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郎溪护士案”
一位26的女护士,在一次外出参加专业考试时,当晚被所在医院的副院长强奸,于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开始了,她与这位副院长长期保持了不正当的关系,期间为这位副院长打了两次胎,而且这位副院长高兴时候对他千般恩宠,不高兴的时候万般虐待殴打,这位副院长的妻子及亲戚也知道这件事情,对其也实施过殴打,就这样这种关系保持了很长时间,直到该女子在副院长家所住的单元楼楼顶上吊自杀,结束了这场荒唐的关系。
2010年10月14日,在安徽宣城郎溪县发生一起自杀事件,在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所居住的单元楼楼顶,该医院的一位女护士上吊自杀。其实发生自杀案件并不奇怪,每年都会发生很多起,但是这起案件非常的特殊,一个医院的女护士,她并不住在这个小区,但是她却在这个小区内自杀,而且自杀所在的单元楼又正好是该医院的副院长家居住的地方,这是不是说明了一些问题。
据该该女子表弟介绍,表姐是跪在地上,脖子在绳套里吊死的,而表姐之所以选择自杀,与医院的这位副院长有非常大的关系。2019年10月,表姐在宣城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当天晚上住在一个宾馆中,就在这一晚他们医院的副院长强暴了她,随后其怀孕,该名副院长亲自带着她到江苏南京的一家医院做了人流手术,后返回安徽,从此之间这位护士与院长之间一直保持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且在这之后该护士还为这位副院长流过一个孩子,随着副院长一次次的欺骗,以及无理由的殴打谩骂,慢慢这位护士看清了他的丑恶嘴脸,但是此时自己早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每天都沉浸在这样的痛苦之中,而且期间这位副院长的妻子也带人到单位对该名护士进行过殴打和谩骂。
从该护士留下的只言片语以及遗书来看,在她的这方面自己是非常爱这位副院长的,正是因为爱,在面对他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以及殴打后,她都选择了原谅,但是狗改不了吃屎,一开始这位副院长就是以非法的手段占有了她,在接下来日子里,他也是将这位护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就没想和她有什么结果,只不过是想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罢了。但是这位女护士的想法却和他相反,她还抱着幻想,这位副院长和自己的妻子离婚,和自己走到一起,想法真的是实在太天真。最终在不断的欺骗、被骗、纠结中自己陷入了死胡同,最终做出如此的行为。
从当地的警方获知,调查的结果是自杀,但是家属认为,女孩是跪在地上,脖子套在绳套里,而另一端是系在空调外挂机,外挂机离地面也就一米,有一米六身高的她是怎么可能是这样上吊死亡的?另外一方面,该女子手机的内容全部被删除,女生都不抱幻想决定自杀了,为何在自杀前还要删除自己手机中的所有内容?这明显不符合道理,这一切还有待警方作进一步的调查。
从这起悲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女孩的悲哀,一个男人的无耻卑鄙。首先说这位女孩,作为成年人,不管是涉事未深,还是很成熟,最起码自我保护意识是要有的,在自己遭遇非法遭遇后,怎么可能就忍气吞声呢?难道还怕一旦让家里人知道就会使自己的名声一落千丈,就会一败涂地吗?还是怕自己揭露会失掉这份工作?但是我认为什么都没有把披着羊皮的狼送到监狱里是最好的选择,就是一再的容忍,才使得这匹狼更加的肆无忌惮,对你进行任何的伤害。
而从该女子的遗书可以看出,她竟然爱上了这位强暴她的人,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还为他流了两次的胎。在明知道这位副院长有家室的情况下,依旧做着春秋大梦,幻想着有一天他能够和妻子离婚而和自己走到一起。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天真。当看到绝望和欺骗后,为何不勇敢地站出来进行举报,而是选择默默以死亡作为抗争。
而作为这名副院长,作为人的道德和人性何在?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凭借着自己是院长、是领导,对方岁数小好糊弄,随意对其做做没有道德的事情,还让人家为你流了两次产,对此不屑一顾,简直是禽兽不如,这让的人没想到还是医院的副院长,真的难以想象。
悲剧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但是这起悲剧给我们的反思是深刻的,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我想没有设么好的办法,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一切,不软弱、不纵容,在面对伤害时勇敢地站出来抗争才是王道,一味地退缩、容忍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耻辱。同时,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成熟理性的心态去走好自己的人生。
郎溪副院长多次性侵女护士,性质恶劣,并不能因为女护士自溢身亡,副院长逃避法律责任。从销毁女护士的聊天记录,足以证明其老谋深算。
医院女护士众多,副院长贪色的本色,不排除还有第二位.第三位女性受到过伤害。副院长权倾一方,能决定护士的升迁.加薪.评优,他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有恃无恐.肆意玩弄妇女。相信会有更多的护士会揭露他的丑行。
职场上,女性相对是弱者,体力敌不过男人的威胁,面子又让其保持沉默。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如果不以法律手段加以遏止,今后还会滋生以权换色的腐败。
女护士之死,不能轻易放过这条色狼。如不能课以刑责,最起码开除党藉,开除公职,所有政治待遇一撸到底。
我们还在试目以待处理结果。
贪婪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克服人性的贪婪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千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人性本善;有人说人性本恶;也有人说人性如同一张白纸无善也无恶;也有人认为人性是既有善也有恶。
可以说自从人类拥有智慧以来,无数的智者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人性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和认识,从而给出无数的答案。
