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1周前 (09-07 10:41)阅读1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155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100
  • 回复0
楼主

  所有知识点都源于书本,书本是考试的基本,所以当参考题目有争议时就以课本为准。

频率理论:罗·费尔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难以解释人耳对频率的分析。

共喊理论:赫尔姆霍茨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喊。

  频高短喊,频低长喊。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就位置理论。解释低于500Hz。

行波理论:冯·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频低蜗顶,频搞蜗底(镫骨),难以解释500Hz以下。

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Hz,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和声音频率相对应的。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听觉的这些理论,很多是重复的。

  只是对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来说,只提频率说和位置说两种学说。互补已经足够了。

神经齐射是频率说的发展,而行波理论是是共喊论的发展。

频率说本来解释到1000赫兹就不行了,现在发现了神经可以齐射,所以频率说的范围提到了5000赫兹,高于5000赫兹的话,即使神经能够齐射也不能震动那么快。

而位置说的话低于1000赫兹就说不通了,因为此时整个基底膜是一起震动的。

所以加以比较之后。

1000赫兹以下:频率说解释

1000到5000赫兹:两种理论都可以

5000赫兹以上:位置论解释 。

0
回帖

什么是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