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的前世今生

1天前 (10-05 19:59)阅读1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338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6762
  • 回复0
楼主

  螺蛳粉的前世今生

  ---黄卫恒----

  “不食螺蛳粉,枉为柳州人”。 螺蛳粉的发源地是柳州,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在柳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美味小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过渡之交,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柳州人民努力奋斗,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餐饮夜市从无到有,走向繁荣和发达。80年代初期,新生事物“螺蛳粉”开始流行后,不少业者涉足这一领域,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创新起步阶段,各家制作方法暂时都没有一个行业认同的统一标准,尤其反映在螺蛳粉的精华重头部分——用汤部分。煮螺,骨头汤加酸笋、红辣椒等佐料煨制的螺蛳,由于其迎合了柳州人偏重酸辣的口味,并且结合其主体米粉和螺蛳两者的固有特点,业者的探索方向主要分为两个:

  1、部分业者在探索完善螺蛳粉的做工,特别是制作其用汤过程中在始终坚持走注重酸辣口味线路的基础上,还在“汤鲜味甜”四字上做足了文章。从而逐渐获得了本地食客的大力认同。

  2、另一部分业者则拘泥于螺蛳粉的螺蛳二字,认为螺蛳粉必定应是螺蛳为绝对主角,孰不知光有螺蛳煮汤,难以达到“酸、辣、鲜、爽、烫”的效果。

  3、一部分受欢迎,另一部分不受欢迎,虽说美食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属于机密、但当时意识还不是很强,偷师学艺或者是彼此的交流传授使得螺蛳粉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定位,到了80年代中期逐渐有了一个较大广度和深度的归一。由此,经过市场和食客的检验和相关业者的不断努力,螺蛳粉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定位有了第一次的定型。螺蛳粉的前景呈现大好之势。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可以说是螺蛳粉的第一次繁荣期,凭借其首次归一后所体现出的“酸、辣、鲜、爽、烫”的特点,赢得了柳州本地广大食客的心,发展势如破竹。如日中天的10年,奠定和确立了螺蛳粉做为柳州第一原创小吃的显赫地位。在外漂泊多年的柳州游子,回到家乡后通常会以吃上一碗味道正宗的螺蛳粉来告慰其多年的乡思。

  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不少螺蛳粉的第一代经营者赚够钱,功成名就后,选择激流勇退地退出了市场。因而不少受到认同的做螺蛳粉的秘方,配方随之大部分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在柳州卖米粉,只要米粉做得好吃,吃米粉的柳州人基数很大,肯定是有赚无亏,前景看好,但同时卖米粉需要起早贪黑,钱虽好赚,但却甚为辛苦,觉得自己赚够了不求过多的人多数会选择退出。*箭盘山夜市的一位做螺蛳粉味道正宗而很受欢迎的业者,做了10来年赚够了,觉得需要休息而退隐江湖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同时在柳州,从90年代开始,柳州地区的城乡交流日渐活跃,进城打工成为广大青年农民的选择,不少农民朋友也在柳州市区开始做些小生意。这类人士中也有不少在餐饮店特别是米粉店面摊点打工或者干脆自己筹资开起了米粉店子售卖米粉的。90年代中期开始,不少螺蛳粉的第一代经营者激流勇退后,留下大片市场的空缺,一些原来在螺蛳粉的第一代经营者所开店铺打工的农民工朋友,在打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老板退出了,他们也想着自己较长时间在这些比较受欢迎的螺蛳粉店铺做过,自己何不筹集一些资金自己开家店铺做自己的老板,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虽做了较长时间打工者,耳濡目染应该也可能学会了制作螺蛳粉或者偷师到一些制作的方法配方,可是经过商业化洗礼的或者出于其他目的掌握着所谓受欢迎螺蛳粉配方手艺的但已激流勇退的第一代经营者们未必会传授其核心内容给之。只掌握皮毛或者说功力不够未掌握到制作精髓的这部分打工者自立门户,反而有可能降低螺蛳粉的品质。 另外那些一开始就自己做老板的农民朋友们可能更是因为“无师自通”,只掌皮毛,就加入了售卖螺蛳粉这一行业,其品质可能也是不敢恭维的。

