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书院是什么意思呢?

1小时前 (02:02:35)阅读2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316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6324
  • 回复0
楼主

  鳌山书院,位于湖南武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同知蒙大赉改城内鳌山祠为文昌宫,“萃门生之秀者为文会此中”。四十三年同知昌应时始拓建为书院。中建堂礼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墨熹、张栻“五先贤”,后为瞻云楼,摆布号舍30楹。崇祯末毁。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州童广式重建于旧州学地,有大门、二门、讲堂、正谊堂、惜阴堂,及进德、日新、求学、时习4斋,集诸生肄业此中,“文风一变”。

  又“裁夺条规教十则,并取先贤学规备载于编”,成《鳌山书院志》,“俾后之学者宗认为法”。二十六年州学复归原址,知州席芬迁书院于岷藩府故址。嘉庆二年(1797)、十年、同治九年(1870)均有修葺。历任山长有新化欧阳瑞、邓瑔,罗廷滟、武冈夏陈常等。

  光绪二十四年(1898)受时务私塾影响,士绅陆孝达、王佐龙等将其与不雅澜、峡江等书院一律改课实学,拟分经义、史事、时务、舆地、兵书、算学、方言、格致8门课程,因师资及经费关系,实开前5门课士。位于湖南蓝山。原名宗濂书院。明万历元年(1573)知县郑之韶建于先农坛侧,为“萃群才人”、“考德问业之地”。

  以蓝山“密迩濂溪周夫子之乡,流风余韵,足以使人鼓起,私淑而渐染之”,故名。四年教谕张朝臣做记,戒诸生“借书院为名利之阶”。后废。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李荣裕重建于东门外鳌山,改名“三蓝”。二十九年知县续相文改建。然“从未聘一山长,听邑人士假馆授徙,离合无常”。

  五十六年知县史克信重建,有坊、门、讲堂、听事厅、过亭、燕室、培元阁、主敬、存诚二斋,计35间。请县学教官熊堂、汤礼秩“主其教,间尝临门而不雅”。五十八年改名“鳌山”。嘉庆初始专聘名宿主讲。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式南任主讲,一改“课八比试帖”之例,“日以子臣弟友诸大端”等“来源根基之学”教士。

  咸丰间增置田亩,并于十一年(1861)修《书院膏火志》。同治间仍以教谕、训导轮掌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知县王兆涵始购藏书。二十八年改为小私塾。1927年原建筑拆毁。原址今为县人武部家属宿舍。

0
回帖

鳌山书院是什么意思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