟前阅读1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735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4717
  • 回复0
楼主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诗话

  (平水韵·词林正韵)

  做者/信园春晓

  七律·立冬/信园春晓

  (2014.11.7.)

  初冬朔气进烟津,暮草冷蛩几短呻。

  为蜃野鸡求隐世,栖松冷鹤待回春。

  江南柳色霜中淡,塞北梅香雪后实。

  雨槛清怀宜浅醒,新吟欲寄远行人。

  2014年11月7日,夏历甲午年闰九月十五,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第19个节气——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末也,万物收躲也。” 尔后,令人温馨的深秋气候接近尾声,草木凋谢,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势休行,冬天来了。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进大水为蜃。” 此节气中水面已能结冰;地盘也起头冻结;三候“雉进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能够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类似的大蛤。所以前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酿成大蛤了。其实,我国幅员广阔,北方虽已进进“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气候。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那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奠。人民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有“十初一”、“秦岁首”、“冷衣节”、“丰收节”等风俗活动。所以,中国古代与立冬相关的诗词也良多。但因为南北地区不同和小我境遇差别,写出来的“立冬”时节景物和感悟也大相径庭:

  立冬即事二首/仇远[元]

  (一)细雨生冷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往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二)奇峰浩大散茶烟,细雨霏微湿座毡。肯信本年冷信早,老夫布褐未拆棉。

  元代文学家仇远,与赵孟頫、戴表元等结为诗友,互相赠答。《立冬即事二首》)其一,做者看到的初冬并非肃杀,而是带有几分“小阳春”的沉浸和惜别之情。“何处梅花一绽香”,暗喻本身厌倦于官场的暗中,洁身自好,表示了“不肯富贵而志在田园”的思惟感情。其二,代表了他诗的“寄情于山川的”一贯思惟: 立冬日,诗人爬山盘腿而歇,坐看奇峰烟云,细雨已打湿了坐垫;而那个冬天来得比往年早,身上穿的粗平民还未及添上温热的棉絮。由此可见诗人罢官后的庶民生活是多么的窘困,读来难免让人感应几丝初冬的冷意。

  钱时,是宋代闻名的国粹巨匠,他“不肖世陋儒生之见,绝意科举,究明理学。”世人厚礼延请,春风自得。所以在他的眼里,立冬时节照旧是深秋美景:银霜、红叶、黄菊……色彩斑斓,其诗中以黄花自喻,有些许“顾影自怜,舍我其谁”的味道: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宋]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繁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往,惟有黄花不负秋。

  王稚登是文征明的学生,那位大才子曾以一句:“色借相君袍上紫,香分太极殿中烟”的牡丹诗名扬京师。立冬之际,他立秋风赏红叶修禅心,逸情恬淡,但事实已交冬日,因而微觉冷意:

  立冬/王稚登[明]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冷较昨宵多。

  释文珦早岁落发,遍游东南各地,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是欲“访遍全国名山森林”式的诗僧。所以,他立冬远足,边走边唱,看景骋怀,披月夜回: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宋]

  吟行不惮远,光景尽堪抄。天水清相进,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回往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紫金霜[宋]

  落水荷塘满眼萎,西风渐做冬风唤。黄杨强硬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明显觉得立冬时节“西风转北”,“冷霜醒骨”的冷冷了。 做为一介墨客,气候虽冷,恰是围炉读书,自得其乐的好时候。三国时有个喊董遇的学者,在谈到读书时,曾有“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冬日围炉读书,是很有情趣的:关上门窗,萎荷、风声、冷霜、杂念都被关在屋外——窗外寒气逼人,屋内却热意融融,小火炉映着温热的红光,茶壶冒着嗞嗞热气。围坐炉边,那时书便成了更好的陪同,在茶香、墨香、文香袅袅中,心里的急躁在一点点豁然,实是一种别样的标致……

  立冬/李白[唐]

  冻笔新诗懒写,冷炉琼浆时温。

  醒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同样是立冬“围炉”,诗仙李白却是牛饮狂吟,其笔下的《立冬》,不改天马行空,浪漫旷达的特征,充满别致豪宕,流转天然的诗情:立冬之日,气候冷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唯寄兴于火炉上的琼浆。醒后但看墨池冰花和天上冷月,恍若一场大雪笼盖了整个村庄。在那冷冷沉寂的冬夜,恐怕唯有李白才会有如斯潇洒大气的闲情逸致和意境奇异的想象吧?

  立冬日做/陆游[宋]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生平师陋巷,到处一欣然。

  与李白奔放差别,陆游因为中年进蜀当兵,遭到排挤,晚年退居家乡,伤时感事。所以,从其《立冬日做》那首小诗中,照旧能看出诗人饱经生活磨难后的宽广襟怀:简单的屋子小到只能容下膝盖,墙高只能过肩,那里用了夸饰的比方来写诗人的生活境况。“授衣月”指夏历九月,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能够授寒衣矣。”是说此时主妇该筹办御冷的寒衣了。冷冬降临之季,炉炭得“寸积”,布被棉还得“铢称”——“寸”和“铢”都是古代最小的计量单元,“寸积铢累”意为点点滴滴地积存,可见境况之困难。但最初做者却大转折: 一生都进修颜回的“陋巷简居”之德,面临“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欣然承受。颜回是孔子最自得的学生,素以德性著称,故孔子赞扬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胜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意思说,贤德啊!颜回食的是一小筐粗饭, 饮的是一瓢凉水,住在穷陋的斗室中,他人都受不了那种麻烦,颜回却仍然不改动逃求的乐趣。贤德啊,颜回!由此看来,颜回那种不畏麻烦、逃求实理并以之为乐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陆游的“三看”,当然也值得我们现代人进修和深思。

  琐窗冷·立冬日有感/信园春晓

  (2014.11.7.)

  露湿低檐,云迷静陌,暮垂疏柳。

  沿阶旧菊,已渐色衰香瘦。

  更西风、吹过岸枫,叶摇似举红酥手。

  正皖河秋老,龙山雁远,立冬时候。

  回首。

  凝神久。

  看世事蹉跎,白衣苍狗。

  人生苦短,莫计功名无有。

  只从今、吟月弄梅,冷江钓雪蓑笠叟。

  或邀吟、把酒围炉,一醒酬知友。

0
回帖

二十四节气之 立冬诗话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