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的婚俗都有那些?

11分钟前阅读2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3913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78268
  • 回复0
楼主

河南禹州的婚俗都有那些?

1、婚前送好。

河南禹州的婚俗都有那些?

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并正式确定恋爱关系,接下来双方家长便顺理成章地商量着要把儿女的婚事早些给办了。通过媒人传过几次口信,确定一个大概月份,再由男方请人根据双方属相和生辰八字“择好儿”,然后由男方近门长辈到女方家里“送好儿”。

送好儿时除了带上足够数量的床单、被面、布料以及现金等,用红纸写的“好儿贴”更是必不可少。

“好儿贴”多由在当地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人负责,帖子上写有婚期、男女双方所忌属相、上下轿(车)的面向等等,以便在婚前筹备嫁妆、婚礼当天请人帮忙时参考。

2、婚床要自己做。

在过去禹州的婚俗中,婚床都是自家请人做的,婚床的木料多以椿木为主,且要寻找树上能结籽的那种,说是新人睡在这样的床上才能多生孩子。

为此家里有男孩子的,长辈们早早地就四处转悠着打探,一旦遇到这样的树木,即便多掏些钱也要赶紧买下来准备着。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风俗已不多见了,但做为传统风俗也存在了很长时间。

3、男女双方各自请人“套被子”。

婚前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男女双方各自请人“套被子”,为图吉利,套被子的日期尽可能要选择农历的上半月、双日子,请来帮忙的巧手妇女除了属相不得与男女双方相克,还要确保夫妻健康、儿女双全。

4、迎亲路上“道道儿”多。

①由于男女双方婚前来往次数少,迎亲的人也对女方居住具体位置不熟悉。结婚当天,女方就会提前派人从村口开始,按照“进背(北)门,出难(南)门”的说辞设计好路线,顺着路边的墙壁、树干往自家方向刷浆糊、贴红纸条,一来以红驱邪,二来给迎亲队伍指路。

②男方迎亲队伍中须得有一个身体强壮、懂得礼数的人“披红单”,即把一块新买的红布叠成两折搭在肩上,像“开路先锋”一样走在最前面。

③迎亲的车里还须得有个属相好的小男孩“压轿”,暗喻“去时轿不空,回来成双对,早些得小子”。

④新媳妇梳洗完毕,坐上车,便有“打发客”的女傧或娘家嫂子、小姑子等把她脚上穿的鞋子脱下,换上迎亲的带来的绿面鞋子才让给车放行,说是姑娘出嫁不带娘家一点儿土。

⑤返程中披红单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着岔路口、桥梁、机井或是沟渠河流等,须把肩上的红布拿下来搭在胳膊上,朝着这些障碍物遮挡一下避避邪气,同时旁人点燃鞭炮,让车过后再立马跑到前头。

新娘还会应声从车里扔出个包着硬币的红纸包作为“买路钱”。

5、新媳妇进门规矩多。

①新媳妇娶到家门口,有人从煤火上拿来烧得通红的犁铧儿,用铁丝拴着,迅速在水里蘸一下,趁着犁铧儿“滋滋”作响的当儿,顺着新娘乘坐的车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这才打开车门。

②婆婆一手递给新媳妇红包,一手接过新媳妇手里的花束;公公又端出一个插着木秤的方斗,秤杆上系着红布条,让新媳妇摸一摸,同样需要递上一个大红包。此所谓“媳妇送花,一准发家;媳妇摸斗,越过越有”。

③还有小姑子或侄女儿拿出一双新鞋过来,把新媳妇脚上穿的鞋抢在手里,将来自己穿着也有福气。

④新媳妇被属相利好的女傧搀下车,坐在铺有红垫子的罗圈椅上,由人抬着跨过两只木桶支着的“笙子”(老式织布机上用来卷缠经纬线的器具,两边带翅),此时马上有人点燃大门口捆有鞭炮的秆草把儿,新媳妇在熊熊燃烧的秆草火和啪啪作响的鞭炮声里走进院子。

⑤经过这番折腾,新媳妇身上所带一切邪祟晦气就全被挡避在外面了。此时新郎还躲在新房里,故意把门闩着,等有人在外面“拍着门框晃三晃,屋里请出好儿郎”时,这才出来和新娘一起“拜天地”。

6、闹洞房的说辞真不少。

①新媳妇进屋坐在床边儿上,马上又有两名女傧过来,一人端着盛有镜子、胭脂的“条盘”,一人拿把木梳来给新媳妇“上头”,一边比划一边念叨:“喜头一木梳,孩子成嘟噜,床上睡不下,底下打地铺”;“梳梳双鬓尖儿,仨秀才俩官儿……”

②接着小姑子过来脱下新媳妇的棉袄在门上挂一下:“小红袄挂门鼻儿,不到一年得个侄儿!”然后婆婆端来用红枣、花生熬的“子孙汤”,小姑子拿根葱头在碗里搅和着,旁边有人叫着:“子孙汤,搅三搅,一对闺女一对小儿!”新媳妇象征性地喝一口,嫂子们又在一边“生不生?”新媳妇腼腆的答一声:“生!”惹得众人大笑。

③接下来该着翻床。床上放着一领红色高粱秆皮编的凉席,反面朝上,用石头压着,旁边放把豆秆。新媳妇须得把石头从床上搬到地下,有时为了刁难新媳妇,故意弄块百八十斤重的石头放上面,新媳妇实在搬不动了才让新郎帮忙去抬。

新媳妇把豆秆铺在床上,然后把凉席反反复复翻三次,盖在豆秆上,这里面也有说辞:“新床铺豆秆,来年生状元;床上席翻三翻,小子闺女一齐添。”

④到了当天晚上,男女老少挤满屋子,热热闹闹“闹洞房”。公婆早准备好七八样凉菜和白酒摆在桌子上,莲藕、黄心菜、豆芽、剌菜、菠菜等必不可少,更有人故意把两双筷子在火上烤了,捏得七弯八扭。然后旁边有人教着,新郎和新媳妇需一唱一和跟着学:

“孩他娘别嫌丑,尝尝俺家窟窿儿藕!”

“剌菜青剌菜剌,伸手递给孩儿他大!”

“黄心菜黄又黄,孩子他娘你尝尝!”

“绿菠菜菠又菠,来年给你生一窝!”

“绿豆芽两头掐,明年一准当上妈!”

新郎和新媳妇嘴里说道着,还得分别用筷子夹着面前的菜往对方嘴里送,往往没到嘴边就掉到地上。于是便有人大声起哄,惩罚两人相互搂抱、“亲嘴”什么的,直到对方把菜吃到嘴里为止。

还有人的用红线绳拴着个苹果,在新郎新娘中间提溜着,让他俩一起去咬,眼看嘴巴凑上去了,那人把拴苹果的绳子猛地往上一提,结果新郎新娘脸对脸、嘴对嘴碰在一起,一不小心用力过猛的,撞得两人眼冒金星。

那些年农村生产条件落后,文化生活匮乏,因而这些纷杂繁琐的婚姻习俗多与人们的吃穿住用、生儿育女有关,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向往。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青年男女结婚流行新事新办,陈年陋习中具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逐渐被祛除,一些健康文明的习俗则得以传承创新并赋予新的意涵,一切都与时俱进起来了。

0
回帖

河南禹州的婚俗都有那些?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