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三绝是什么?

2周前 (09-06 23:48)阅读1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247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959
  • 回复0
楼主

   晋祠三绝  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2年),是供奉周武王王后邑姜的祠堂,是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晋祠内圣母殿的宋塑侍女(泥塑)、老枝纵横的周柏(齐年柏)、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并称“晋祠三绝”。  侍女泥塑为宋代塑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共有43尊之多,为圣母殿最着名的艺术品。

  邑姜居中而坐,神态庄重,凤冠霞帔,雍容华贵,强烈地表现出皇后的仪容与风摘。其他彩塑侍女像有的捧饮食,有的侍起居,有的奏乐歌舞,有的捧文印翰墨等,身材的尺寸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这些侍从都是根据秦制度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唐宋因袭其制,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

  她们或幽怨、或忧郁、或愠怒、或哀思,神态自然逼真,面目俊俏可爱,造型生动,眉目传神,表达出被禁锢深宫,身心备受摧残的宫女的强烈不满情绪。其塑造手法突破了古代寺院中宗教题材的平淡,摘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具有丰盛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是中国古代泥塑的精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天古树周柏,老枝纵横,盘根错节,位于圣母殿左侧,相传为西周时所植,距今已有2700多年。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布满了生气。左右两株,同年所植,故称齐年古柏。一株为东岳寺西南的长龄柏,高15—16米,干粗2米余,形似卷龙,叶如浓云,挺拔壮美。

  另一株就是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惋惜有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砍伐了。剩下的一株,横卧如虯龙,斜倚在擎天柏上,披覆在圣母殿左侧。北宋欧阳修在庆历三年(1043年)来到晋祠题写诗句“地灵草本得余润,郁郁古柏合苍烟。”明未着名书法家博山也在树旁留下“晋源之柏第一章”的名笔。

  晋祠古木众多。树龄最长、最负盛名的是植于周代的两棵柏树与汉、隋、唐的三株槐树。  晋水由智伯渠溯流而上,即难老泉。整个泉系,形成一组的建筑组合。其中有七孔八眼的泉眼,有神异的中流砥柱、张郎塔、不系船、人字堰、洗耳洞、真趣亭,还有“南海眼”的难老泉亭,然後是水母楼。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进水塘,看似白练飞舞,听如喊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是晋水的主要泉源,流量1。8立方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因它晶莹澄澈,冬热夏凉,畅流不断,终年生生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

    难老泉水世世代代浇灌晋祠四周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因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水温恒定,水质优良,所以晋水浇灌出的晋祠大米,米质晶莹,颗粒饱满,口感香醇,回味无穷,是与天津小站大米齐名的米中极品。泉源上有北齐天保年间所建水母楼,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三间。

  歇山式屋顶,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  难老泉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传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天天喊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饮身前一桶的水,有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

  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碰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最後一桶水递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饮完後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饮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鞭挞。

  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喊她带回家往,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後她就再也不担心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希奇。喊小姑往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

  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答应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参考资料  ok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廿五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晋祠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最早见于"水经注",距今也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据该书记载,晋祠本为唐叔虞祠,是奉祀晋侯唐叔虞的祠堂。她既是三晋文化的源头,也是三晋文化的缩影,汇集了儒、佛、道及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

  历代多次修葺扩建,整个晋祠古树浓荫蔽天,碧水潆洄有声,殿楼巍峨。李白咏晋祠"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名闻遐迩的"晋祠三绝"难老泉、周柏、宋塑侍女像为古老的晋祠增添了隽秀的灵气。  难老泉是晋水源头,是晋祠内的三泉之一,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约五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一点八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摄氏十七度,  清亮见底。

  泉水流经的地方,浇灌良田万顷。当地有民谣"百盘连夜转,食饮不靠天;生在晋祠下,不知有旱年。"难老泉上建有水母楼,两层五开间,歇山式屋顶,楼下供奉一座金铜水母像,神态自然;楼上正中有神状水母像和一些鱼身人面侍女像。相传水母是一村女,天天长途跋涉挑水回家,一天挑水途中遇白衣大士要水饮马,慨然应允後获得一条马鞭。

  大士喊她把马鞭插进缸内,需水时提鞭,水即上升,这样就不用天天跋涉挑水了。不久村女的婆母发现马鞭的秘密,把马鞭抽出缸外,水势溢缸而泻。这就是晋水由来。周柏,三千年前周朝栽植的柏树存活至今,仍然枝干擎天,郁郁葱葱,令人叹为看止。宋塑侍女像是名闻世界的杰作,塑造技艺和艺术风尚完全脱离宗教范畴,是人间生活写照。

    祠内的殿堂楼阁,为数不下百座,可分为三部分中部自水镜台至母殿,是晋祠主体;北部由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等胜景;南部从胜瀛楼起至公输子祠。这些不同时代的建筑物,构成美景纷呈的园林,其中以金代的献殿、宋代的圣母殿和鱼沼飞梁最为着名,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圣母殿是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鱼沼飞梁的十字桥式是建筑硕果仅存的实例。  晋祠既有山光水色,林木葱茏,虫鸟啼喊的自然情趣,又有连甍盖日,雕梁画栋,古朴深厚的古建筑群掩映其间,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被誉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宋塑侍女(泥塑)  周柏(齐年柏)  难老泉。

0
回帖

晋祠三绝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