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95后湘西北的土家族土著居民,在长大的过程也是履历民族交融的过程,良多关于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垂垂酿成了小时候的回忆,我常常觉得本身除了身份证的土家族,其他的和汉族同胞并没有任何区别,看到#张云雷带你走进非遗#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突然唤醒了我记忆深处关于土家族的独家记忆,于是又去找了些相关材料,写下来分享给各人。
一、九子鞭
小学的时候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学校城市有文艺汇演,班主任是位非常喜欢传统文化的教师,我们班的演出多是辅以跳舞扇、油纸伞、红飘带、腰鼓那类东西,最难学的一次也是最难忘的一次是九子鞭,排舞的时候一次又一次感慨,虽是一根小小棍子,却有诸多动做变革......
土家九子鞭次要散布在石门西北乡土家族聚居地,在湖南省大部门县、市土家人栖身地均有传播,与石门接壤湖北鹤峰县、五峰县、松滋县等相邻的边沿乡镇也彼此传播。
九子鞭又称霸王鞭、毛神鞭、打莲湘,打花棍、金钱板,在湖南省大部门县、市均有传播。九子鞭原为民间艺人的一种演出形式,后来,演变成节日迎神喜庆的民间艺术演出,它融土家器乐、跳舞、歌唱于一体,演出道具为一根竹棍,造做时因人而异,长度在70公分至1米摆布,竹棍上凿有三个孔,每个孔里灌有三枚铜钱。
九子鞭演出可一人独打,双人对打,也可群体演出,根本套式是莲花八拍,别离用竹鞭拍打摆布肩、摆布手、摆布腰、摆布脚等八个部位,按此八拍延伸出六套形式,每套又分为八式,共四十八式,每式均有定名,“百鸟起舞”、“玉女缠腰”、“蝶舞花丛”、“灵猴舞鞭”、“乌龙摆尾”、“鱼戏莲底”、“雪花盖顶”、“枯树盘根”,跟着竹鞭敲击舞动,演出者做出单手拍、双手舞花、盘绕等一系列动做,竹鞭发出富于节拍的“嚓嚓”声,演出音乐伴以处所小调,韵律节拍明快,舞姿粗暴漂亮,令人琳琅满目。
(那是演出时用的,一般排舞的时候就会用一根裸竹棍取代)九子鞭2012年列入湖南省常德市第三批非物文化遗产庇护名录。九子鞭是生长在石门土家盗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它鼓起于明清,关于研究湘西北汗青的演变开展具有严重意义。它流行于土家人群中间,是研究、领会土家文化的“活化石”。它以艺术演出形式,通过手握器具,碰、拍、挑、送、滚、打、点、跺等一系列动做,碰触人体多处穴位,舒筋活络,具有体育健身的科学价值。
视频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Q1OTg5ODgyOA==.html?x&sharefrom=android&sharekey=32814a4cd05cec0b9b212101b54338c44
二、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跳舞,次要传播在鄂、湘、渝接壤区域。从摆手舞的内容和特征上看,摆手舞应起源于劳动和社会理论。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消费生活。如打猎舞表示打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势,包罗“赶山公”、“拖野鸡尾巴”等十多个动做;农事舞次要表示土家人农事活动,有“挖土”、“撒种”、“种包谷”等。生活舞次要有“扫地”、“打蚊子”、“打粑粑”、 “擦背”等十多种。其动感化有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等动做。
2006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摆手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度级非物量文化名录”。土家族摆手舞做为先民原始跳舞的活化石,具有重要汗青价值;做为土家族独有的民族特色艺术形式,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做为少数民族地域的特有旅游资本,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视频链接↓
石门县2015柑橘节 千人摆手舞?
参考材料:
[1]姚慧.浅谈土家族非物量文化遗产现状及庇护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16(05):55-56+144.
[2]田二林.非遗语境下土家族摆手舞的本实性庇护和传承研究——以湖南省古丈县田家洞村为例[J].艺术评鉴,2019(16):23-26.
[3]http://www.shimen.gov.cn/site/wlgtj/List/7015.html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