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知友
@北条春希 邀请。考证方舆,应当溯引原始文献,刚好手中有古本《梧州府志》和《苍梧县志》影印本,连系通行的《读史方舆纪要》,根本能够确定古之“广信城”即在现在的梧州市万秀区内。
本文证明途径:
古广信城在明清苍梧县城附近---明清苍梧县城在现今梧州市万秀区---“广信封开说”不敷为信---古广信城在现在的梧州市万秀区内。
1.苍梧县城与古广信城选址道光年间《苍梧县志》:城,古广信土城也,昔苍梧赵光始居此土。其后,汉置郡县交趾刺史因之。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
《苍梧县志》另载苍梧县城天文位置:西有浔江亦曰大江,北有桂江亦曰府江,总汇于城之西南。
古之桂水就是后来的桂江,大江绕其前则申明广信土城南面即为江水,而苍梧县城西面和南面都是江水,那就申明清代的苍梧县城与古广信城相去不远。我们讲究清代的苍梧县城,根本沿袭自宋明的城市规划,而宋明的城市规划还能够远溯到汉代(《苍梧县志》载:宋加筑),也就是清代的苍梧县城与古广信城选址应当相去不远。
图出自:《苍梧县志·城图跋》
2.清代苍梧县城与现今梧州市万秀区清代的苍梧县城在现今梧州市万秀区内,我们能够简单比对一下古今的地图,以确定详细位置:
清代苍梧县城:
图出《梧州府志·苍梧县图》
现代梧州市地图:
为便利起见,我们拔取《苍梧县志》中的一个名胜奇迹来做定位,即选择“龙母庙”。
比照上下两图,我们能够看到“龙母庙”在清代苍梧县城西北,在当今梧州市人民病院之北,如下图:
因而清代的苍梧县城应当在当今梧州市万秀区,其城东到现今石鼓新城小区附近,城北到现今梧州市第八中学附近,城西靠近桂江,城南抵现今的西江二路附近。
3.广信封开说其实不准确《岭南文史》1996年第4期,司徒尚纪认为: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梧州府广信城条说,“在府治东,汉置,自三国以来皆因而不改”。
然而据此就断定广信城在现在封开县无疑是错误的。
证明如下:
《读史方舆纪要》原文:
广信城在今府治东。汉置。自三国吴以来,皆因而不改。《城邑考》:府旧城,在大云山麓,东北跨山,西南两面皆临江。宋开宝六年,砖筑。皇四年,寇毁。至和二年,重筑。明洪武二十二年,因原址增拓,三面环濠,北因山险。正统十年毁,十一年重修。天顺八年及成化三年,皆缮治。四年,复增筑瓮城门楼,称为雄壮。正德初及万历五年以后,修葺纷歧。有门五,城周四里有奇。
那里的府治指的是府衙或者所在地,所谓广信城在今府治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广信城在府衙/府衙所在地的东边”,然而那里仍然有歧义。但从后续的“府旧城,在大云山麓,东北跨山,西南两面皆临江”,那里申明旧城就在清代的苍梧县城。
我们进一步去找官方修订的《梧州府志》,看看有什么发现,按照《梧州府志·苍梧县表》能够看到:
从汉代到明清,广信城即为苍梧县城,那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别的引证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此中会有如许一句话:猛陵县在广信之西南。
而其下有《水经注疏》做者杨守敬的笺注:《汉志》文。汉置县,为苍梧郡治,后汉、吴、晋、宋、齐、梁因,即今苍梧郡治。
我们侧面先看看猛陵县的天文位置,猛陵县,县治猛陵(今广西苍梧县人和镇孟陵村)。
照旧需要回溯地图,能够明显看到人和镇在万秀区的西南标的目的:
而比照封开县,则人和镇在其西北标的目的:
那进一步佐证了广信城在万秀区而非封开县。
综上所述,广信城应当在今梧州市万秀区。
参考文献:
1.《梧州府志》,吴九龄修,1873成文社影印版;
2.《苍梧县志》,王棟纂 ; 王鈵紳修,凤凰书院版,1874影印版;
3.《水经注疏》, 郦道元著, 杨守敬疏, 江苏古籍出书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