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进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离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统,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
假如按稀有血型的分布率来统计,最常见的稀有血型就是新闻里常说的Rh血型系统了,根据血细胞上D抗原的有无,又可以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这两类。因为相对于其他的稀有血型,Rh血型人数的数量还算是多的,所以在临床输血中,Rh血型已经和ABO血型一样成为了必查的项目。
继Rh血型之后被检出来的第二种高分布频率的稀有血型是Mns血型系统,关于这种血型的抗原,目前已查明的就有40多种,此外,它还有众多的变异型,所以,新闻里偶然也会有关于Mns血型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报道出现。
分布再稍微少一点,但仍能算是多数派的稀有血型是Lewis血型系统与Diego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是根据血浆中的抗原来定义区分的(因为红细胞上的该抗原是从血浆中吸附来的),Diego血型系统则是一种展示种族差异最明显的遗传标记系统,与一个喊“Dia”的基因有关,据统计,在全世界人口中,印第安人的Dia基因频率最高。
此外,在稀有血型的多数派中还有一种按P1抗原区分的P血型系统,按由12种高频率抗原,5种低频率抗原构成的5组对立抗原区分的Kell血型系统,按由Jka和Jkb抗原区分的Kidd血型系统,按由Fya、Fyb和Fy抗原区分的Duffy血型系统,后面提到的这几种稀有血型的分布比较具有地域差异,故很少有大量的报道出现。
而相对于上文提到的那些血型,还有一些稀有血型更少见。比如Ok血型系统、Gil血型系统与India血型系统,Ok血型系统于1979年才被发现,而Gil血型系统直到2002年,科学家才阐明它的分子基础,但关于它的频率分布仍未达成统一,至于India血型系统,它由Ina低频抗原和Inb高频抗原组成,多数人Inb抗原频率出现,而伊朗和阿拉伯人相对于高加索人和 黑人则具有较高的Ina抗原频率。
出现频率与之类似的还有Cromer血型系统(由Tcb、Tcc、Wesa低频抗原和Cra、Esa、IFC、Wesb、UMC、Dra、Tca高频抗原组成)、Gerbich血型系统(由Ge2、Ge3、Ge4抗原组成)、Chido/Rodgers血型系统(由Ch和Rg血型抗原组成)、Lutheran血型系统(由Lua/Lub和Aua/Aub2对对偶抗原组成)、Dombrock血型系统(由Doa抗原组成)、Knops血型系统(由Knb、McCb、SIb低频抗原和Kna、McCa、Sia高频抗原组成)、Yt血型系统(由Yta高频抗原和Ytb低频抗原组成)、Scianna血型系统(由Sc1高频抗原和Sc2低频抗原组成)、Colton血型系统(由Coa高频抗原和Cob低频抗原组成)、Landsteiner-Wiener血型系统(由Lwa和Lwb两种抗原组成)。
这些血型是不是很少见?虽然新闻上没有,但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是能被找到不少,但还有一些血型,更是少到连文献都极少涉及,比如如Raph血型系统、Jmh血型系统、Ii血型系统、Globoside血型系统、Xg血型系统、Hh、Kx蛋白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
稀有血型输血原则
Rh血型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而处于第二位。因为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症。假如Rh阴性的人输进Rh阳性的血液后(特殊是多次输血),在其血清中可出现Rh抗体,若以后再输进Rh阳性血,即可发生凝集,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假如Rh阴性妇女 怀孕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借机会进进母体,也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即使第一次输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Rh血型在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白种人Rh阴性约占15%,黑种人约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