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有哪些寺庙?
县内佛教兴于梁代、唐代、宋尤盛。东晋义熙元年(405),游僧昙猷渡海东来,在水车港创建白水庵(后改名寿宁寺)。南北朝时期,县内建妙相、崇教、大智、吉祥、法海、永乐等6座寺庙,其中妙相寺规模宏大,僧徒众多,是县之首。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县治从海游今地,该寺遂为全县佛教中心。从唐到宋,建寺之风颇盛。有文字考生,建于唐代11所(净土、崇福、瑞祥、慈胜、明恩、圆通、演法、广秀、法昌、保宁、慈云),宋代17所(延寿、普福、兴梵、福兴、福胜、福安、大觉、广福、永福、澄深、宝岩、普照、清居、清溪、法安、灵泉、登台)。由于地近天台山,隋唐天台宗兴盛以来,宁海佛教以天台宗为主,历史足早。寺庙文化今天应该提到。
顾名思义,寺院文化是指存在于寺院空间的文化。寺庙庭院或主体建筑,以及其外部附属的其他宗教建筑、宗教设置、山林、耕地和空地,都属于寺庙的空间范围。寺庙建筑和花园,寺庙范围内崇拜对象的偶像和其他象征系统,珍藏的经典、法器、圣物和其他宗教艺术品,祭坛、装饰品和宗教教职人员的服装,都是可见和触摸的。宗教信仰体现在这些具体形象中,许多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此,寺庙文化很容易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信徒的精神需求,也可以让不相信宗教的人获得艺术享受。所以寺庙是一般景点不可或缺的。最近东走西游,去了普陀、天台高明寺、济公院、奉化雪窦寺、岳林寺、余姚西隐寺等地。(图为证)回头看宁海。除了广德寺、慈云佛学院,还有大型文化的建筑和园林。 ,甚至把老本乱七八糟,有人拿出一点钱,让它乱涂乱改,犯罪!有些寺庙没有区别,据说寺庙可以开放,老板变成秘书,是公务员。啊,无量寿佛,善哉善哉,宁海之水,寺庙如此,怎么能谈旅游文化呢?
位于宁海县东五公里港头村的晋代古刹寿宁寺,是天台山佛教开基的第一刹,也是我省中日文化旅游线之一。
晋义熙元年( 405 )天竺(古印度)僧侣昙猷乘枫茶(枫筏)从海上东渡,进入三门湾白桥港登陆。上岸后,枫茶飘到另一边,至今被称为枫茶山(港头寺对面)。当时昙猷觉得口干,周围没有谈水,昙猷用禅杖戳地,白泉涌出,于是建了白水庵。昙猷石和白泉井二古迹在寺前依然存在。白泉井比地面高1.5米左右,但一年四季都不干,村民们也用这井做食用井。白泉井又称洗肠井,据说昙猷之母怀胎,时经葱园,污臭犯胎气,饮用白泉井水,可去除污浊气体。这也是佛门不吃葱蒜等五辛戒律典故的原因。
此后,昙猷沿宁海白溪进入天台山腹地,先后创建了永福、柯山、石梁、真诚、万年、多宝、广润、清居等佛寺。建寺比天台国庆寺早100多年(天台国庆寺建于公元598年)。
唐代鉴真第四次东渡留在这里。日语翻译成白泉寺。983-988年,该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口岸后,淳化元年(990)请更名为寿宁寺,至道元年(995)宋太宗将内侍斐愈送给寿宁寺御书30轴。
在宋代的《赤诚记》中,寿宁寺是列宁海寺的第二名(仅慈云寺供认遵式弘法道场嵩教寺,其他44所称寺)。
