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代炼丹术,才有雄黄,才有白蛇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桥段

1周前 (12-04 01:15)阅读2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853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062
  • 回复0
楼主

有古代炼丹术,才有雄黄,才有白蛇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桥段

文/老张在路上

01

说到端午节的传说,人们最为熟悉的可能一是端午节食粽子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白娘子端午节饮了雄黄酒现出原形。

“纪念屈原”说如今有了争论,暂且不往说它。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原形的说法,却是没有几异议,那么,雄黄酒实有那么大的法力吗?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

蛇精传说最早是《博异志》中《李黄》所述唐代传奇故事,后来收录在宋代人编辑的《承平广记》里:

富家子李黄,乘暇于长安东市遇一寡居之白衣女郎,绰约有绝代之色。李相随进宅,由白衣女郎之姨——青衣老女郎撮合,极尽欢爱,一住三日。李回家,即觉身重头旋,不能不卧床养息,而身子却在被底逐步消尽,家人揭被而视,化成一滩水罢了,唯有头存。其家人大为惊骇,令仆人前去往处察访,本来那是一座常有巨白蛇出没的荒园。

“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灌水罢了,唯有头存。家大惊慑,口乎从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往觅旧宅所,乃空园。有一皂荚树,树上有十五千,树下有十五十,余了无所见。问彼处人云:‘住住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李黄》之后附了一则故事《李琯》,讲述另一富家令郎李琯统一位由白蛇化成的素衣少女稍有接触,回家后即“脑裂而卒”。

到了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与《李黄》一样都是讲述白蛇精怪故事,还未演绎到如今所熟悉的许仙与白娘子的千古恋爱。也没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桥梁段。

明末《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仙之恋,恋爱成为主题。也只是论述婚后,履历诸多长短,白娘子屡现奇异,许不克不及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浮图,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曲到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船遇》《订盟》,第二卷是《端阳》《求草》,第三卷有《谒禅》《水门》,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致完成。那时端午节饮雄黄酒现原形才成为“白蛇”传说中重要的大关节。

尔后无论戏剧片子仍是电视剧,仍是此外艺术形式,都少不了端午节饮雄黄酒的那一回故事。

02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风俗,并非端午节日刚起头呈现时就有的,它是跟着炼丹术的呈现而才有的风俗。

原因很简单,有雄黄那种工具才气有雄黄酒。

端午节,最后是上古先民以龙船赛舟形式祭奠龙祖的节日。因传说屈原在端午此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其他处所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如今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域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奠,注进夏日时令“祛病防疫”风气,附会纪念屈原等汗青人物纪念内容,最初构成现在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一词最早呈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蒲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

前人习惯把蒲月的前几天禀别以端来称唤,《岁时广记》说:“以蒲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致五谓之端五。”

中国前人编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收,根据干收历,按十二地收挨次推算,第五个月恰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中国地区广阔,各地也都有着差别的风俗。端午风俗也是如许,地域差别,过端午的风俗也差别。好比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丝线、沐兰汤、赛龙船、食粽子、避五毒、放纸鸢、画额、饮雄黄酒等等。

在那些各色各样的风俗中,画额和饮雄黄酒都和雄黄连在一路。

画额,在有些地域,过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说是如许能够驱避毒虫。典型的办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目标是一样。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饮雄黄酒,旧时在长江流域一些地域极为流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造的白酒或黄酒,在端午节此日饮用。古代人就认为雄黄能够胁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造蛊毒,人佩之,进山林而虎狼伏,进川水而百毒避”。

我们通俗所说雄黄,一种是矿石雄黄,是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称,又称做石黄、黄金石、鸡冠石,凡是为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量软,性脆。加热到必然温度后在空气中能够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砒霜。

别的一种是中药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从雄黄矿石中提取,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本草纲目》记载:“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进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储蓄积累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本草经疏》说:“雄黄,《本经》味苦平,气冷有毒。《别录》加甜、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勤温之药,而甜冷则非也。其主冷热,鼠瘘,恶疮,疽痔,疥虫,匿虫疮诸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口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隔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储蓄积累也。”

中药认为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成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古时候,人们坚信雄黄与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抱朴子》一书里说:吴楚之地,暑湿郁蒸,多毒虫及射工、沙虱之类,但以雄黄、大蒜等分合捣成丸,佩带在身,于是鬼神不敢接近,毒蛇不敢咬人。

前人在腰中佩带雄黄,或佩以雄黄为主,加进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的香袋,以及苍生日常用的雄黄熏条等,均是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损害。

所以在《白蛇传》中,后来才有白娘子端午节饮下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情节。

03

雄黄是和中国古老的炼丹术连在一路的。

炼丹术,又称外丹黄白术,或称金丹术,简称“外丹”,以区别于“内丹”扶引术。炼丹术约起于战国中期,秦汉以后起头流行,两宋以后,道教倡议修炼内丹,而排挤外丹术;曲到明末,外丹火炼法逐渐式微而让位给“本草学”。

