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为洪七公做的那些菜,有几个是宋朝人实正能吃到的?
打开《射雕英雄传》,书中的女子可谓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穆念慈心地仁慈,痴心一片;梅超风心肠暴虐,可对师尊赤胆忠心;瑛姑钟情周伯通,在孤单中苦死守候;韩小莹一代女侠,坚强中带着无限温顺;哪怕是在记忆中呈现的东邪之妻冯蘅,为了默写《九阴实经》,累坏身体,在爱女降生后便撒手人寰。不外那万千女子中,最为荣耀照人者仍是女配角黄蓉。冰雪伶俐,容貌秀丽如她,却偏偏对笨笨呆呆的郭靖情有独钟。
在书中,黄蓉除了精通打狗棒等绝妙武功,擅长奇门遁甲五行八卦,还以区区小女子将丐帮办理得有条不紊,令全国须眉汗颜。此外,黄蓉在厨艺上也是稀有的高手,巧遇洪七公后,为了让那位老侠客教郭靖降龙十八掌,可谓拿出了看家本事,一道道珍馐甘旨将洪老爷子哄得是七颠八倒。我们无妨举出黄女侠做的几道名菜,看看在实在的汗青中,身处南宋的七公到底能不克不及吃到。
一、叫花鸡
叫花鸡是江苏常熟地域的传统名菜,是把加工好的鸡用土壤与荷叶包好,随后架火烧泥巴,泥巴烧热了鸡也就熟了。
书中描写洪七公见了叫花鸡“大喜,夹手夺过,风卷残云般吃得干清洁净,一面吃,一面不住歌颂:妙极,妙极,连我叫花祖宗,也整不出那般了不得的叫花鸡。”
传申明太祖打山河的时候,又回吃了败仗,跑了三天三夜。仇敌在后面穷逃不舍,本身也没法子吃一口热饭。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之际,看到前面地上有一堆火,火中间架着一滩泥巴,旁边还蹲着一个叫花子。
太祖墨元璋觉得奇异,就靠近询问,成果叫花子一见墨元璋,纳头便拜:“我那烤鸡恰是献给大王您的”。墨元璋拿起来一吃,实是肉量鲜嫩,余香满口。登基之后,墨元璋还专门给那叫花鸡起了个名字叫做“富贵鸡”。
叫花鸡的起源当然是传说,但那种泥巴烤鸡的手艺却古已有之。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宫廷中有“八珍”之说,此中“八珍”中的“炮豚”便与叫花鸡的做法类似。按照《周礼》《礼记》的记载,取一只乳猪,去了内脏,填满枣子再用草蒹包裹,草蒹上抹一层湿黏土,上火烧烤。黏土干了以后,剥开泥巴和草蒹,取出乳猪,涂上稻米糊糊,下锅油炸,之后再用火炖三天三夜而成,食用时用梅酱等调和。
可见,上古先秦时代,今天的许多食材还远远没有传入中国,但在我们的老祖宗兴旺的古文明下,对饮食的造做已经相当精细独到,完全不是樊哙鸿门宴吃生猪肉那么简单。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大宋,烘烤的手艺一定更为成熟,七公想吃到叫花鸡并不是难事。
二、好逑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黄蓉为七公做的另一道名菜即是那好逑汤了。
那道汤由莲叶、笋尖、樱桃构成,取莲叶之清,笋尖之鲜,樱桃之甜,并且樱桃核被剜了出来,别的镶嵌了斑鸠肉。红、白、绿三色辉映,光彩夺目,汤中泛出荷叶的香气,可说是油腻中显露出甘旨,色泽味道都属上品。
人类喝汤汗青之悠久,能够逃溯到远古时代。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之间,近东地域的前人类就已经起头“煮汤”。其时陶器还没有产生,人们只是简单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兽皮,放入水和要煮的食物,再在大坑的附近燃起柴火,把几块石头烧烫了投入坑中,待到水开、食物煮烂,人们就能够取汤而喝了。
喝汤最后虽非中国初创,但华夏对造汤的研究却独具特色。
据汗青学家考证,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谱创做于公元前2700年的中国,那本食谱上已经记载有十几道汤菜,此中被称为“银海挂金月”的,恰是沿用至今的“鸽蛋汤”。所谓“菜好烧,汤难吊”,恰是说汤的造做身手精湛,决不克不及一蹴而就。
有一种“双足双绍汤”被皇宫御厨称为“金汤”,不只是说此汤用料精贵,价格昂扬,也暗含着此汤造做的成败以至关系到厨师们的身家人命。至于黄蓉所造的“好逑汤”,看似用料繁复,但在吊汤史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南宋大厨们眼里,也定妙手到擒来。
三、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明月夜,美女何处教吹箫”,那道化用诗句的“雅菜”,其实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二十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小球别离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比及蒸熟,火腿的美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之不食。那道蒸豆腐看似有些浪费,现实上却道出了我国豆腐饮食文化的精妙独到之处。
