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回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竞争的压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各项改革的深进发展,竞争在人才培植和就业制度上的引进等,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如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1分配转向人才市场双向抉择,这种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转变,会使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加之我国许多机构单位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社会的下岗失业人数逐年增多,以及社会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原有的优越感、美好的理想在为我的利益法则面前遭到拒绝,自负和浮躁受到竞争法则的轻视,这种失落感极易致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2)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 大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时期,正处于全球 看、人生看、价值看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方面信息纷繁复杂,良莠共存,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短缺 体会,智力支持不足,致使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不强,使理论与现实产生猛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阻碍或问题。
2.学校环境因素 (1)生活环境的压力。 生活环境的转变是促使整个人心理发生转变的基础。从中学到大学,令人感慨最深的莫过于换了1个环境,开始过独立的但又是集体式的生活。它要求大学生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献精神。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往往会因第1次离开父母、家庭而短缺 生活自理能力和过不惯集体生活、孤独寂寞而感到压抑和焦虑。 (2)学习环境的压力。 许多同学考进大学后,会突然失往自信,感到自己1无是处。这种心理失落首先是因为竞争对手变了,在“高手如林”的大学里,多数过往的“尖子”不再拔尖。此外,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果 ,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能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情状下,大学生们很轻易产生浩大的心理落差,而对自己进行整体否定。其次,表现为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中学时,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详尽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能力较差,依靠性强。而在大学,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手段,除了听课,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外,自学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它需要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自主性和自制能力,而且还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加之大学的考试方法比较灵巧等,这些转变往往使那些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短缺 灵巧运用知识能力的大学生碰到较多的挫折而感到自卑。 (3)个人情感的压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对性的问题比较敏锐。他们期看与异性交朋友,期看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其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往往致使需要爱与理解爱之间的偏差。1方面,大学生生理成熟使人萌发性意识,产生需要爱情的欲看,但道德、纪律和法律又限制着这种欲看,于是在需求与称心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失往心理平衡。另1方面,由于大学生的全球 看、人生看相对不稳,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看,因而出现了诸如3角恋、单相思、失恋、胁迫恋爱以及性心理反常等现象,这些来自情感的压力,1旦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会致使精神类疾病。 (4)人际关系压力 大学校园属人群密集型场所,因此,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1个大学里的同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看念不尽相同,其个性、习惯的差异更显突出,学生轻易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摩擦与冲突,并无力自行妥善解决,致使交往受阻。也有1些大学生因短缺 交往技能和能力,为找不到真正知己而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3.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期看值的压力。 当今社会,家长的看子成龙心态普及 存在。为了子女的升学,诸如考大学、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许多家长都是煞费苦心,不惜1切代价。这样1种来自父母的强烈期看,1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劳学习的动力,但另1方面也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大学生难以承担的心理负担。 (2)经济困难的压力。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城乡区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进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就高校的贫困生而言,尽管谁也不愿插上“贫困生”的标签,但他们无法躲避的现实却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从食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还得承担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保护学习和生活,因此,他们所承担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致使心理上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