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西汉儒家公羊学派巨匠,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少治《春 秋》,汉景帝时为博士。汉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召,提出 “天人三策”,被选为首列。尔后屡次上书、讲学,著书立说,论述庇护封 建统治的理论。董仲舒以儒家思惟为根底,兼容法家和道家思惟,成立了新 的儒学思惟系统。
董仲舒根据儒家典范《春秋》停止展陈演绎,认为君主与 臣民的关系是“干和枝,本和末”的关系;强调“强干弱枝,大本小末”;鼓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稳定,道亦稳定”;主张“免除百家,独尊儒 术”;倡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提出 “灾异论”,劝导皇帝天行事,如日月蚀、地震、山崩等,是上天对皇帝 逆天行为发出的警告,借以限造封建统治者过火陈旧迂腐。
董仲舒还主张“德刑 并举”,以教化为本,立太学,设庠序,加强封建思惟统治,并提出“限民 名田”,按捺贵族权要豪强田主兼并的经济主张。董仲舒的学说为汉武帝所 摘纳,成为汉及以后封建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理论根底。董仲舒曾任江都相、 胶西相。年老去官,末老于家。
其著做今存《春秋繁露》、《董子文集》。汉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有当时代特征。他推崇的儒术,已吸收 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类差别学派的一些思惟,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 家思惟有所差别。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神通相糅合,构成了“霸王道杂之” 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从此,儒家思惟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正 统思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