豆腐的起源毋庸赘言,本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炼丹之时偶尔得之。刘安和八公用豆浆培育丹苗,用后就倾倒在山上,一部门豆浆储存在坑洼处,因为泥层中含有石膏或盐碱,豆浆便固结成柔嫩固体。人们取来煮食, 味道鲜美,因而名之为豆腐。
从西汉到南宋一千多年,而中国古代烹调手艺又以煮、蒸为主,大宋子民想吃个蒸豆腐天然不难。但实正出了名有豆腐情节的,却仍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明太祖。太祖昔时崎岖潦倒之时,曾有人给了他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续命,此中的白玉指的就是馊了的豆腐。
墨元璋做了皇帝,照旧节俭治国,每天早饭只吃一盘青菜一碟豆腐,并告诫子孙将那个传统延续下去。洪武爷的子孙确实听话,不只遵照了传统,还对豆腐停止了把戏创新。
明朝万历年间,河南按察使王象晋去造访周王,除了看到各类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之外,还惊讶地发现王爷饲养的山君不吃肉,而是每天吃几斤豆腐。
大明的翰林们俸禄微薄,为了让肚子里有点油水,常常要央求光禄寺给他们一些吃剩下的御膳。有回一个年轻的翰林去得晚,轮到他只得了一盘豆腐。但那豆腐到了翰林嘴里一嚼,竟然是鸟的脑髓,可见传统的表还在,里子却早就换完了。不知墨元璋在天有灵,对此做何感受。
四、炸蜈蚣
那道菜乍一听几有些让人汗毛倒竖,说来也并不是黄蓉造做(估量黄蓉也不会愿意拿毒虫下菜),而是洪七公在《神雕侠侣》中亲手烹造。书中写到:“取雄鸡一只,杀死埋于世间第一阴华山处一日一夜。可得百来条七八寸长的大蜈蚣,红黑相间,斑纹斑斓。一锅雪煮滚热,蜈蚣烫死了。临死之时,毒液毒尿尽数吐净。小刀斩去蜈蚣头尾,轻捏脱壳儿,肉雪白通明如大虾,洗涤清洁,起油锅炸香,拌上调料即可。”
姑且不谈在华山埋一只雄鸡是不是能得到百来条大蜈蚣,也不管蜈蚣油炸到底是不是像大虾那么甘旨,我们单看看前人们是怎么炸工具吃的。
前文说过,华夏民族早期的烹调以蒸煮为主,用于做菜的油都是脂(牛羊油)膏(猪油)如许从动物身上获取的荤油。早期没有榨油手艺,曲到汉朝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胡麻,中国人才起头利用麻油,但也多限于点灯照明。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三国期间,呈现了用麻油煎食物的记载。
动物油在中国实正被普遍利用始于唐朝的芝麻油,但实正用油炸食物是在北宋中期之后。
宋朝庄季裕《鸡肋编》中有一节专记油,详述宋代各类动物油的提取,河东有大麻油,陕西有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山东食苍耳子油。别的,旁昆子油、乌桕子油,婺州、频州沿海食鱼油。
我们今天常用的豆油在宋朝似乎还其实不流行,而花生油更要比及清朝后才有炼造的记录。
上面列举的几道菜只是对金庸笔下美食的管中窥豹。单说靖蓉初见时两人吃饭,就有花炊鹌子、炒鸭掌、鸡舌羹、鹿肚酿江瑶、鸳鸯煎牛筋、菊花兔丝、爆獐腿、姜醋金银蹄子等诸多名菜,假使细细说来都能写成一个个故事。
按照《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梁城中“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 “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无非全国之奇”……诸如斯类,所在多有。
不只宋代,中国汗青的每一个期间的饮食都有其奇特而丰硕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美食不单单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果腹之物,也是折射古老东方文化的一面镜子。民以食为天,没有领略过舌尖上的华夏,又怎能读懂中国?
用hope时间胶囊埋几个胶囊,到一年后翻开,五年后,十年后翻开的,效果必定纷歧样,用时间胶囊和将来对话有一种很奇奥的觉得,似乎是搭上了一架光阴机器,「嗖」的一声穿越了时空。想想1年后,5年后,以至是10年后,开启本身曾经埋下的时间胶囊时,你会是什么表情?
非原创,若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参考材料: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高成鸢《中国烹调中油类运用的由来与意义考论》
周粟《周代饮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