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人性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可的答案。
关于人性的学说无数,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
实际上关于人性争论最激烈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性善论和性恶论。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关于人性是善是恶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一直以来,作为人性学说最主流的两派,性善论和性恶论都在争论不休。
两派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和依据,都在试图说服对方,但是最终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以关于人性的定义,一直都难以定论,没有统一的标准。
千古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以善和恶来定义人性。
但是单方面的用善或恶来定义人性,未免过于片面。
善和恶本来就是人性的正反两面,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一般,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既不能离开恶,单纯的以善来定义人性;也不能抛开善,单纯的用恶来诠释人性。
可以说人性是善恶的混合体,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善恶只不过是人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
善和恶是人性的一对主要矛盾,善恶对立同一于人性之中。
因此不管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是片面的见解,难以全面的诠释人性。
所以自古以来,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如同那枚金银双面盾牌一样,如果只看到一面,忽视另一面,从而各执己见,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虽说人性无善恶之分,但人却有善恶之别。
常行善者为善人,多为恶者为恶人。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人,头脑之中就必然会存在善念和恶念。
可以说世上没有纯善之人,也不存在绝恶之人。
只要是人就会有善恶之心,头脑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善念和恶念。
表现为态度而出,就是善意或恶意待人。
也就是说善人也会有恶念,也可能会做坏事;恶人也会有善念,也可能去做善事。
人有善恶之心,便会有善行与恶行之分,好人与坏人之别。
人有善心,便会心存善念,发挥而出去做好事,便是行善;人有恶心,便会心怀恶念,不加控制去做坏事,便是行恶。
所以简单的以善或恶来定义人性,便会过于片面,有失偏颇,难以全面的诠释人性。
既然不能以善恶来定义人性,那么用什么来定义人性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人性的定义。
所谓人性就是人类的通性和共性,也就是所有人类都拥有的最基本的品性。
简单地说:人性就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的天性。
那么人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
我认为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够轻松的回答这个问题。
若想知道答案,你只要去问一问自己的本心便可知道。
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去叩问一下自我内心真正的想法,便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抛开那些虚伪的道德说教、华而不实的自我标榜和夸夸其谈的表面文章,问一问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你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你一切想法的出发点是什么?你做出各种行为的动机又是什么?对,这一切都是为了利己,也只有利己才可以很好的解释人的各种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之所在。
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它是什么?”因为万物不论是具有物质,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识,如矿物、植物或动物,都有明确的“本质”,可以让人清楚理解。
唯独对于人,不能询“人是什么”因为人的意识达到反省阶段,展现自我意识,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从事自由的选择。
人的选择构成了人的内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么”并无多大意义。
如果询“人是什么?”就等于在隐然中假定人与万物无异,是某种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质的东西。
这样问,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于人的自由,可以选择“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
换言之,我们只能对人询“人能够成为什么?”其次,人性在于“能够成为”的动态变化中,亦即在于自由选择的能力中,但是这种自由选择不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
人的自由不是盲目任意、为所欲为的,而是以“良知”之“安不安”与“忍不忍”作为引线的。
那么,什么是“良知”?良知不能离开人的行动来孤立地加以理解。
你不行动则已,你一行动则良知随之表现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反应。
人的行动中,有部分与良知无关,如出自生物本能的需要之满足,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我们无法从这一类行动看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但是,除此之外的行动,则大多生于自由抉择,结果则或是符合良知或是背离良知。
我们经常在判断别人,也在判断自己;我们常为某些人的行为觉得遗憾,也常为自己的行为觉得后悔。
我们当然也有欢欣快乐的时候,但是真正的满足往往并非得之于外,而是得之于内的。