  到1997年年末,亚洲金融危机横扫亚洲。正是这一年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国资委成立,柳州成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自1998年开始,柳州这个老工业基地,步入国企改革三年攻坚的大流,随之而来的是前后下岗工人10万余众,市区将近40万常住人口受到牵连的巨大痛苦,龙城各方面的发展瞬间仿佛陷入了停顿。餐饮业更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沉重打击,米粉业也深受其害,创新发展犹如止步不前,同时数量巨大的下岗工人们,在再就业的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人选择加入螺蛳粉售卖行业借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同样的结果可能是,这些螺蛳粉的售卖新手,大部分也未得先前之制作精髓而成为造成制作螺蛳粉的整体水平在这一时期大幅下降,间接或直接的重要原因之一。

  恰恰在这一时期里,柳州的某家方便食品企业制造出方便式的螺蛳粉,其酱料包也开发得颇具新意,虽仍然显不出了原产的味道,差了很大一截,但其实为创新之举。受其启发和影响,本已暗流涌动的偷工减料之潮,仿佛一夜之内,在螺蛳粉的精华所在,粉汤之制作可否做成配料汤包取代之,从而恶意降低制作成本的问题上寻访到了明确的答案,。暗流渐变为洪水,被一些投机取巧的螺蛳粉售卖者列为其最佳选择。粉汤不再需要精工细做,而是可以投机取巧,弄巧成拙的背后潜藏着对螺蛳粉的致命打击。 除粉汤水平大为下降之外,所用重头配菜酸笋,腐竹的品质下降也让人甚为汗颜。为降低成本,配菜花样翻新,却又五花八门。萝卜干被酸菜、头菜、榨菜所取代,似有不伦不类之嫌。

  原料环节偷工减料,典型地表现在:螺蛳用料不考究不注重卫生或者干脆连一点螺蛳都不放而熬汤,粉汤里应有的螺蛳味消失殆尽。辣椒油的选用也杂七杂八起来,部分辣椒更是只见红彤彤的卖象,而不见实际的辣味。传统螺蛳粉所用应为干切粉,煮前应用清水将其泡软,这样弄出来的米粉爽滑而有弹性。一段时期的一定范围内,为节约时间和成本,不少业者把干切粉取代为普通榨粉(即圆形米粉)。同时问题干切粉也不断在市场涌现。极大地破坏了螺蛳粉所用米粉应有的口感。

  (2001年——至今)步入21世纪、国企改革攻坚期基本结束,伤痛慢慢得以抚慰。柳州正在恢复之前的活力。餐饮业的利好显现,螺蛳粉经过多年低迷之后,开始复苏,此时原本较受欢迎的桂林米粉早已大举跨越早餐市场,进军中晚餐甚至是夜市,市场分额不断扩大。外地特色美食和小吃不断涌入,特别是外地其他类别的特色米粉也大举进攻柳州市场。生性爱吃,乐意猎奇尝鲜的柳州食客们、粉友们(嗜吃米粉的人)不断变换着曾经难得激情变换的口味,人们的口味和选择面不断扩大,螺蛳粉不再是人们享受宵夜时的唯一最爱选项。

  2003年,“三品王”米粉连锁店抢滩柳州米粉市场。本地不少一直抱持着“小本经营、小富即安甚至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的米粉从业者,开始不屑一顾,但到后来看到人家生意越做越大后,开始有了危机感。2004年,政府部门大规模开展“三项整治”(指的是整治脏乱差现象)。之前的桂林米粉,特色米粉大举扩张和进驻;之后的连锁化理念强势入侵,使柳州米粉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速升级,传统柳州米粉和螺蛳粉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之大有目共睹。 “鲶鱼效应”越加明显,本地有了危机感和想法的米粉老板们,开始思考起怎样搞连锁?怎样在米粉行业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怎样保持自己米粉的特色和美味?怎样提升自己店面的档次?成为这些老板们思考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2004—2005年)在不断的思考和实际的行动中,柳州市区不少米粉店的形象大为改观。螺蛳粉低迷期显现的不规范现象,在市场机制的冲击和食客的优胜劣汰下,得以较大程度改观和恢复。

  螺蛳粉业者自身意识也不断提高,改良创新,连锁经营,方兴未艾!螺蛳粉的味道和做法回归传统的同时改良创新也在延续进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客的要求(有人认为同样的价格,其他米粉可以吃到肉而螺蛳粉却不行很不划算),市场和食客的要求使得出现了传统螺蛳粉和改良螺蛳粉[如三鲜螺蛳粉(有肉型)]分类之趋势。

