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浙江非遗文化有哪些?

3天前 (01-22 13:42)阅读2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367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7351
  • 回复0
楼主

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

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磁性剪纸

剪纸·蔚县剪纸

河北省蔚县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以出产剪纸而闻名。蔚县剪纸又称“窗花”,是当地民间1种世代相传的装饰艺术,至今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初始图案多为花卉1类的吉祥纹样,后融进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尚。经刘老布等剪纸艺人共同研究,对创作工具进行改革,部分纹用刻刀由单幅剪转变为成批刻,使蔚县剪纸工艺有了新的提高。20世纪初,在王老赏、王守业、周永明等艺人的带动下,蔚县剪纸的风尚越来越突出,走出了民间剪纸的1般格局,具有了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

蔚县剪纸是民间社会的产物,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有戏曲人物、戏曲脸谱、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家禽家畜、吉禽瑞兽等多方面的内容。蔚县剪纸的刀工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尚。它色彩浓艳,对比强烈,装饰感强,民间味浓,富有韵味节律,显现出妩媚娇艳、淳朴华美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青睐。

在品类繁多的民间剪纸艺坛上,蔚县剪纸以构图充足 、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工艺奇异的艺术风尚独树1帜。它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复用多色点染彩绘,达到了工致传神、雅俗共赏的效果。

剪纸·丰宁满族剪纸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塞北,民间流传的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的新异风尚,它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美 。清末民初丰宁满族剪纸进进鼎盛时期,1949年后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了进1步的发展,更为贴近现实生产与生活。1960年以后,剪纸艺术创作堕进低谷。1982年,丰宁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其作品随着各种展览和出国表演在国内外造成广泛的影响。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丰宁满族剪纸从内容上可分为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景剪纸,人物、盆篮碟盘瓶、瓜果、动物、花字剪纸等类。由表现形式看,它包括单色剪纸(红、白、黑等)、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品种。依据具体用途,又可分为窗花、祭神祖吊签(挂签)、阴天扫天婆、节令剪纸、礼花(结婚的喜庆剪纸、葬丧的素色剪纸等)、日常室内装饰用顶棚花、风斗花、炕围剪纸等。在我国众多民间剪纸之中,丰宁满族剪纸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占有1席之地。

目前丰宁满族剪纸的世代相传技能大多留存在70岁以上的老人手中,面临失传的危急,亟待夺救、保护。

剪纸·中阳剪纸

山西省中阳县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这1带民俗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中阳剪纸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

中阳剪纸主要分布于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纸风尚细腻、古朴典雅,在中阳剪纸中占据主流地位。刘家坪的剪纸风尚纯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风尚粗犷、浑厚,与南川河流域剪纸的主流风尚相依相存,丰盛着中阳剪纸的特色。

中阳剪纸与当地世代相传民俗文化血肉相连,它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既有以鱼、蛙、蛇、兔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有配合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作品。中阳剪纸多以红纸剪成,体现着喜庆、热烈的民俗氛围 ,有时也依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纸剪制造品。中阳剪纸的主要作者是中阳农村中的劳动妇女,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中1项重要的内容,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中阳剪纸富有浓郁的山野泥土气息和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感,生动形象地笔录了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能的传承关系1般是自发的,亦有以家族方式传承的。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计汝、高宝香、刘玉莲、王中文、马翠莲等十几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这些老人1旦离往,中阳剪纸势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最终走向消亡。所以应尽早摘取措施,对之进行夺救。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辽宁省锦州市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往往要制造图腾形象,或用树皮、兽皮剪刻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这种仪式造像活动历年相沿成习,最后发展成为1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特殊的艺术形式和丰盛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合成的重要史料。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不但内容丰盛,且造型简洁,纹样古朴。它不用繁琐、细密的剪法,不求精致、正确的造型,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气度和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

数百年来,这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北宁市、凌海市、阜新市、义县等地流传,世代相承。在许多城乡地区,众多妇女参与剪纸活动,产生出许多技能精湛、成果丰盛的艺人,形成祖辈相传的传承谱系。目前,尚有侯桂芝、马凤云、黄连玉、汪秀霞等十余家谱系仍在传承相续。随着老1代艺人逐渐逝往,将后继乏人,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随时都可能走向衰亡。因此有必要制定方案,对这1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实施保护。

