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晋陵陆丞初春游望》中「梅柳渡江春」一句应该怎么理解?

刚刚阅读1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636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2728
  • 回复0
楼主

那个问题我还实研究过。起首说,题主的理解是对的,但需要做更进一步的考证。

先给结论,一会弥补。

==========

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初春游望》一诗,千古视为绝唱。

和晋陵陆丞初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所谓和,唱和之意,前人做诗,成文之后往往寄与友人,友人见而心喜,则和之。杜审言那首诗,便是唱和友人晋陵陆丞之做。晋陵是地名,陆是姓,友人姓陆,丞是官职名,初春游望四字,揣测是陆丞所做之诗的名字。那首诗写做于杜审言任职江阴期间,此时,他已经为官十数年,可还在当着小仕宦。

晋陵,古地名,唐时常州治于此地。那位姓陆的友人就在那里当一个佐贰官。杜审言有诗名为《重九日宴江阴》,应该是在江阴任过官。唐时江阴是常州部属的一个县,位置即今之江阴。

让我们看一下地图。截图自百度地图。

留意一下常州和江阴的相对位置。从地图上看,常州到江阴的间隔大要30多公里,其实不算远,两地又有从属关系,交换应该是很频繁的。就是在如许的情况下,杜审言和陆丞了解订交,互相唱和。

再认真看一下江阴的位置,江之南岸,极为靠近长江,江阴恰是山北水南为阴之意。想来休沐之期,杜审言也会驾车凭江,驰骋襟怀吧;而常日里文案劳形,官衙内,不知天候变更。

突然有那么一天,杜审言接到友人的新诗:初春游望。本来已是初春,友人出游踏青,眺望春天的河山了。心中一动,杜审言或许也出游走到大江边,写出了那么一句诗:梅柳渡江春。那一句为千古佳句,恰是在江边远眺之实景,不是枯坐书斋搜肠刮肚而来的。

杜审言站在大江之南,眺望大江之北;春风东南而来,西北而去,恰是把江南的春天带到江北,把中华大地染绿。在诗人心中,春天跟着东风,从南而来,渡江而北。

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又想到本身宦游十余年而仍是职低位卑,仕途不达,常日里又公事繁冗,不得闲暇。突然见到如许的春天,端的是: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细想想,惊的岂行是物候之新,也是又一载韶华之流逝啊。

江阴,古有“江尾海头”之称,在春秋时代是临海的,有“暨阳盐署”,暨阳即江阴古称。跟着泥沙淤积,江阴失去了出海口的地位,下流又多了个上海。杜审言或许晓得江阴曾经临海的,而唐时,想来江阴离海口也不算远,他也应该是看过海上日出的。面临沉沉大海,太阳垂垂移了出来,初生的日光映托着海尽头的云霞,粉红淡黄,幻化无定。如斯方是“云霞出海曙”。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唯有在江尾海头的江阴,唯有在杜审言的笔下,才气有如许美好的诗句呈现。

此句应当断为: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是指天刚亮,云霞为晚霞。海曙还可成词,断为 云霞|出|海曙,似也可解;然而下句若为 梅柳|渡|江春,则江春欠好解,长江的春天?仍是理解为 梅柳|渡江|春,梅花柳树都恰似渡过了大江向北方去了,使大地一片春色。如许更顺当一些。响应的,上句理解为太阳出来了,染红了云霞,六合亮堂。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淑气,指暖和之气。 晋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绿蘋是指水中蕨类动物,恰好是江景。

一诗解析写到那里,太长,读者估量已经从诗歌的情境中走了出来。而现实上,一首五律不外短短40个字,从第二联到第四联,间隔也不远。当我们看到“梅柳渡江春”时,几乎很快就能读到最初一联: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想想自南而北的春光,又想想在北方的家乡,归思之来也就毫不奇异了。此处古调,有版本做苦调,或许就是商贩叫卖时的吆喝声吧。

0
回帖 返回旅游出行

《和晋陵陆丞初春游望》中「梅柳渡江春」一句应该怎么理解?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