  不管是恪守传统还是改良创新,螺蛳粉复苏之势正在延续中。螺蛳粉作为柳州第一原创小吃的地位也从未严重动摇过。螺蛳粉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最早的螺蛳粉应该来源于个体户,所以“出身不良”。小吃类的东西发源基本如此,连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也不例外。那时的个体户很纯朴,一碗螺蛳粉的香味基本上是源自螺蛳和骨头熬制的汤。还没在粉摊前面的长木凳坐定,那股螺蛳的浓香早已把嘴里的口水搅出来,翻江倒海。煮粉的阿姨那柄长勺舀下去,“哗啦”一声,你能听得到锅底那层厚厚的螺蛳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决不似现在的螺蛳粉,满锅的汤水全是由“螺蛳香精、味精、鸡精”等添加剂混合出来,全无一粒螺蛳,徒有虚名。 但也是社会的发展,“快餐的文化”产生的必然结果。

  柳州的螺蛳粉店也遍布大街小巷。不仅如此,柳州螺蛳粉也早已走出柳州,在广西其它地区也颇有盛名。2008年,广西将柳州螺蛳粉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挖掘、抢救和保护这一传统风味民俗。柳州市委、市政府并不仅局限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谋求如何让其发扬光大,承载新的历史使命作出决策,以“柳州螺蛳粉”进军北京为契机,让柳州餐饮品牌迈开大步走出去,成为扩大柳州知名度、宣传柳州的新载体。 在柳州市商务委员会推动下,柳州螺蛳粉走出柳州在外发展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这段时间报纸,网络关于螺蛳粉的话题似乎比较多,但是关于螺蛳粉的正宗是不可能有定论的,像十几年前的螺蛳粉口味,你是想,我弱弱的问一句:“你现在吃的猪肉还有十几年前的那个味道吗?”想回到从前的浓香爽口螺蛳粉,只能是一种奢侈的回忆罢了。都说现在的螺蛳粉用骨头汤调螺丝精调香料是忽悠大众,其实是外行人发发牢骚而已,真要他们转行做,也一样免不了现实的残酷。说到正宗小吃,人们大多喜爱追本溯源及想了解传统的做法和美味,美食者,一般都以传统为正宗,但传统的东西效益、人工、工序等太麻烦在市场上慢慢的就没了竞争力,基本都会消失进入历史的,经过改版的美食或许要比传统的好吃,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古往今来有多少传统美食消失遗尽?又有多少人能记得她的芳香、唯美?不要讲什么弘扬本土小吃文化的高帽子,讲养家糊口,赚钱发展才是硬正道!别为了节省成本,去用那些地沟油,化学香精就是了。如果你自己也天天吃,就算害人也安心了,呵呵~

  柳州人的饮食口味偏重酸辣,螺蛳粉结合其自身固有的实际,从起步之初一直沿寻着这一口味线路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做到迎合本地人的口味,这也是螺蛳粉为何在经历不过30年,这一不长的时间内飙升为柳州招牌小吃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再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有奇特鲜美,使人吃一想二。

  大部分消费者倾向于螺蛳粉的口感和便捷,,吸引消费人们还有其价格也比较令人们满意,因此螺蛳粉商家应该在这两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并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价格。螺蛳粉卖家想要经营得更好,还是得优先考虑“价格”这个重要因素。消费者对螺蛳粉的价格变化比较敏感,根据需求弹性理论分析,螺蛳粉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在物价普遍上涨的现阶段,商家对螺蛳粉的提价要慎重点,控制好涨价幅度,控制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虽然螺蛳粉是最受消费者认可的,但是桂林米粉和南宁老友粉这两个老牌的竞争对手实力也是比较强大的,且应后两者与螺蛳粉的认可度相差不很大,因此螺蛳粉商家因该有危机意识,认识柳州螺蛳粉自身的不足,努力改进。就目前各地的柳州螺蛳粉店而言,味道参差不齐,技术各有千秋,店面普遍偏小,店内装修和环境无法跟上档次,加上半数店主并不是柳州人,因此很难宣传柳州,随着螺蛳粉项目的推进,将改变这一现状。能够以顾客为上帝,根据消费者们的呼吁和真诚的建议,积极地采纳建议和采取措施,改善环境卫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螺蛳粉的质量,让人们能在舒适的环境里享受到更加美味地道的螺蛳粉。把螺蛳粉做得更强更好,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和喜爱!螺蛳粉的发展潜力是存在的,趋势也是不错的,所以商家们要好好改进,信任螺蛳粉事业会更上一层楼的。

0
回帖

螺蛳粉的前世今生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