因此,“人能够成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省思已经告诉我们: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动态的,是等待被实现的潜能。
趋向什么呢?趋向于“善”。
前面说过,人性的趋向受到良知指示,现在又说人性是趋向于善;那么,良知与善有何关系?它们若是同一,则无异于说人性本善,并且难脱循环互证之嫌。
它们若有别异,又当如何理解?首先,良知不宜以善恶规定,因为良知只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本能,无所谓善恶,但是却在一直发生“安不安”与“忍不忍”,由此而对各种实存处境提出因应之要求。
这种要求则与善有关,是为“善端”。
但是什么是“善”?简单说来,“善”是两个主体之间适当关系之满全。
若无“两个主体”引申至多数主体,则无善可言,譬如漂流到荒岛上的鲁宾逊就无善可行亦无恶可避;若“适当关系”不明,搞不清楚两者之间是父子还是兄弟还是朋友,又岂能谈应该如何;若未能“满全”,则是一种缺乏与遗憾,由此滋生“恶”。
如果对于“善端”旦旦而伐之,则恶行积累,习为自然,非谓人性有恶。
良知可以被遮蔽、扭曲、模糊,但绝不会消失;只须给它机会,仍旧会发出呼声。
但是终究有些人冥顽不灵,无动于衷,这时谓其“非人”可也,把他们排斥于人类之外,而保障了“人”的界说之普遍有效。
如此定义之“善”,已超出人性本善论的窠臼。
换言之,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但是善之内容与判断准则必须兼顾外在处境,如参考每一传统的既成规范,如礼乐制度。
孔子强调学习,立于礼乐,正因为礼乐是成就善行的条件。
无礼乐,则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无从定位,行善的内在动力亦无由实现。
礼乐是外在的规范,亦是相对的,会随着时代而兴革损益,因此必须时时以内在的动力去贞定之。
但是若无礼乐,则民无所措其手足,更谈不上实现人性了。
因此,人性向善论不仅掌握人与万物的差异,而且肯定教育学习与社会规范之意义,同时保存内在良知的特殊价值,以之界定人格的尊严与人生的幸福。
人性的本质是不断地制造需求和不断地满足需求的思维和创造 的智能运动。
为了便于理解人性的本质,可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人性、经 济的人性和社会的人性等三个方面来思考: 自然的人性具有自动地反映出生命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需求 的表现,即,生存、生长、发育、健康、繁殖等最基本的需求的表 现。
对于自然的人性来讲,无所谓善恶之分。
经济的人性反映出人在满足了最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具有进一 步追求自我发展,占有更多的资源,满足自我欲望的需求的表现。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人概念一直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其思想内容也随着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而日益丰富。
在现代经济理论 中,经济人的思想主要包含三个命题。
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总 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第二,经济人是理性 的,能正确判断自己的利益,具有对环境的学习适应能力,从而能 最大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第三,只要有优良的法律和制度,经济人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有效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的人性的概念是经济人概念的延伸。
经济的人性是以自利为主 的,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人性。
社会的人性反映出人具有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满足自身需求 的表现。
人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劳动和创造的高等动 物。
劳动和创造使人具有了社会属性。
社会的人性的概念是人的社 会属性概念的延伸。
社会的人性是以利他为主的,一切从他人利益 出发从而有可能达到互利的人性。
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人性的本质实际上是自然的人 性、经济的人性和社会的人性的综合体,只不过,不同的人,或同 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其三个方面的人性的需求表现的程度各有不同。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
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有两个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本能,即本性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
生的本能表现为善良、慈爱、宽容等积极光明的行为。
死的本能则表现为杀戮、贪婪、自毁等邪恶极端的行为。
从宗教信仰角度讲,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
从现实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亦有邪恶的一面。
故人性善恶并存。
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
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
损人不利己,则属反人性的行为。
认为利他最终利己的观点其实错误的,表面逻辑上看似是都站得住脚,可是其实一个行为到底是如何断它为利己或是利他就存在困难性,人的行为目的本身就是复杂的,也是很难判断到底是绝对利他或绝对利己的,顶多就是两种成分占的比例多少问题。
关于人性是否可以改变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
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善恶具有同等的力量,任何人都是有善恶一体两面,善恶只在一念间,只有抑恶扬善遵循宇宙之理才不会乾坤颠倒。
人性究竟指什么,本善还是本恶?几千年来让中外贤哲争论不休。
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积淀成不同的社会制度。
