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促使三国鼎峙场面构成的严重战争,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然而自隋唐以后,在湖北境内的长江及汉水一带,冒出好几处赤壁,到底哪是曾经麈战的 赤壁?南朝刘宋盛弘之的《荆州记》说赤壁的汉阳县西六十里处的临嶂山;北朝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赤壁在江夏(今武昌)县金口镇的赤矶山;唐代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说赤壁在蒲圻西北八十里的赤壁山;唐代《汉阳郡图经》说赤壁在汉川县西八十里的赤壁草市;宋代苏轼做《赤壁赋》,他说,“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一在复州(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一在黄州,一在汉阳;清代《大清一统志》说赤壁在嘉鱼县东北江滨;到了现代,赤壁的位置又有新说:武汉大学汗青天文学传授石泉在《古代荆楚天文新探》中认为在今钟祥市西北六十里处的赤壁崖。
历代关于赤壁的记载,实是让人目炫缭乱,不知哪个为是。假设按区域划分,汉川、汉阳、天门、钟祥那四处在汉水流域;黄州、蒲圻、嘉鱼、武昌四处在长江西岸。 然而,赤壁之战遗址只要一处,要觅觅那一古战场,先要看此次大战发作在哪里。据 《三国志。魏志》和《资治通鉴》等权势巨子史料记载,此次大战,曹操率军从江陵顺江东下,先到巴丘(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做好安插,那才进击屯兵樊口(今湖北鄂州市 西)的刘备,备与孙权合兵迎战,周瑜自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溯流而上,两边 战于赤壁,可见大战发作在长江两岸,汉水流域的四处赤壁(汉川、汉阳、天门、钟祥)均非大战之处。
至于天门、钟祥的赤壁,皆为一家之言,证据不敷,附者有限,略 而不述。如今再说长江两岸的四处赤壁。其一,武昌赤壁。即今该县西赤矶山。此处与纱帽山隔江相对,郦道元《水经。江水注》。。“江水左经百人山(今汉阳县南纱帽山)南,右经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 魏武上将军处所也。
”此处赤壁只是“诈”曹操之处,非大战的赤壁。其二,黄州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县城西北江滨,别名赤鼻矶,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故名赤壁,其位置不在樊口上游和大江南岸,与史乘记载明显不符,不成能是古 战场赤壁。然而因其地形酷肖,经常被人错认。如唐代杜牧、宋代苏轼,都在那里写诗 做赋。
人称“文赤壁”,显然那不是用武之地。其三,嘉鱼县东北赤壁。南宋胡仔《菩溪渔隐丛话》引《江下辨疑》说:江汉间有三处赤壁,“予认为(江夏)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败之地也”。即今嘉鱼县东北的 赤壁山。清末天文学家杨守敬也认为:“赤壁当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
“《大清 一统志》所定最确”。(引见杨守敬《水经注疏》)。其四,蒲圻县西北赤壁。那种说法比力早些,如《昭明文选》李善注引南朝《荆州记》说:“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船,上破魏武兵于 乌林”。唐代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也说:“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 北临大江。
”那一看点皆出于权势巨子性的史舆著做,因而被认为是鏖兵之地,又被人称做“武赤壁”。有人认为,古代政区常有改变,“嘉鱼县东北赤壁”和“蒲圻县西北赤壁”实为一处。通过查证舆地图志可知:赤壁属于嘉鱼时,在该县东北;改属蒲圻时,则为该县西 北。解放后调整行政区划,赤壁划属于蒲圻县(现为蒲圻市),所以大都人主张此处赤 壁当是其时的大战之地。
此地长江南岸有赤壁镇。镇北有座长岭山,一脉连起三个山头,远处的喊金鸾山,中间的名南屏山,临江的即赫赫有名的赤壁山。登上赤壁山顶,有座建于江边绝 壁之上的“翼江亭”,相传此为周瑜昔时的批示所原址。在亭上北看长江对岸,有片 规模不小的树林,名曰“乌林”,昔时曹操的水寨就扎在那里。
曹军战船入彀被烧,乌林成了一片火海,江面被火照得通红江南岸的石壁也被映成赤色,因而有了“赤怎 壁”之称。从蒲圻市的处所史料来看,昔时那里有几十处港汊、湖泊,构成进进长江的多条通道,加之赤壁山上有险可守,水陆大军互为犄角,孙刘两家恰是看中了那里的地形,要 与曹军决一雄雌。
更紧要的是,赤壁下流不远处的陆口,乃江东锁钥,极受兵家重视, 此处一旦有失,江东即成危卵。周瑜与刘备结合,早早夺到了陆口前面的赤壁,曹操因为稍缓一步,难以夺得陆口,只好躲进江北乌林,本欲休整待发,却不意中了敌手的圈 套,让人放了一把大火,毁掉了他的征伐美梦,却烧出一座不朽的赤壁。
回首赤壁之争,虽有多家之说,但其焦点是在文赤壁和武赤壁之间游移。黄州赤壁怎因苏东坡词赋的感化,所以名望远播;蒲圻赤壁若无其事,恰是“实水不香”,那却是 昔时大战的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