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来了,80后的你们,如何分享一下高考期间的回忆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来了,80后的你们,如何分享一下高考期间的回忆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来了
对很多90后、80后甚至70后的人来说
无论距离高考过去多少年
当年的一幕幕
就像发生在昨天
但现实是
00后,也就是“千禧宝宝”们
已经站在了高考的战场上
而今年这个年份却又如此特殊
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
云南高考录取率从40年前的5%上涨至93%
40年来
从“统招”到“并轨扩招”
从免费上大学到收取学费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从就业包分配到自主就业
40年来
高考让全国1亿多人上了大学
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连日来我们面对面走访
40位不同年份的考生
听他们分享高考的记忆和故事
1977年恢复高考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录取率:据有关资料测算,1977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率不到5%。
招生制度:从恢复高考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沿袭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体制,即所谓“统招统分”的制度。
云南高校数量:数据显示,1950年湖北高校才从10所增至19所,这个数字保持了很长时间。
1977
官玲(监狱退休干警):当时我们是先填志愿,我的目标还很大,填的是复旦大学新闻系。
1978
朱德祥(财务会计):我们考试就是自己去。考试的时间是七月份,天气很热,汗水直流。
1979
欧阳明(大学教授):79级年龄开始收缩,最大不能够超过 28岁。有个从农村来的同学,已经结婚了。后来他老婆举报他超龄。举报以后,退学了。
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高考录取率开始从11.6%升至36%。
1980
欧阳申(主持人):当时16岁,很多事情都记得不是很清楚。当时考试没有任何资料,复习资料非常缺。但是后来还是走进了考场,最后也考取了。
1981
胡翔(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我老爸是个老工人,我们家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他很激动,一晚上辗转反侧没睡着。
1982
罗晓(小学校长):那年因为生病,我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破碎了我当女科学家的梦,但后来我当了老师,沿着当科学家的梦想继续奋斗。
1983年
1983年教育部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1983
王峰(医学院退休教师):卷子一打开,很多人都蒙了,而第一场考试我就觉得非常有信心,很镇定地抓紧时间做完了。
1984
刘国庆(投资公司副总裁):参加预考之后,和同学打球把眼眶打破了,还化脓了,每天在医院里换药。当年我是蒙了一只眼去考试的。
1985
袁森(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如不是高考,我现在还在农村。
1986
蔡志文(省直单位处长):离高考还有三天时,因为我们教室要作为考场,为了腾出教室就放了三天的假。当时这个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像已经考完试了一样,都彻底放松了。
1987
王贤江(就职于证券公司):当时语文考砸了。作文没构思好,还没有完全写完就匆匆收尾,交卷了。
1988
李路(中学办公室主任):我是1988年参加的高考,考点是武汉市第十九中学。特别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我就来到了这所学校工作,觉得这是一种深深的缘分。
1989
王飞(媒体人):那一年高考语文题目出得非常的难。很多考生都在六十分以下,语文能得到六七十分,那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1990
施爱华(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高考可能是改变我一生的命运吧,从农村走向了城市。
1991
徐亚书(服饰公司裁剪分厂班长):虽说当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高考在我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我也非常期待我的姑娘,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1992
百合(新媒体从业者):当年我的高考作文考了全地区的第一,我感到很意外。可能平常经常看一些书,也是语文科代表的原因,是个意外也是个惊喜。
1993
梁亚敏(供职于银行):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气比较热。当时教室里面好像也有电扇,但是感觉不到什么效果。
1994
孙培林(律师):考试前,我的脚因为破了点皮用冷水冲之后感染,肿得很厉害,对复习有点影响。当时,同学对我有很多帮助,到医院里去打针都有人搀扶,对我帮助很大。
1995
曾小琛(小学副校长):高考的那天天气特别的热,记得有家长朋友就把冰块送到我们的考场里边,瞬间就让我们考场里面凉快了很多。
1996年
