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幅图的等高距怎么看呢?

刚刚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437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8753
  • 回复0
楼主

先说正解:那幅图的等高距不是固定的。

先答的两位只看到了200、400、600米的等高线,就急着判断等高距是200米。似乎没问题呢~

但是你认真回过甚来看看那幅图,角落里呈现了100和1000两根等高线⋯

1000我就忍了⋯100是怎么回事?底子不是200的整数倍呀!

莫非丹青错了?

被轻忽的本相

那是一幅没有固定等高距的地形图,图上呈现了100、200、400、600、1000米共五条等高线。

[那里正文一下:由图面右半部门标注600的那条小圈等高线与400米等高线的位置关系可知:本图中400米等高线的往上数一根应该是600米等高线。由此推得400米上方那根没有标注注记的等高线是600米的。]

若是那图是200米固定等高距,那么就多了100米的等高线而缺了800米的等高线。所以那图的等高距不是200!不是200!不是200!重要的工作说三遍!

不固定等高距的地形图算不算错?

不只不算错,反而它还算是个“高端玩家”。

其实,各人常见的《中国地形》和《世界地形》图,它们就是典范的不固定等高距的地图。好比中国地形常用的等高线组合是:200、500、1000、1500、2000、3000、5000、7000⋯

为什么选那几条等高线?谜底很简单,为了在图面上凸起暗示重要的地形单位。那些等高线搭共同理的分层设色的暗示办法(即在每组相邻的两根等高线之间涂上普染色),很容易就能区分宏不雅的地形单位。

回头来看中国地形图,“三大阶梯”是不是正好三个主色彩,从高到低是紫、橙、绿?第二阶梯区域的中部是不是有个绿色的“洞”(四川盆地)?如许,不消我费尽心思地去描述,读图者也能一目了然看出宏不雅的地势。那就是“等高线选得好”和“分层设色配色设想得好”两方面的功绩。

你必然会问,那我把固定等高距做的小一点不也能处理那种问题吗?那还实不是。等高距缩小就意味着图面等高线的密度急剧增大。在大平原地域倒还尚可,但到了山区⋯密密麻麻的等高线间接糊成了一坨,底子没法看。原因在于,在现实生活中,线必然是有宽度的,哪怕它再细,不然你底子没法子看到它,地图上的线也不破例,而线密渡过大会最末会使在图面上有固定宽度的线条之间彼此挤压堆叠,最末糊成一坨。

设想的窍门

既然目标是为了凸起宏不雅地形,那么等高线的选择和分层设色就得按照造图区域的地形特征来做阐发。好比中国地形图是为了凸显三大阶梯(平原-中山-高山)的特征,而广东省的地形图则需要凸起“平原-低山丘陵-中低山”之间的不同。若是将中国地形图的设想计划套到广东省地形图上,那么整个广东就绿油油的像个大平原,只要零散小山包,而本该大片呈现的丘陵地域和长条状的山脉底子看不出来。那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障眼法”了~

0
回帖

那幅图的等高距怎么看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