剪纸·扬州剪纸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是中国剪纸时髦 最早的地区之1,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看以为乐。另外还剪制纸钱、纸马等,专门用于祭奠。至清代,扬州商业兴盛,剪纸艺人亦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闻名剪纸有艺人包钧等,技能超群,有“神剪”之誉。扬州的剪纸艺人还依据需要创作绣品底样,大至门帘帐沿、被服枕套,小至镜服香囊、绢帕笔袋,有绣花必有纸样,扬州人称剪纸样的艺人为“剪花样的”。

扬州剪纸线条秀丽 顺畅,构图精致雅致,形象夸饰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1。其用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厚薄适中,无色染,质地平整。

现代扬州剪纸的主要传承人为张金盛(艺名“老张3麻子”)和张永寿(艺名“小张3麻子”)父子俩。张永寿从艺7十多年,其剪纸已从实用性的花样转进富有装饰性的主题性创作,作品显现出写实、转变、概括、夸饰的风尚特征,总结有“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等剪纸要诀,为后辈剪纸艺人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张永寿1生创作了数千件作品,其中的《百花齐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等艺术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为“剪纸艺术中的看止之作”。1989年,张永寿先生逝世,其第3代传承人虽也取得了1定的艺术成就,但功力和灵气都无法超越前代。到目前为止,扬州剪纸技能后继无人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这1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扶持。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

浙江省乐清市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1项绝艺,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

乐清剪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7百多年的历史。据《乐清县志》记载,元代大德年间,“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这里的“剪彩”就是剪纸。每年正月十5 ,乐清乡间各地都有龙船灯巡游。龙船纸扎和细纹刻纸是龙船灯的基本工艺和装饰手段,早期龙船灯上的细纹刻纸是单纯的几何图案,后发展出花卉、鸟兽、山水、戏曲人物、神话故事等内容,代表作有《9狮图》、《8角双鱼》等。乐清细纹刻纸的现代传承人有林邦栋、林顺奎、陈余华、郑元逊、卢发良等。

乐清细纹刻纸刀法精妙进微,笔挺 有力,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盛。它最突出的1个特征是细,在早期“龙船花”的刻纸中,最细的能在1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1幅碗口大的细纹刻纸要十多天才能刻成,十分费工。细纹刻纸的工艺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都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盛的表现,这使乐清细纹刻纸获得了“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之称。

细纹刻纸技能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把握,1般要有数十年的雕刻功夫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近2十几年来,随着温州轻工业的蓬勃兴起,乐清市剪纸工艺品的生产受到冲击,出现了衰微的状况,许多人弃艺从商,老艺人年老力衰,后继乏人。

剪纸·广东剪纸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

广东剪纸主要由流传于佛山地区的佛山剪纸、时髦 于潮汕地区的潮阳剪纸和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州剪纸构成。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3角洲腹地。佛山剪纸是由当地民俗活动发展而来的1种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及南海区的部分乡镇。

佛山剪纸据说源自中原,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及手工业、商业而发展起来,至清代已逐步成行成市,并出现了行会组织。20世纪初,与佛山剪纸有关的门钱、童话、符疏衣纸、溪纸、金花、磨花纸、蘸料纸、打铜、铜箔、朱砂年红染纸、花红染纸、染色纸等12行都蓬勃发展,店号数百家,工人近3千人,他们所生产的蘸料纸、各色染纸都是佛山剪纸的素材来源。

佛山剪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4大类,依据用料不同,又可分纯色料、纸衬料、铜衬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铜写料、银写料、纸写料、铜凿料等9种。剪纸手法分为剪和刻两大类。剪,多为随意剪制,每次两3张,如礼品花、灯花、乞巧节的烛台花、香案花、饼花等即以此法制成;刻,每次可刻20至30张,粗犷的图案可刻50至100张不等,便于大量复制。佛山剪纸所用刻刀大小不1,1般系随意磨制而成,宽度从3毫米至1毫米不等,1套十余把。操刀时以握毛笔法持之,垂直切割,线条连接而不断,成型如网状。世代相传佛山剪纸以社情民意决定其内容和形式,喜庆吉祥、驱邪纳福、多子长寿等是永恒的主题,在民间极受欢迎,长期时髦 不衰。与此主题相应,佛山剪纸中以铜箔金碧辉煌的特征配合鲜明的色纸,形成独有的地方风尚,也形成铜凿剪纸等特殊的表现形式。现在佛山剪纸技能的主要传承人为林载华等。

佛山剪纸具有产业化的世代相传,加强对其挖掘和保护将有助于研究珠江3角洲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形态,同时还可以繁华民间文化市场,增强地域文化特色。但目前佛山剪纸专业人员队伍青黄不接,最具特色的铜凿剪纸由于工具散失、作为主要素材的铜箔不再生产而无法制造,加上老艺人退休或病故,许多世代相传技能面临失传的危急,亟待挽救。

