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能耐的冒充有能耐,次货冒充好货, 出 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3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11听之;处士逃,”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滥竽充数古文和白话文?
原文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3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11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1定要3百人1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兴奋。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1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1个1个独奏,南郭处士就只有灰溜溜地逃走了。
寓言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特别喜 滥竽充数
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展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喊这300个人在1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往,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激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抖动 ,我愿把我的特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兴奋,不加观察,很直爽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1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1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自得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摆身体他也摇摆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1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往和别人1样吹奏得挺投进,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1天又1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1样,认为300人1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远。于是齐湣王发布了1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预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1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1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往,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往了,只有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食的人,骗得了1时,骗不了1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露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1的方法 就是勤劳学习,只有练就1身过硬的真能耐,才能经受得住1切考验。
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古代齐国有1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
比喻没有能耐的人冒充有能耐,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滥竽充数的意思和寓意?
寓意:不学无术,只靠哄骗来生存的人,只是得了1时的便宜,却不能混1辈子。人想要成功,最好的方法 就是勤劳学习,有真才实学,才能经受得住1切考验。
成语:滥竽充数
读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意思:比喻没有能耐的人冒充有能耐,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
近义词:浑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也说混水摸鱼。比喻乘着紊乱 捞取利益。出自老舍《4世同堂·惶惑·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立刻往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齐宣王喜欢音乐,特别喜欢百人以上1块吹着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这件事情,假装自己有才华,毛遂自荐的参与到了队伍之中,拿着高薪不干活,只是做做样子。
没有多久,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即位,和他爹有1样的爱好,但是不同的是,他喜欢听个人的演奏。南郭先生用之前的方法已经不能再混下往了,只得自己舍弃,偷偷的溜走了。
滥竽充数的意思和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
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能耐的冒充有能耐,次货冒充好货。
出 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3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11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滥竽充数”是1个成语,意思是表演音乐或说话等方面的水平很低,但仍然牵强参与,让人感到不舒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宴会上邀请的音乐家可能未必都能演奏得好,有些人只是国丧等重大场合中征集的群众演员,他们为了混个人气、凑个热闹,就胡乱演奏或者说话,扰乱了整个场面。
后来,人们用“滥竽充数”来比喻那些凑热闹、没水平却硬要参与其中的人,使整个团体显得缺少质量和价值。
滥竽充数是指在某种场合或活动中,有些人因为不具有真正的能力或水平,而被迫或自愿加进其中,以达到数量的要求或者展示自己有所作为的虚假行为。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乐器竽被用作官方音乐演奏的1种,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演奏这种乐器的能力,因此有些人可能被安顿或自愿加进演奏队伍,以称心演奏乐曲时的人数要求,但实际上他们的演奏并不能真正有奉献。现在,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指代那些为了在某种场合出现而虚假行事,并且没有真正的价值和奉献的人。
“滥竽充数”是1个成语,意思是指在某种场合或团体中,人为地增加不真正有用的人或物,以表现出数量的多少或者增加声势。通俗点说,就是为了凑数而凑数,没有实际价值。
“滥竽充数”源自古代楚国,有1个故事与其相关。据传楚国有1支乐队,其中有1位竽手非常拿手,其他成员都没他演奏得好。1次朝廷的演出,乐队人数需要达到18人,可是这支乐队除了这位竽手,只有17个成员,朝廷规定必须凑齐18人才能上台演出。于是,乐队负责人就随便找了1位蹩脚竽手加进其中,这就是“滥竽充数”的来由。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表达 为了表面上凑足数量或者增加声势而不顾实际情状的行为。
现在,“滥竽充数”广泛用来形容某些组织、团队和活动中出现的“人满为患”、“场面浮夸”、“面子工程”等不实际、不求实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