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与措施?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观念。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 值班教师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一评三考”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积极实施有效教学。
1、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全面掌握教学情况。学校每学期对教师教学检查指导不少于2次。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时,应涉及所有年级和作业种类,检查要有记载(写清时间、地点、人员等)、有分析、有小结,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意见。
3、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落实班子分年级包抓制度,要全面深入教学第一线,做到“三坚持、三深入”:坚持兼课,坚持参加教研组活动,坚持参加教学质量分析会;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有兼课任务的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不兼课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40节。
三、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要立足岗位练兵,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可以是教育教学理念、课题研究交流、基本功培训等,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每位教师每学期须听课20节以上。
(2)、建立健全教师的外出学习制度。教师外出学习,要保证人员、时间、资金的到位;外出学习的老师,要以汇报课或主题讲座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讨论,提高和推广学习效果。
(3)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教师每人都必须订阅一份有关的教育教学报纸、杂志,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摘录,以便于在集中学习中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并进行反思讨论,50周岁以下的老师每学年须摘录完一本读书学习笔记。
(4)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志,作为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加大奖励力度,提高教师抓质量的积极性
2、拜师学艺,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1)、教龄未满五年的新教师,必须与本校的骨干教师结成师徒,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2)、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中,让骨干教师有更好的学习、提升的机会。
四、依托校本教研,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学习新理念。
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等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群策群力,学校在后勤保障反面全力倾向于提高质量的需求。
六、 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