潮阳剪纸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潮汕地区,以潮阳区铜孟、西胪、和平、贵屿等镇为代表。潮阳剪纸的兴起与迁居此地的中原人有关。这1剪纸样式多表现吉祥喜庆、福禄寿诞、5 福呈祥、子嗣绵延、5 谷丰登、6畜兴盛等祥瑞题材,1般在游神赛会、元宵关灯、中秋拜月、婚俗喜庆、祭祖拜神等活动中用作装饰以渲染喜庆氛围 ,另外也表现1些日常生活内容,如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市井百姓等。除上述品种以外,潮阳剪纸也有1些装饰性的小花样,如供品花与礼品花等。潮阳剪纸造型灵巧,构图以对称为主,结构严谨,充足 而不杂乱,特别以“花中套花”的布局最具特征,疏密有致,剔透玲珑。剪纸刀法精致细腻,以阳剪为主,配合使用阴剪。阳剪的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的线条粗壮有力,再加上“花中套花”的手法,表现力十分丰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阳区政府组织力量对潮阳民间剪纸进行了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1989年,整理出181件(套)近5 百个花样,出版了《潮阳民间剪纸》1书。2003年,有5 十多件潮阳剪纸作品进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中国民间吉祥艺术博览》和《潮汕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等书。1997年,潮阳区被广东省政府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现在潮阳民间剪纸的主要传承人有张佩龙、蔡名英、李婵仙等。但健在的老艺人平均年龄已在75岁以上,急迫需要年轻人加进其中进行继承。

潮州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州剪纸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时髦 于明代,繁华于清代,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现存的1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蝠》(潮州市司马浦镇)系以棕色丝线剪成,技能十分精致,阐明 潮州剪纸早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清代中期,潮州修祠建庙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剪纸就当作了祭奠、节庆、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的1种饰物,寺庙中的僧尼也剪纸花馈赠善男信女,潮州剪纸因之而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展。至20世纪初,还有江根和、李木林、杨学友、罗瑞瑜、辜秋泉、谢楚周等尼姑带出的潮州剪纸艺人在当地剪纸创作中发扬作用。1962年后,因寺院僧尼无后,出家者少,潮州剪纸渐失传人。

潮州剪纸题材涉及花果、走兽、人物、风景和文字图案等,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同剪纸艺人往往有细致、豪放、秀逸等不同风尚表现。以形式区分,潮州剪纸有纯色、多色、阳刻、阴刻等类型。潮州民间剪纸艺人善于将35 张色纸叠在1起,灵巧地运使剪刀,以娴熟的技能剪出各种花纹图案。如纯色剪纸足够 发扬“剪”的特征,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饰、变形手法发明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剪刀味十分浓郁,富有装饰性。纯色剪纸有1个特征,就是不画稿,艺人们仅凭记忆和想象,1手拿纸,1手运剪,直接将花样剪出。这种匠心独运的剪法极富发明性,造型活泼而富于转变,很少有重复的作品。多色剪纸则用多种色纸各剪出物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合并为1件完全的剪纸作品,生动细致,别有特色。

潮州剪纸有1个品种称为“錾纸”,是将图案放在色纸或金箔上,用刻刀錾刻而成。“錾纸”又分衬色剪纸和写料剪纸。衬色剪纸先用金箔或黑纸刻出轮廓线,再用彩纸衬底;写料剪纸则用纯色纸或金箔刻画出形象的线条骨架,再用颜色彩绘衬底。錾纸工艺以饶平县镂金村的色錾纸最为闻名,色錾纸俗称“大钱”,用于祭神祭祖或游神活动,内容以戏曲人物、鸟兽虫鱼、花卉博古、诗词书法等为主。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潮州剪纸已逐渐失往以往的生存环境,现存知名的剪纸艺人不足十人,且年事渐高,世代相传的潮州剪纸后继无人,亟待夺救、保护。

剪纸·傣族剪纸

云南省潞西市

傣族剪纸主要时髦 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其最早形式源于傣族祭奠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美的剪纸并被广泛使用于祭奠、赕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在潞西,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村民都能剪纸。

