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辅助大臣?
十、两朝首辅杨廷和
杨廷和(1459-1529)。相比之下,杨廷和的名气并不如其他名臣,但作为两朝首辅的他,为官清正,虽“位及人臣,而居处同于冷素”;他关怀民间疾苦,为家乡“通水利”,“修县城”,“置义田”,很受时人称道。他1生博学鸿毅,光明正大,积极倡导励行“新政”,对明朝之中衰起到1定振治作用。
9、2十载首辅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杨士奇在内阁为辅臣4十余年,首辅2十1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3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3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1生见证了明朝的盛转衰,后因子致仕,不久忧愁不起。正统9年,杨士奇往世。赠太师,谥文贞。
8、大明第1清官海瑞
海瑞(1514-1587)。海瑞1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4朝。海瑞被称为大明第1清官,他为官清廉的故事以戏剧、影视作品等形式广为流传。他为官期间,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1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7、卧薪尝胆徐阶
徐阶(1503-1583)。徐阶卧薪尝胆,徐阶用了2十年时间的隐忍才扳倒了严嵩,这几乎占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大半,当上了首辅之后,他励精图治,整治边情民政,给过往受冤枉的大臣平反,抗击蒙古并且取得胜利,把很多地方蕃王的土地退还给百姓,被世人称为“名相”,同时还要还是小心翼翼的侍候那位明朝历史上第2难侍候的嘉靖皇帝,虽然徐阶晚年不保,万亩良田被抄家郁郁而终,但不可否认,他对于明朝,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重大奉献的。
6、7下西洋郑和
郑和(1371-1433)。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1,郑和的才能在他1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著的聪明与才识。郑和接受永乐皇帝的指派,先后带领大明的“无敌舰队”7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亚洲非洲等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7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周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展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足够 证实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5 、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 1588)。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护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同时,戚继光又是1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发明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4、神机妙算刘伯温
刘伯温(1311-1375)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亡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扬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浩大的奉献。刘伯温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量保持国家的稳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3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3分天下诸葛亮,1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3、大明第1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1525- 1582)。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1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1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4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摘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千古之下,能与之匹敌者几人?管夷吾,公孙鞅,王景略,王安石,仅此而已!
2、力挽狂澜于谦
于谦(1398-145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高风亮节千古流传,而他更是力挽狂澜,力排众议保护京城,使大明帝国1百多年的生命得以延续,他不畏权贵、造福百姓,拥得民心。他是明帝国的救世主,也是闻名的民族英雄。《明史》1书也详尽地记载了明朝廷是如何评判明朝大臣于谦的。《明史》曾颂扬于谦说:“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1、知行合1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古人以“立功、立德、立言”作为评判1个人的准则,而大明王朝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之人,仅王阳明1个!王阳明堪称为明朝第1人。王阳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言最好的实施者!“仁”是他人生中最大的特征,为了百姓宁可舍弃自己名扬天下的机会,为了百姓宁可违犯君王之命!王阳明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1体”,就是要发明人与自然的协调 ;他提出“知行合1”,就是要发明人与社会的协调 ;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发明人与自身的协调 。近5 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