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文化

4天前 (09-14 00:26)阅读1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156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134
  • 回复0
楼主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庞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开平碉楼的历史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往的社会治安亲密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往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慢慢有些产业。

  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回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往。

  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经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往,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

  其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缺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

  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目前,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已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受理,列进预备清单。

造型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

  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回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看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特征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特殊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它还突出的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同时,开平碉楼丰盛多变的建筑风尚,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群,成为一种特殊的建筑艺术形式,它极大的丰盛了世界乡土建筑史的内容,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看。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看。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0
回帖

开平碉楼的文化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