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2年前 (2022-09-09)阅读2回复3最佳爬楼位置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844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6893
  • 回复0
楼主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挑战,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其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为了改善和提高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排放”肯定会有所增加;最后,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

  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第四,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健康安居,是国家、民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对个人而言,这种理念应当成为每一个公民的积极态度和自觉行为,落实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具体行动之中;对组织而言,推崇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健康城市发展,应当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其成效是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直接考验。

  中央已经决定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可以说绘就了“绿色发展”的路线图,而这张路线图的核心就是低碳经济。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因此,政府不仅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推动者,也应是节能减排的主导者,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必须发挥好决策作用。低碳发展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就是理清低碳经济的本质和思路,对低碳发展作出清晰解释和明确规划。从理念上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紧迫性和方向性,将低碳经济由概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再由战略层面深入细化到技术层面,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改造进行深入对接,增强可操作性。

  唯有如此,才能让个人和组织由被动推行转变为主动靠拢,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真正迎来低碳时代,实现绿色发展。此外,在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创新决策思维,提高决策能力,切实避免重复建设、滞后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要将低碳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途径贯穿于“十二五”规划始终,突出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为适应以绿色经济为特征的全球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行为具有很强大的导向作用。在推崇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健康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这种导向作用更加直接和突出。首先,要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应遵循“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借鉴、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次,要完善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的法律法规,在规划、项目审批、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准则中加入气候影响的评估,逐步建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建筑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温度标准,健全主要耗能工业的节能设计规范和建筑节能标准,修订风机、水泵、变压器、电动机和其他主要工业耗能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照明电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的能源效率标准。

  再次,要强化法律法规与能效标准的执行。对于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应进行能源效率特别评估,确认全部达到强制性标准,否则一律不准审批、核准,争取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量。政府必须发挥好示范作用。在当前,我国政府不仅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更是一个强力领导型的管理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走向,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政府和官员必须充分展示良好的自身形象,在低碳生活方式的推行中以身作则,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比如,自奔驰、宝马进入2009~2010年政府公务车采购清单以来,公车市场一直饱受非议。2009年,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已经占了三分之一强,但在各地公车采购清单上,却难觅自主品牌的踪影。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汽车排量的要求也渐渐降低了标准,1。6L以下排量汽车的购置税减半政策,让小排量车迎来了家轿市场的春天,却难以打入崇尚大排量的公车市场。在国家倡导小排量及新能源汽车、整个社会崇尚低碳经济的今天,公务用车也应该与时俱进。

  政府部门要优先采购小排量汽车,拒绝使用高耗能的产品,在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净化社会风气,节省社会资源。政府必须发挥好宣传作用。推行低碳生活方式,首先要摒弃高耗能的“便利消费”嗜好,避免很多人在无意的消费中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

  其次要摒弃“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引导公众意识到改变“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习惯即为节能减排。再次,公民应使用小排量汽车、小型汽车,控制私家车无节制的使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程度。凡此种种,都需要政府发挥好宣传作用。

  要积极响应最近国家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倡运用社区和企业宣传、学校教育的手段,同时也鼓励家庭教育的方式,提高绿色消费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知识,介绍节能减排科研最新成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在节能减排科技宣传和普及方面的作用,让节能减排融入政府的执政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道路,融入群众的具体行动。

  要实施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让企业能自觉遵照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大力进行法制宣传和公益广告,提高企业、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在每个行业中树立一家或少数几家节能减排的典范,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政府必须发挥好保障作用。推崇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健康城市发展,不仅要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更要以方便群众生活、推动城市发展为前提,否则就难以持久。

  首先要改变能源结构。不断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大大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改变过去单一的碳基能源结构,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缓温室效应。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文化产业等。

  再次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政府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为城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营造良好氛围。最后要提升城市功能。发展节能建筑,完善节能建筑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力推广节能建材和设计,减少建筑物建造、装修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推行绿色交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相应的国际支持和援助。倡导低碳化生活,通过宣传教育和经济激励,引导低碳消费行为,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习惯。低碳经济,只要上下一致,大家动手,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够做到。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

  2007年,觉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

  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答案:“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

  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1.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

  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支撑。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当中受到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两年后的今天,全国仅有华北电力大学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另外,传统的创新成果评价认证体系,存在对某些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无法认定的尴尬现实。

  未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可能来自自学成才的科学工作者,面对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应当采取“非共识性原则”结合实证的方法加以认定。5.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了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6.从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问题。我国的县级城市基本没有雨污分流的设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设施虽然投资量很大,实施却不够彻底,造成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劳动成果被不能彻底实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决”。

  7.从我国能源结构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节能潜力总计为1。

  2亿千瓦,占中国电能的20%。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8.低碳经济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0
回帖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相关回复(3)

暮霭
暮霭
沙发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
2个月前 (06-11 03:31)回复00
暗夜幽灵
暗夜幽灵
2楼
中国推进低碳经济的关键在制度革新和产业调整,领头坚定跨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1个月前 (07-14 12:47)回复00
细雨
细雨
3楼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稳步前行。
2周前 (08-05 17:40)回复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