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头陀
司马头陀根据《江西通志》记载:司马头陀曾进修堪舆之术,历览洪都(今南昌)诸山,钦定佳穴170余处,多有所验。一日在参见奉某百丈(即禅宗高僧)时说:我比来在湖南觅得一山,可住一千五百善常识者。百丈问:“老衲可否住得?”答曰:“不成”。
然后指着旁边在座的华林觉说:“此为仆人也”后来李景让率世人建庙于此,请朝廷赐号“同庆寺”,此地遂成禅学中心。成果与其预言一样。其著做有《水法》传世。
司马头陀,为宋哲宗时南康府人,原姓刘名潜,曾任官至司马(掌管军政官名,位在将军之下,参预军事方案),以之代称,头陀则为祖师出生避世之号。
司马头陀师于天文风水尤为熟知,自始至末以之渡世,据记载江西湖广脚印遍?,吉埋葬地特多,著做有《天文铁案》、《达僧问答》、《司马水法》等。
又说相传为我国唐朝期间闻名的堪舆巨匠,其生平不详,《天文人子须知》引用诸名家堪舆书目,载《司马头陀水法》云:(司仙著荆门州马仙看,有台基尚存,即其成道之所也)。
《消遣集天文辨证补》载有(玄关同窍歌)。江西通志谓其名曦,唐时人。
2、杨筠松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窦州人。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
杨筠松在天文堪舆学上具有极其高尚的地位,能够和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相当,其所有的著做,均为天文风水上的典范著做,所以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
三僚曾氏族谱却有关于杨救贫的详尽传略:“杨公仙师本籍山东窦州府,父名淑贤,剩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杨公仙师名筠松,字益,号救贫,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医生之职,掌管琼林御库。
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回隐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天文之术。
杨筠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书。
3、曾文遄
曾文遄,江西宁都崇贤里人(现江西省吉安境内),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杨筠松之高徒。
撰有《青囊序》《天玉经序》、《阴阳问答》、《觅龙记》、《八分歌》等著做。
曾文遄原是于都肖县(今于都曲洋乡)人,自幼读书,原想通过科举仕进,因逢战乱,隐居在于都县崇贤里黄檀寺读书,不问世事,后偶遇杨筠松先生,羡其学问,遂拜杨公为师,随其进修青鸟术。
杨救贫云游全国,本无意立足,但曾文遄却想为本身找一块吉壤定居。
有一天,曾文遄发现三僚那个处所不错,就告诉师傅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处所,假设住下来,子孙能够世代为官。杨救贫过往一看,公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
他告诉曾文遄说:“那里公然是我们堪舆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那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杨筠松和他的二个门生一路,在盆地中间搭茅棚栖身,他们把茅棚称为“寮”,师徒仨人是三座茅棚,四周的人们就把那里称做“三寮”(如今写做三僚)。
4、赖文俊(赖平民)
赖文俊江西宁都人,曾文瑞之女婿,世称赖平民,为江西派第三代传人,根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坟语》记载:“宋有赖平民者,善相坟地,今广东故家大姓,其鼻祖二世、三世坟,多赖平民所定穴位。予宗有其二。谚曰:族有赖平民,繁昌必有闻。
赖平民,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平民子,故也称赖平民,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6年间)。九岁即高中秀才。
赖文俊是宋代相地术巨匠,他的生平事迹很紊乱,颇难考证。传说他字太素,处州人,曾在福建的建阳县当过官,爱好相地术,于是弃官到处为家,自号平民子,世称赖平民。
赖文俊在福建相地很有名望,《夷坚志》记载:“临川罗彦章酷信风水,有闽中赖先知山人长于水城之学,流落无家,一意嗜酒,罗亲爱而延馆之。会丧妻,命卜地,得一处,其穴前小涧水三道,平流,唯第三不长,如子孙他年策试,正可殿前榜眼耳。”其子邦俊挟十三岁儿在傍,立拊其顶而顾赖曰:“足矣,足矣,若得状元身边过也得。
”所谓儿者,春伯枢密也,年二十六,廷唱为第二人。赖先知山人,可能就是赖文俊,如前所述,赖文俊在福建活动,弃官浪游,“先知山人”是他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