从那以后,它被浪费了好几次。1958年被烧毁后,近年来,台州佛教协会会长、高明寺方丈觉慧大师重建,1993年8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除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外,寺庙还建有东渡纪念馆,保存了东渡的释迦牟尼佛像。
1999年6月9日,参加中日国际佛教旅游线研讨会的代表来到这里,一致确认寿宁寺是佛教传入世界、中日友谊的重要纪念地。在浙江省旅游局局长何思源等省、市、县人民的陪同下,日本友人村上博先生为“日本法济大师垂下登陆处”石碑揭幕。让日中友好港重放光彩。
最近,三圣殿、放生池、露天大佛等都建在寺庙的东首,寺庙塔也将建在寺庙的西首。一座全新的晋古寺将吸引你。
前金皇封庙——古庙在象山港海涂边。据说庙神曹斌是赵匡胤平江南的主将,被命名为济阳王。因为南宋赵构逃到这里,显灵救了他一命,封建了寺庙。寺庙里有18根石柱,其中4根雕刻着云龙。当地太平洋学生吴韶出资建于道光五年(1825年)
广德寺——宁海北乡名寺,建于清初,1997年由名僧有圆法师主持复兴,如今殿宇宏伟,如装饰庄严,巍峨的宝刹,焕然一新。
塘下镇东庙-庙一般供奉名士社神,社是中国最古老的村落聚集,有人居就有社神。元代(1302)塘下村胡氏从大蔡村迁入后,村后有一个池塘。故名塘下,村东建庙,供境主菩萨和财神土地神。庙里的戏台建在清朝,一个罕见的五井,五个大小的同心圆穹顶悬挂在空中,没有钉子,都依靠精致的斗拱相互支撑,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仍然安全牢固,是中国斗拱榫榫技能,这个舞台是宁海文物部门最近的新发现。
阆风桥——阆风,昆仑山的名字,古人称之为仙居。南北东西有山围,中心一水东流。唐大中13年(859),舒师锡居此。南宋著名学者刘伟、舒岳祥称刘舒二阆风,舒岳祥后裔居岭口建桥称“阆风桥”,舒和鄞县王应林、袁觉,奉化戴表元为浙东宋元三文杰。桥梁重建于光绪12年(1884年)。
甲子桥、郭子仪38代后裔——因洪水季节这里的水汇成洋,故称长洋,去年一场洪水冲垮了甲子年(1864)修建的甲子桥。清末(1911)西店著名民族孙乃泰的妹妹是奉化学校老师王慕兰的弟子。她嫁到了长洋。不料,她的丈夫去世了,留下了三岁的儿子。这个家庭强迫孙交出房产,但他别无选择,只能投水。老学校老师写道:“十年恨无穷的时候,试试甲子桥下水”,今桥又重建了。郭子仪曾是唐玄宗及以下三位皇帝宰相,平乱安国,七子八女,寿八十五,富贵无比。在《打金枝》中,郭嗝是皇帝的附马,郭子仪七子迁到金华。后裔又搬到了长洋。长洋郭祠戏台建于同治八年(1689),近年来重建,戏台顶双藻井同心圆,八角藻井。
梁坑洞桥舞台——梁坑不姓梁,姓潘,130户近500人,原姓梁。唐末,河南荣阳潘迁至宁海,宋后迁至各地,包括潘天寿和梁坑潘。祠堂前有银杏,村口有乱石拱洞桥。祠堂在村口高坡独立,咸丰11年(1861年)重建。舞台和钩廊各有藻井。
夏樟古村落、孙氏家庙-西店孙氏后裔在元代(1300)夏季6月初三插樟成林,居住在这里700多年。村里有160户570人,村里有100多名老人。村里有600多年的山谷和巨樟,被三个人包围着。住宅建在山上,山溪穿过村庄。原来有10座桥。
大蔡胡氏祠堂古舞台——原住蔡姓,村名大蔡,地名原住。南宋绍熙(1205),原籍徽州、吴兴胡直夫,从奉化牌溪迁入长洋金氏,至今已有24代600多年。嘉庆八年(1803年)建祠堂,至今已有200多年。祠堂未经油漆饰演,保持古色古香,原汁原味,雕刻精美,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