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管理类联考制度实施的第一年,是中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自主招生考试,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五所高校联合进行。管理类联考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教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旨在选拔综合素质优秀、对国家和社会有较高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级管理人才。
2013年的管理类联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联考笔试,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管理、经济、法律五门科目,考试时间为一天。第二阶段为各高校的复试,包括面试和综合素质测评,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管理类联考的招生计划主要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两个层次,其中全日制研究生计划包括公费和自费两部分,而在职研究生计划只招收自费学生。
2013年管理类联考的报名时间为4月,笔试时间为6月,复试时间为7月至9月。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1万名考生获得了管理类联考的入选资格。
管理类联考的意义
管理类联考的实施,主要解决了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通过联考制度,实现了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人才选拔质量和效益。其次,管理类联考的建立,有助于促进高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最后,管理类联考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管理类联考的特点
1.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除了考察考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2.管理类联考的笔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管理、经济、法律五门科目,这些科目内容十分基础和广泛,需要考生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管理类联考不仅需要考生在笔试环节表现出色,还需要在复试环节通过面试和综合素质测评,综合考察考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
4.管理类联考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两个层次,面向的是不同阶段、不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
2013管理类联考的经验与启示
2013年的管理类联考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吸取的经验和启示,比如,对于考生来说,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提高自身素质和应试能力;对于高校来说,需要针对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和完善办学方向和招生计划;对于社会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与其他行业、企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
2013管理类联考、考试制度、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综合素质、笔试、复试、综合素质测评、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高级管理人才、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