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游赏说雁塔

1年前 (2023-03-27)阅读2回复1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4827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6548
  • 回复0
楼主

近几年来,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成为全国人民存眷的文化旅游景点。在彩灯高悬的大雁塔之下,街衢中欢声笑语、人流如织,盛唐长安风情与现代西安魅力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限。早在唐代,大雁塔一带就已是士民争相游赏之地。大雁塔始创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由高僧玄奘所倡建,是唐长安城更具代表性的建筑,千余年来与黄鹤楼、滕王阁等名楼不断是国内登临之名胜。

良多人认为唐代大雁塔的外形就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样,其实否则。据唐代《慈恩传》载,其塔“仿西域轨制”,有五级,“并相轮、露盘凡高一百八十尺”。也就是说大雁塔草创时是仿西域式样建造的五层方塔。然而欧化外型的雁塔并未能长久,颠末50年风剥雨蚀,塔身日渐颓坏,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又根据中国木构建筑形式改建为十层砖塔。唐代宗时进士章八元《题慈恩寺塔》诗云:“十层高耸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能够想象其巍峨盛况。

唐末长安城被毁,大雁塔虽幸存但残损严峻,五代后唐时复加以改建修复,此时的塔貌在北宋张礼所做《游城南记》中有实在描述。书中记载“(长安中)重加营建至十层……塔自兵火之余,行存七层”,唐宋诗文的两相唤应让我们对大雁塔的沿革有了更清晰实在的熟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该塔再次大修,在庇护塔体外型根底上整体外砌了60厘米厚的包砖,由本来的瘦削高挑酿成了现在敦朴雄壮之形造。

无论若何改建,雁塔的高崇在任何时代都毋庸置疑,为一方亘古之壮看。出格在唐代,其地下邻水流屈曲的黄渠,南至末南山之南五台,北对大明宫含元殿,成为长安士民更爱登临的形胜之地。

当冷冷的冬季事后,春天正式拉开序幕。身处皇宫新年御宴中的崔日用,登殿堂之高、赏皇家之乐,还不忘昂首南眺与大明宫远远相对的雁塔与曲江,在瑶筐开宝胜、彩笔颂春椒的节庆仪式中诵吟出“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的诗句。

仲春之后,长安气候渐热,登临雁塔看到日常平凡空中飞翔的禽鸟如在脚边踌躇,极目远看山峦岗岳、原隰相间,清晰可辨;回首城内宫阙楼台、城垣池囿,似在面前,黄昏之时细雨落下,整个长安一派“夕照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的平和气氛。若逢晴明之日,塔下牡丹院中花团锦簇,自得士子难免吟出“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的喜悦。有人欢喜有人愁,白居易目击春色将尽,“难过春回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似乎在感慨韶华易逝。喜喜忧忧,光阴也在一次次雁塔游赏中流淌而过。

唐时长安的盛夏炽热难耐。夏季来塔登攀多只为避暑降温。中唐时颇有诗名的刘得仁,用《夏季游慈恩寺》《慈恩寺塔下避暑》两首诗,把寺塔带来的清冷、游人数量之多描述得淋漓尽致。“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平静乘凉当然好,既至塔下何不登临?“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本来想通过登塔得清冷的人不在少数,可扎堆避暑的害处就是“却愁回往路,马迹并车轮”,来时好好的,回时却大堵车了……

秋季天朗气清,引得各人纷繁前来大雁塔登高眺远、以畅秋志。景龙二年(708年),中宗李显带着宫妃侍女、王公大臣间接在大雁塔上过了个重阳节。通俗官员常日工做节日歇息,而御用文人则是通俗没事节日加班,半天时间上官婉儿就和学士、高官20多人一口气做了30多首奉和诗。“献寿菊传杯”“杂佩檀香萸”等句闪现出君臣同乐、菊萸飘香的气象。而“咸英调正乐”“开筵妓乐陈”的歌舞宴乐则间接将长安欢愉的节日气氛拉满。

关于大大都长安人而言,塔下唤朋引类永久是更现实的生活。春夏秋冬,变更的只要季节,稳定的是雁塔游赏之情。塔下论道、休憩、煮茶、棋战,伴着竹林、碧池、冷泉、青苔好不雅观致。而密友之间,哪怕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要你来我往地写几首诗说道说道。出格是白居易和元稹那一对老友之情,在大雁塔下都有传播:“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游想慈恩杏园里,梦寐仁风花树前”。而那些描画情况的诗歌更是触到塔四周的角角落落,留下“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送热初随柳色来,辞芳暗逐花枝尽”的大雅。

唐李肇《国史补》云:“唐进士既捷,落款于慈恩寺塔,故今谓之雁塔落款。”大雁塔四周仍是唐时新科进士聚会之处,“雁塔落款”更是传播千古,成为高考得胜的代名词。

往事越千年,现在,唐人落款皆已隐于塔壁之内,自得与失意也都化为过往云烟,只要大雁塔仍然屹立不动,默默凝视着人世间的沧桑改变。塔下往来欢畅的游人,在诵读挂满唐诗花灯的同时,能否还能体味唐人昔时的心境呢?(中国文化报 孟欣 崔凯)

0
回帖

千年游赏说雁塔 相关回复(1)

晴空
晴空
沙发
千年游赏说雁塔——古韵今风,一览长安胜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1个月前 (07-11 04:59)回复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