1996年民办大学开始兴起,高校开始全面并轨,学费大量增加。学校也不再对学生就业进行包分配。
1996
范善菁(新媒体从业人员):作文写走题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心理素质还算好的,虽然第一天作文写走了题,但没有影响到后面两天的发挥,最后还是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1997
宋立文(大学院办主任):那个时候高考考军校相对比较热门,我印象中体检在石家庄铁路医院,从医院门口开始排队,估计队长有200多米。
1998
肖松(供职于金融系统):语文考试结束以后,把我们放在二中那个考场里面关了半个小时。当时天气很炎热,我记得很多家长就摇那个门,跟巡考保安起了不小的冲突。
1999年
1999年实行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同时考后填报志愿。
1999
屠晶靓(机关干部):那一年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扩招。记得老师鼓励我们说,虽然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从你们开始这个桥变得越来越宽。在老师善意谎言下,当年我们考分都还不错。我那一年比重点线高了60分。
2000年以后
录取率:2005-2016年的12年间,云南高考录取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6年高达93%。至此,云南高考录取率从最初的5%到现在的93%,上涨了约19倍。
招生制度:2001年,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被取消。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改革“统一考试,分省命题”。2017年,是浙江、上海颁布“新高考”改革试点后首次考试。
云南高校数量:据云南省教育厅统计数据,目前全省共129所高校,其中本科68所。相比最初的19所高校,云南高校增加了110所,这些高校大部分在昆明,成就昆明的“大学之城”美誉。
2000
唐杰(研究院工程师):查分的时候,打热线电话听着一个个的分数蹦出来,心里真的是非常紧张。我的语文是非常差的,150分满分的卷子,一般来说都是100分的水平,第一门报出来就是114分,心里非常高兴。
2001
高妞(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职员):那年天气很炎热,再加上心里紧张,不小心中暑了。这也直接导致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进入到梦想的学校。不过这没有什么,人生处处充满无限可能,只要你努力,一切还是能够达到你所想象的预期。
2002
曹延召(驻汉某部宣传干事):在我们那个三流高中里,考上本科的也是屈指可数,当年考上4个,我跟我同桌占了其中两个。
2003
刘群(艺术学校彩妆讲师):父母专门请假全程陪同我去高考,晚上非常激动,没有怎么睡好。
2004
吴娴(广播主持人):当年的考试不太记得了,但当时妈妈做的一碗童子鸡,还有爸爸驮我去考场的感觉,到现在还记在我脑海中。
2005
谭玉婷(高校辅导员):高考结束了以后,我和我的男朋友两个人一起纠结了很久,最后一起报了武汉的学校。他报了华中科技大学,我报了湖北大学,现在他已经是我的老公了。
2006
程彦磊(医生):考前两天头晕,感觉有点发热,去医院打了吊针,考试时还比较平静。
2007
胡良成(销售经理):为了不影响后面考试,我们要求考后禁止对答案。
2008
张琼丹(新媒体从业人员):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他可能比较紧张,在高考时忽然大声叫了起来。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个老师,她很温柔地把那个同学迅速安抚下来,一直和他说这只是一场考试而已,不需要把结果看得那么重。
2009
肖翩(在读研究生):高考之前,大家的压力其实都是很大。考试完了之后,就在每个同学家里面吃饭,这个事情好像维持了有将近两周左右。
2010
付珊珊(在读研究生):当年高考的时候,那天下着十分大的雨,出行非常不方便,学校为了让我们考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所以就从外面租了很多的旅行巴士。
2011
孟利华(工程师):考试的时候原来真的有警车开道的,我们就坐大巴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去考试,一路上真的是畅行无阻。现在想想那种感觉还是特别开心。
2012年
2012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扩招走向终点。
2012
亢重阳(在读研究生):6月8日的那天考完之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了操场,围成一个圈,然后一起唱歌,一起说了很多话。这是我们一种告别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2013
王怡(高校学生):高考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考后估分,自己的估分比较准,填报了提前批,然后也顺利地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2014
严钢(志愿者):最让我意外的是,我妈妈特地从外地赶回来,给我备考给我加油。这就是在高考那年,我印象最深的事情。
2015
余智洋(高校学生):考场特别闷热。我做题时,明显感觉到额头有汗珠冒下来,感觉汗珠滴下来就会淋湿试卷。
2016年
2016年全国26个省份不再自主命题,使用同一份试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