潞西傣族剪纸以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为工具,其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特征,1般可剪8层纸;凿子和锤子有稳、钻、灵、活的特征,1次可凿5 十余层纸。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按样制造。傣族剪纸的主要制品为扎、董、佛幡、挂灯、吊幢、板等,多用以装饰佛殿的门窗、佛伞、佛幡及演出道具、节日彩棚、泼水龙亭等。傣族剪纸内容多与傣族所信仰的南部上座部佛教有关,涉及佛经故事、民间传说和边疆风物特产等,带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常见图形既有龙凤、孔雀、大象、狮子、麒麟、马鹿、骏马、游鱼及各种奇兽异鸟,也有糯粘花、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杜鹃等花木,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等建筑,形象生动,图案整洁,匀称美看,风尚粗犷有力,纯朴无华。傣族剪纸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从剪纸内涵到外在表现形式诸方面均折射出傣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审美追求和特殊的民族精神。

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傣族剪纸面临困境。因为剪纸艺人收进低微,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这1行业。现在傣族剪纸的传承人寥寥无几,且年事已高,这1特色民族艺术急需夺救和保护。

剪纸·安塞剪纸

陕西省安塞县

安塞剪纸是时髦 于陕西省安塞县的1种民间艺术。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妇女们围在1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雪白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这样,1个村子就是1个剪纸艺术展览会。

有专家评论说,陕西剪纸在陕北,陕北剪纸在安塞。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看,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安塞剪纸形式多样,风尚淳厚凝炼,线条粗犷明快,寓意单纯质朴,布满对平安吉祥的祈看之情


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浙江非遗文化有哪些?


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浙江非遗文化有哪些?


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浙江非遗文化有哪些?







1.瑞昌剪纸

瑞昌剪纸是1门古老的世代相传民间艺术,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影响了瑞昌剪纸的风尚。瑞昌剪纸既有南方的阴柔之丽,精致秀美,又具北方的阳刚之美,古朴豪放。

2.邳县剪纸

邳县剪纸是江苏省徐州地区时髦 的1种世代相传剪纸艺术,以邳县的最见特色。其种类有2,即刻纸和剪纸。邳县剪纸的主要用途包括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笺、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等。

3.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山东省高密市世代相传民间艺术3绝之1。其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它的流传同高密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亲昵的关系。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

4.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世代相传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尚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饰华贵 ,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能并用,素材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5.陇东剪纸

陇东剪纸,是甜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尚粗犷夸饰,是1门古老的世代相传民间艺术。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4季花卉等。

浙江非遗文化有哪些?

越剧

越剧——中国第2大剧种,有第2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看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5 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1。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华于全国,流传于全球 ,在发展中吸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火腿制造技能

火腿是腌制或熏制的动物的腿(如牛腿、羊腿、猪腿、鸡腿),是经过盐渍、烟熏、发酵和干燥处理的腌制动物后腿,又名“火肉”“兰熏”。中国世代相传特色美食。原产于浙江金华,现代以浙江金华和江苏如皋,江西安福与云南宣威出产的火腿最有名。2008年火腿制造技能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进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代相传桑蚕丝织技能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1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能,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1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能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能进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绍兴黄酒酿制技能

绍兴黄酒酿制技能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世代相传手工技能。绍兴酒是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特产。绍兴酿酒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产,其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关于它的起源,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到南北朝时,就颇负盛名,黄酒已被列为贡品,“吸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2006年05月20日,绍兴黄酒酿制技能经国务院批准列进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泉青瓷烧制技能

龙泉青瓷世代相传烧制技能是1种具有制造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世代相传手工艺,制造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龙泉青瓷烧制技能服务人类生活,其成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陈设瓷、装饰瓷、茶具、餐具等,是烧制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清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2009年9月,龙泉青瓷世代相传烧制技能被正式列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1进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瓯绣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世代相传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也是浙江“3雕1绣”特种工艺品之1,由中国世代相传刺绣发展而来。它与中国4大名绣(湘绣、苏绣、蜀绣、粤绣)齐名。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1,不仅被国家珍躲,还被作为国礼赠予,有“发绣外交”之说。2001年浙江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艺种之1。2006年进选第1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申报的瓯绣被经国务院批准列进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1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期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世代相传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盛的口头遗产之1。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5 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全的文本。

乐清细纹刻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1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盛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看念、实践体会、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进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宁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1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1边操纵影人,1边用当地时髦 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世代相传艺术,老北京人都喊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2011年,中国皮影戏进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永嘉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世代相传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1,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浩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蚕桑丝织技能、龙泉青瓷世代相传烧制技能、中国纂刻、中国剪纸。

另外,民间表演艺术类;民间造型艺术;民俗风情类。

还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世代相传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世代相传手工技能,世代相传医药,民俗。

这些都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0
回帖

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浙江非遗文化有哪些?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