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里的炎天是什么体验?清冷莫过于《蛙声十里出山泉》,更喜“稻花香里说丰年”
蛙声里的炎天是什么体验?
也答应从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一画中,用心体味。
话说,老舍有意从诗中拔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齐白石用画来表示出听觉器官感触感染到的工具。
那句诗的字面意思是:青蛙的啼声固然远隔十里之外,但仍旧可以从山泉的响声中明晰可辨。
于是一幅旷世名做《蛙声十里出山泉》降生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八百多年前,南宋辛弃疾写下《西江月》,将本身的忧乐情怀完全融入了农人的生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三更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春去夏又来,稻秧满田畈。在如许的夜晚,和词人一路闻着稻花香,听着一阵阵青蛙啼声,说说笑笑议论着丰收年的,必然就是本地的老农。
不雅想诗中的辛弃疾,蛙声里的炎天,何其弥漫田园气息,更见忧乐全国之情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名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与抗金义兵,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抚慰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求恢复国度同一的爱国热情,倾吐壮志难酬的悲忿,对其时执政者的耻辱乞降颇多训斥;也有很多吟咏祖国河山的做品。
题材宽广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气概沉雄豪放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因为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