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汗青沿革若何?

28分钟前阅读1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846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931
  • 回复0
楼主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山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 (公元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 郭守敬开垦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进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 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尔后瓮 山四周的园林逐步增加。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为皇室园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 在此泛船游乐。明熹宗时,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一带的园林增加,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倶增,其时园 林用水除了流量较小的万泉河水系外,多来自玉泉山发源、流进西湖之水,而那也是明代以来通惠 河的水源。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以治 理京西水系为遁词命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 湖,以此三湖做为蓄水库,包管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四周农田供给浇灌用水。

  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 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于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 上三仙山”的构想,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方海上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清漪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同时普遍仿建江南园林及山川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 景明楼仿岳阳楼、看蟾阁仿黄鹤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园 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的长廊,其建筑与粉饰绘画都相当超卓。

颐和园昌盛期间,规模浩荡,次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门构成。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 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处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 阁、廊、榭等差别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

  此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 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根本框架,借景四周的山川情况,饱含中

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华贵气焰,又充满天然之趣,高度表现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造园原则。

清朝道光年后,因为国力弱弱,公布撤三山陈列,清漪园逐步荒废。I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 大火销毁。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撤退退却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命令重建清漪园。因为经费有 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面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

  1900年园内建 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修复。颐和园虽然大致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看,但良多量量 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因为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标准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 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

  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 于慈禧偏心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成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动了清漪园的 原貌。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 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0
回帖

颐和园的汗青沿革若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