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呢?

4天前 (09-15 04:05)阅读1回复0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69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391
  • 回复0
楼主

所以说真的不必过度为早晨找不到灵感和创造力而担忧,有时候好状态需要等一等才来。慕尼黑大学的时间生物学教授罗内伯格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时差”。只不过与你坐了8个小时的国际航班不同,这种时差是单位的打卡器和你大脑真正起床的时间有矛盾而造成的,因此称为“社交时差”。

  2012年,罗内伯格还根据65000多人的数据做了测评,“时差”在2小时以上的人占到三分之一。

还有研究表明,这种所谓“时差”的产生与我们自身的内分泌调剂机制亲密相关,褪黑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昼夜节律调剂因子。褪黑素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体内,因最初发现其与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皮肤的深浅变化有关,故而得名。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到了晚上,视网膜会感知环境中的光亮程度,并把信号传递给大脑中的松果体,让松果体在黑暗情况下制造褪黑素。褪黑素作为一种激素由松果体分泌进进血液,从而向我们的身体传达睡眠的信号。“社交时差”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必须要起床(不往就迟到了),但是大脑皮层中的褪黑素还未完全消退所致。

因此,解决的方法和思路也是简单的。回回到最本真的生活状态,让身体恢复到最熟悉的节奏,伴着晨光愉悦地清醒就会变得轻松而自然。由于褪黑素的分泌信号是由视网膜传递给松果体的,其影响因素就是光感。现代都市生活让我们拥有了人工光源,而人工光源在缺乏控制下肆意使用,则会扰乱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至少会让身体分泌褪黑素的能力与光感脱钩。

  事实上,确实存在科学的手段能让自己对光的认知系统快速恢复过来。科学家曾让一些存在严重“社交时差”问题的年轻人参加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露营活动。就在离别都市喧嚣的短短一周时间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年轻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几乎和日出日落趋于一致,即太阳落山时开始增加(提示要进进睡眠状态);而太阳升起时,褪黑素分泌开始减少(提示大脑已经可以清醒),这意味着他们大脑起床的时间要比平时早50分钟。

因此,我们首先要尝试的是尽早进睡,并随着太阳升起尽早起床。

听起来并不新奇,也不“高洋上”,甚至像是老年人的作息。可没错,这确实是有效快速醒来的办法。当然,假如我们做不到,也是有其他方法的。依据上面的原理,我们在晚上睡觉时,卧室里避免有各种人工光源,包括小夜灯、空气加湿器的荧光屏幕、手机充电器的亮灯等等,保持绝对黑暗,以防干扰褪黑素的分泌;而随着天亮,假如我们并没有必要随着太阳一样那么早起床,不妨试试提前拉好窗帘,起床的时候再迅速拉开,或者使用定时开启式灯光,提醒大脑该醒醒啦。

  然后趁着明媚的阳光在你眼前跳跃的时候,倒一杯香浓的咖啡,深吸一口气,享受早晨大脑醒来的美好过程。

0
回帖

“时差”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