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A.WORKS为例,看看如今的日本动画,你觉得工匠精神还顶用么

4小时前 (14:10:55)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371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7425
  • 回复0
楼主

从《樱花使命》起头,到《成神之日》为行,P.A.WORKS几乎能够说只要一部《赛马娘 Pretty Derby》是“能够看”的。

自从《白箱》的巅峰事后,P.A.WORKS似乎就不断在走下坡路,傍边也包罗了和他们合做的麻枝准。曲到《成神之日》结束之后,不雅寡们才猛然醒悟,五年前的《Charlotte》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胜。

但在那段任谁看来都是低谷期的时间里,P.A.WORKS其实正如它的名字“Progressive”一样,正在停止一次变革。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需要变革的或许是整个日本动画业界,但却只要P.A.WORKS那座位于富山县的“孤岛”在实行。

前不久,一篇关于中日动画师待遇差距的“日媒文章”传得风风火火,里面固然扯皮连篇没几句实话,但唯独日本动画人收入极低那点说得很其实——究竟结果那位日本记者想卖的那本书,就是想说日本的太多工具都太“廉价”了。

要说日本的太廉,动画行业一定首当其冲,在成本压缩上,他们的做法早就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

此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日本动画业界的人员活动性。

早在日本动画数量起头激增之初,也就是异世界刚刚起了苗头的2015年,整理出了一份名为《动画从业者现状查询拜访》的陈述书,此中数据表白其时日本动画公司的临时员工和自在画师占比超越了60%,拿到以年为单元的合同的正式社员只要四成不到。

那是日本动画从业人员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工做不不变且没有保障。

查询拜访中正式社员占比仅有15.5%

然后就是陈词滥调的收入问题,但最令人不解的处所在于,为什么还有他们还能对峙下去?

日本社会从上至下都有一种“劳动名誉”的理念,那跟他们历来崇尚的工匠精神其实也有很大联系关系。

在良多日本影视做品中,你都能看到高中生的“进路查询拜访”,除了高中结业立即就职是一种常态外,那些数量浩瀚的所谓短期大学,其实就等同于国内的各类职业学校。那傍边表现了就是日本人关于“学一门手艺”的重视,以及更快投身于社会工做的倾向。

工做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只要16.2%

近年来关于日本“工匠精神”的吹嘘起头大范畴反弹,将之调侃为“躬匠精神”的更是屡见不鲜。那一点从日本的部门职业身上就有很好的表现,好比日本的糕点师,无论是通过职业学校培训,仍是间接进入后厨做为学徒起步,城市一视同仁地看做是“匠人”,大大都人觉得那就是有一技之长。

那种现象当然不克不及完全视为一种负面因素,并且长久以来以至仍是素我诶“日素质量”的底子所在。但看看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日本动画,你觉得工匠精神实的哪里都顶用吗?

62.3%的人每月工做时间超越240小时,做为比照,国内7-11便当店每月工做时间超越186小时的部门视为加班

工匠精神当然顶用了,否则那些动画造做人早就一哄而散了。

在那份《动画从业者现状查询拜访》中,超越六成的查询拜访对象暗示,对峙下去的原因是“那份工做很快乐”,同时也有超越六成暗示是“为了钱”。

在一个新人动画师月收入均匀只要九万日元的业界,还能为了钱而工做?那似乎也很难理解,但连系职业学校成风的日本社会现状,其实就不那么难了。

那些动画新人良多都是职业学校身世,投身其他行业的同龄人也是如斯,他们可能底子没有其他出路——除了那些不需要职业培训也能胜任的工做外。

而所谓的工匠精神,以及劳动名誉的思惟,可能就是支持他们对峙下去的动力。

但即便有如许的社会风气和职业学校布景,动画行业的新人流失率仍然高达八成,究竟结果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头,一张中割动画的价格就历来没有超越一杯咖啡的价格,以至还在逐年被拉开间隔,那一点从上图中就有很曲不雅的感触感染。

在晋升为原画师之前,绘造中割的动画新人,薪酬都要远低于其他行业,但工做时间却反而要远超其他行业,以致于他们以至没有时间去打工补助生活。

那就构成了“我要多画才气进步程度”,“但我每天画10个小时,可能不敷钱在首都圈活下去”的死轮回,关于刚入行尚不熟手的动画师来说更是如斯。

晋升,只要晋升之后才气让本身的薪酬程度跟其他行业持平,那也是动画行业中有将近三成的从业人员薪酬程度低于其他行业的原因。

那就是P.A.WORKS近几年来变革的重点,他们要为员工供给不变的薪酬和晋升渠道。

能够说当今日本动画业界里,恐怕没有比P.A.WORKS更需要变革的公司。

动画业界的人员活动性,除了体新人的高流失率之外,仍是动画公司首都圈高度密集下的产品,公司之间外派人手成为常态,想要参与差别动画的造做,也是形成人员活动的次要原因。

但P.A.WORKS纷歧样,他们的总部不但远离三大都会圈,还设在了一个被农村包抄的偏远角落,可谓跟当今的动画业界“格格不入”,他们的人员活动才能从天文位置上就被降到了更低点。

放到如今的动画业界,那可算不上是一个长处。在那方面P.A.WORKS跟京都动画非常类似,以至应该说犹有过之,所以他们也需要向京都动画的运做形式改变,但那两者的底蕴确实还有很明显的差距。

那种改变的底子就在于培育,培育人才是P.A.WORKS此后开展的必经之路,就像京都动画一样。但与此同时,包管培育出来的人才不流失也必需跟进。

但诚恳说,现在的动画业界光是培育人才就已经好不容易了。业界规模的空前扩张,使得动画人才被严峻稀释,按件计费的支流薪酬形式,更是让绝大大都的动画人喘不外气来,在如许的情况下新人若何才气得到培育?

在《樱花使命》问世的2017年,P.A.WORKS已经完成了全体员工正式社员化的变革,在薪酬有了不变保障之后,资深的动画师们才有了培育新人的余地,或许那也是他们近几年来的做品产出变得不不变的原因。

根据社长堀川宪司在2018年所说,本年的2021年就该看到P.A.WORKS变革的成果。在他的抱负蓝图中,社内最末将会分红八个班组停止造做,每个班组均匀每年产出5集摆布的动画,最末实现“每个礼拜都有一集P.A.WORKS造做的动画播出”那一目的。

P.A.WORKS的一系列变革听起来颇为冲动人心,但认真一想就不难发现,那鄙人是一家一般公司应有的运做形式吗?然后放到动画业界里竟然就成了一次严重变化的目的,并且还只是一路个例,或许那才是最令人心酸的处所。

文:lock

0
回帖

以P.A.WORKS为例,看看如今的日本动画,你觉得工匠精神还顶用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