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什么?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大约3.5万年前,古代的“河套人”在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被称为“河套人文化”。 萨拉乌苏河人类遗址由法国人桑志华于1922年的发现者命名,因汉译“OTDOS“误译为“河套”,因此“河套人”成为中国化石人家族的一员。事实上,位于内蒙古中部南麓黄河谷的河套平原与鄂尔多高原无关,“河套人”应正名为“鄂尔多斯人”。鄂尔多斯地区古往今来各民族交往复杂,你唱完我登台,汉唐有县,宋元直接统辖,西夏也曾是这片土地的王者。直到明清时期,这片土地大致成了现在的样子。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清朝将蒙古鄂尔多斯部落分为六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现伊金霍洛旗阿腾席热镇)、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现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现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现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现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杭旗)。之后增加了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现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 鄂尔多斯分为两层意思,鄂尔多是古代突如其来的语言,意思是汗水的殿宇和宫帐;斯是复数,意思是很多。 鄂尔多斯有两层含义。鄂尔多是一个古老的突如其来的语言,意思是出汗的宫殿和宫殿帐户;斯是复数,意思是很多。鄂尔多斯的确切含义是:“许多宫殿”。公元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汗陵墓的达尔胡特人改名为鄂尔多斯部。
鄂尔多斯在2000年之前默默无闻,后来名声大振。经济总量在自治区十几年来一直名列前茅,人均GDP一度接近香港。更重要的是,美国《时代周刊》称康巴什为“鬼城”,一夜之间名扬天下,褒贬不一。2010年以后,由于民间借贷危机,经济全面下滑,风景不景气。但鄂尔多斯实力雄厚,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目前已逐步走出低谷。2017年以来,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轨道,债务问题基本解决,经济实现质量增长。2018年底GDP3763.2亿元,同比增长5.0%;城市化率为74.49%,常住人口为207.8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5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区33%;原煤产量6.1亿吨,同比增长7.6%;发电量为10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全市机动车64.4万辆,同比增长6.9%,其中新注册5.3万辆;城镇每100辆汽车96.5辆,农村牧区54.6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设面积41.9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39.5平方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34元,7.5%同比增长7.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9元,同比增长9.3%;这些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表明,鄂尔多斯充满了后劲,未来是可以期待的。那么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主要靠什么呢?那么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主要靠什么呢?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工业。鄂尔多斯第二产业占三产52.8%,非常强劲。包括煤炭、化工、汽车制造、羊绒、硅铁、发电等。;煤炭储量1496亿吨,远景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储量的六分之一;原煤年产量6.1亿吨,占全国使用量35亿吨的17.4%。;天然气储量6000亿立方米,占全国三分之一,是中国真正的气都,产气量占全国20%;硅铁、甲醇、二甲醚、羊绒制品、天然碱等产量占全国的相当大比例;二是交通非常发达,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旅游、金融保险发展迅速;三是农牧业、商业、餐饮业发展稳定,城市建设氛围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相对丰富,人均收入达到全国第三,发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