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是怎么富起来?

5天前 (09-13 08:38)阅读1回复0
dyyh
dyy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168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369
  • 回复0
楼主

  华西是个江南小村,面积天下第一村占全国总面积的千万分之一。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

  2010年,中心党校“三农”研究中心授予华西为全国“三农”实践基地,还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等多项荣誉。四十年一瞬间,人间沧海变桑田。华西人39年的艰辛创业,使华西发生八大变化:一是村民变灵。

  过往华西没有一个中学生,绝大部分是文盲,读到小学已是“文化人”。现在初中以上的村民占总数的86%。其中大、中专生200余人,还有3名青年曾出国留学。通过引进和培养,现有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00多人。村领导班子里有大学毕业的18名。还培养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六种语言的翻译人才。

  二是村庄变新。过往,零零落落十二个小村落,建村后小村并大村,茅房、矮房变新房。现在,户户住上了水、电、气配套的别墅楼。村内娱乐、休闲、体育、购物、旅游设施配套齐备,已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小城镇。迎来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视察。三是土地变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有偿兼并、开发合作等办法,扩展了6000余亩耕地,3000余亩山地,还在宁夏和黑龙江开垦荒地10000余亩。近几年,我们开发利用的土地,约等于华西本村原有土地面积的6倍。四是产品变精。1977年,我村只有小敲小打的手工业,为农业和生活服务主要建筑的小产品。

  现在,引进了许多“洋”设备,办大厂高科技,创名牌,强占国内外市场。全村58家企业,已形成带管、毛纺等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10000多只产品的生产规模,有50多只产品获省、市和国家优质产品称号。“华西村”牌系列酒、烟畅销四方,“仁宝”牌、“华西村”牌西服、衬衫等产品已成为“三真”(说真话、售真货、定真价)、“三公认”(用户公认、专家公认、主管部门鉴定公认)产品。

  五是集体变富。改革开放后,我们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全村现有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总产值人均300万元,比建村初期人均300元,增了一万倍。六是生活变好。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摘用多种形式的分配方法,确保村民收进年年递增。

  全村的公共和村民生活设施比较完美,家家达到“八通”。全村做到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余钱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就业,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七是奉献变大。华西富了,我们坚持“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灾区。

  20多年来,我们共向国家缴纳税金3亿多元,人均缴纳税金20多万元。集体拿出5000余万元,支持邻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我们本着扶贫先扶志,扶贫先育人的奢华的别墅精神,花较大的精力和财力,为中西部地区培训干部100多期,累计1万余人。

  八是环境变美。我们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过往的泥路、小道,已经全部脱胎换骨,变成平坦、宽敞的水泥路。田边绿树成荫,河塘黄石驳岸,工厂整洁清洁,地面草坪成片,鸟语花香,人人喜气洋洋,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

  村内旅游设施完美,可同时容纳3500人食宿,达成这样的共识:要看这样的社会主义,就到华西村走走看看!要看“三个代表”,就到华西村参看参看!要看“三农”,就到华西村看摩看摩!要看共同富裕,就到华西村往学习学习!要看“双思教育”,就到华西村!往华西到底要看什么?你看什么,就有什么!富而思进不停步,坚持特色再攀登。

  我们陆续深进开展“双思”教育,用“三个代表”标准检验自己,争取实现“三个第一”(讲信誉第一、共同富裕第一、干部权威第一)和“四句话”(用好信誉“华西村”,创新企业是后盾,有胆有识融资本,优品名牌稗旅游城)的目的,再创华西集体事业的新辉煌!前年投资3亿元的8个技改项目,往年8月8日全面投产,往年实现销售收进30亿、可用资金3个亿,创造了条件!往年8月8日我们举办首届“华西特色旅游节”,为今年华西建村40周年,实现40亿,搞好村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华西有所成就,源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上级领导支持好,华西干群团结拼搏好,也离不开全国各界人士和各界朋友的关怀支持好。

  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期看结交更多的朋友,进行联营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华西村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据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末,华西集团未经审计的总资产超过358。7亿元,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进268亿余元。华西集团集农、工、商、贸为一体,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104家。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

  这就是天下第一村。商界招商网在《什么是华西村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分析了华西村是如何致富的:华西村最厉害的并不是它的产品,而在于其精湛的融资渠道。在计划向市场转轨的当下中国,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难题。为何华西村能够获得这么多的信贷支持?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华西村坚持走集体企业的政治正确满足使得它能够获得比一般企业更多的信贷支持。

  为什么说低成本的融资很重要?华西村的业务范围很广,从纺织、钢铁、塑料到旅游、远洋、担保与投资,但是公众却很少知其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即便是上市公司华西股份,在其所处行业,表现也一般:在27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收进居于第10。为何企业的竞争力一般,但是企业却能够越做越大?原因就在于低廉的融资成本。

  而华西村由于政治正确,有幸搭上了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够分享的“信贷方船”,使得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所谓信贷方船——这是我的同事高利民和聂日明对当下中国企业融资模式的一种分析,它是指有能力获得信贷者(搭上方船者)更轻易变得富有、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能更多地分享现代化的红利;而无法获得信贷者(未搭上方船者)难以分享现代化的红利,并且还要为搭上方船者提供融资支持。

  转型经济中,资本相对稀缺,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资本名义价格又很低,其直接反应就是银行门前供不应求的“信贷配给”。名义成本低、回报率高的“信贷配给”在实际运行中,其获得的手段和渠道必然是非市场化。华西村果断走集体经济,因此也获得了和国有企业相同的信贷待遇。

  这意味着企业经营只要不是太差,那么它就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华西村不仅仅获得了较为低廉的信贷成本,同时在土地资源上也是占尽便宜。2001年以来,华西村陆续兼并了周边20多个村庄。华西并村的目的当然不是如媒体所宣称的“共同富裕”,实质是为了获得更加低廉的土地成本。

  因为在当下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下,华西村如要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就必须占有国有的土地资源——而这是需要向政府购买的。但是通过并村的行动,那些村子的土地就自动成为华西村的资产,而且“发展集体经济”的名义使得它合法的使用集体土地,就像《土地治理法》第43条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华西村能够持续获得资金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收进分配模式。他们通过“少分配、多积存,少拿现金、多进股”的方式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凡村办企业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领取30%的工资,其余的70%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员工的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但并不发给职工,而作为股金投进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

  通过这种方式,华西企业把村民的财富据为己有,并美其名曰为“共同富裕”。更为致命的是,一旦村民离开村集体,那么此前的股份就与其无关,华西村就通过这个办法把村民的利益和企业仅仅捆绑在一起。假如说信贷支持是华西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获得最早的政治红利,那么自2001年以来通过并村获得的土地资源和收进分配模式则是目前还在享用的政治红利。

  不过,华西村到底能走多远,作为一个企业,还是需要其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华西村靠“一分五统”致富的。(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治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听说村里普通一户存款至少300万;听说每户人家的孩子基本都漂泊在国外求学;听说每户人家都盖起了只有几层楼的房子;看到我们某些同胞致富了,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兴奋啊来吧,一起高唤:“社会主义好!共产主义万岁!万岁!万岁!”

0
回帖

华西村是怎么富起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