前人炼丹法所造成的药物有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者至今有些还很有价值,内服者因为此中大部门具有毒性跟着时代的开展渐渐消失在汗青长河中。

道家外丹黄白术在中国流行了近两千年。我国闻名的化学史专家袁翰青先生认为: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前驱,它所用的尝试器具和药物则成为化学开展初期所需要的物量筹办。道家外丹黄白术客看上刺激、鞭策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开展。

中国炼丹术的创造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看念。如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食后便飞驰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根据晋人编辑的《列仙传》,那些成仙者,他们所服食的包罗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造炼的矿物和动物。

实正的炼丹术起源于秦始皇。秦始皇末其一生,都对仙人方术抱着疯狂的妄想。如许的记载就在《史记》里能找到若干处。

因为炼丹次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造剂,食下往以后就会中毒以至灭亡,更不消说是食了后能妄图长生不老了。服食丹药,在秦汉魏晋期间很是流行,到唐代,食死了几个皇帝后,才毕竟渐渐沉溺堕落下往,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有专条讲述。

三国期间何晏上将军青史留名,除了他其实不胜利的政治生活生计和帅哥的容貌外,在魏晋阿谁时代,他还有许多开风气之先的行为艺术:好比饮酒谈玄创办文学沙龙等,此外,何晏还率先服用五石散,那一迷狂之举,使他成为魏晋汗青上最有名的嗑药人,连苏轼都说汗青上嗑药那种现象起始于何晏。

冷食散又称五石散,其药方托始于汉人,实由何晏起首服用。关于冷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 葛洪是炼丹巨匠,他说雄黄是“五石散”的次要原料之一,当为定论。

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加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传播。许多持久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在魏晋期间,服“五石散”致瘫而死者,有裴秀、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等,学者皇甫谧则因服散而成残疾。其风自魏晋至唐,历五六百年而未中断。

“五石散”药性炎热暴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惘人心的短期效应,现实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唐代孙思邈唤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有关五石散的毒副感化,苏轼的考证是:“凡食过那药的,背生痈疮并陪伴呕血,等于服毒,当世之人不成能不知。”

04

再回到白娘子端午节饮雄黄酒那个工作上来,

在白蛇故事最早的泉源之一《李黄》开头,是如许说的:“陇西李黄,盐铁使逊之犹子也。因调选次,乘暇千长安东市,瞥见一犊车,侍婶数人千车中货易。李潜目车中,因见白衣之妹,绰约有绝代之色。”

李黄是陇西人,和烟雨江南沾不到边。

到了《西湖三塔记》里,“是时宋孝宗淳熙年间,临安府涌金门有一人,是岳相公麾下统造官,姓奚,人皆唤为奚统造。有一子奚宣赞,其父统造弃世之后,嫡亲有四口:只要宣赞母亲,及宣赞之妻,又有一个叔叔,落发在龙虎山学道。那奚宣赞年方二十余岁,一生欠好酒色,只喜闲耍。”

奚宣赞为临安府人士,才有可能和江南风物挂上关系。然后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雷峰塔传奇》,故事发作的布景都是杭州。

用雄黄避邪驱虫,端午节饮雄黄酒、用雄黄画额,都是长江流域一带过端午风俗。跟着《白蛇传》故事的圆满和最末成型,白娘子端午节饮雄黄酒才毕竟呈现在故工作节里。充满了浓重的江南风味,已不是最早陇西阿谁大西冬风物了。

根据李零在《药毒一家》中的考证:

中国的炼丹术是来源于中国的冶金术,中国的冶金术又是以它在石器时代的体味做布景。它以“五毒”为材,铅、汞、砷为核心,是想模仿冶金,“炼人身体”。

丹药为汞造剂,时髦于宫廷,最豪华;五石散为砷造剂,时髦于士林,是次一等;雄黄酒也是砷造剂,时髦于民间,又次一等。别的,还有女人擦脸的铅粉,也有必然毒性。那些都是中国冶金术和炼丹术的伟大产品。

那一点,也已经被现代美容业不足为奇的失败案例所证明。

雄黄在古代,更先是做为炼丹术的原素材利用的,在炼造过程中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从而引为药用。中医认为,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但因为雄黄有侵蚀之力,所以必然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泡造的雄黄酒才气饮。万万不克不及本身间接泡造饮用,不只起不到解毒的目标,反而会中毒。

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在矿物界,有雄黄,也有雌黄。雌黄和雄黄都含砷,且是硫化物。它们是一对鸳鸯矿物,经常共生在一个矿点上。雄黄用来做药材,雌黄用来做颜料。古时用黄纸书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重写。

因为雌黄的那个特征,后来人们比方掉臂事实,随口乱说,就喊“信口雌黄”。

《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天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破绽百出,他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量疑,他也满不在乎,以至不假根究,随口更改。于是其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看全国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本文图片为收集材料)

0
回帖

有古代炼丹术,才有雄黄,才有白蛇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桥段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