性本善是孟子提出的 性本恶是老子提出的 公元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约2500年前吧,孙丘最早谈到了人性。
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明确回答人性是善,还是恶。
“性相近”是善相近还是恶相近,“习相远”是善相远还是恶相远?都未明说。
孔夫子到底是大圣人,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谈得很少,也不轻率武断地下结论。
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抱怨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是他老人家的明智之处,也给后人留下了想象、探讨的余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断言人性本善的是战国中期的孟轲。
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学生,对孔子极端敬重,曾明确表态:“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他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没定义;为什么人性本善,孟子没作出严谨的论述。
他对自己的主张,尽管满腔热情地到处宣扬、口诛笔伐地到处游说,总让人觉得有点强词夺理的味道。
比如他对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说”、墨翟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兼爱”说,深恶痛绝,便破口大骂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孟子认为,杨朱派主张个人主义,有不对君主尽忠的倾向,这是目无长上;墨翟派主张同视天下,兼爱众人,不分亲疏,有否定对双亲尽孝的倾向,这是目无父母;既不忠君,又不孝亲,这种人就是禽兽。
你看这孟老夫子,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意见相左,便血口喷人,全没有一点宽容之心和仁者情怀,实在有失君子风度。
他还自命孔子的信徒呢,孔子曾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咋就连这点儿涵养都没有了呢?我个人认为:孟子是中国一言堂堂主的始祖。
他的这种动不动就要统一思想的搞法,是深受专制统治者喜爱的。
西汉以后,为何统治者都热衷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孔夫子强调等级、孟子主张一言堂有很大关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性本善,有利于统治者扮神作圣,愚弄百姓。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
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
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
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与“性”相对的是“伪”。
“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
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
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
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
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
贪婪,意思是渴望得到某样东西并且不知道满足。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 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对财富的不满足叫贪,对食物的不满足叫婪,随着时代的发展,贪婪也更加广泛,不在局限于对财富和食物。
想要某种东西,不停地占有,而且不停息,甚至阻扰别人能拥有,把该东西当成自己一个人的去完全独占,这就是贪婪的表现。世间有不贪婪的人吗?人是怎么变得贪婪?是人天生的本性?还是后天的改变?
儒家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说法,却一直纠缠不清,谁也说服不了说,各自的说法也都有道理。在佛家文化里同样也有贪的说法,贪为为人性三毒之一,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对于人性的本质来说,贪婪是不是与生俱有的?人性原本也许没有善恶是非的观念,更没有佛家的贪、嗔、痴。与生的本能只是生,大概也没有其他的概念,一个婴孩出生,饿了就找母亲要奶吃,吃饱了就玩,累了就睡,高兴了就笑,不开心就哭。何来贪婪,何来善恶是非?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道家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向往中的理想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士阶层也同样是如此,一箪食一瓢饮足以满足生活所需,不需要太多追求,更不会要强求占有什么,也就没有贪婪的欲望。
可以说贪婪使在后天慢慢形成的,或者从某个时间段开始,人性之中那种对事物的强烈占有心情出现开始,人性的贪婪就跟随出现了。贪婪有人性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
从人性的内在本质上来说,当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关系,当社会出现攀比之风,那人性的贪婪就自然而然会出现,处理好了就是积极向上,追求更多物质和心理的满足;过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有了思想就会有追求,有了利益纷争就会有攀比。
从外在的因素上说,影响人生存的是基础的资源,从开始的饮食,到后面穿着,再到出行,然后是权力等一切外在的物质。人的需求是无限扩展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当社会制度形成,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就有了严格的规则,想要占有资源,甚至独一无二的拥有,就必须阻扰别人的拥有;他人拥有了,就不能独一无二,就没有独特性。当你占有更多,他人就会越来越少,因此贪婪就占据人的本性,就控制人的思想。
物质的发展是贪婪形成的外在原因,当世间没有那么多物质时,人性就不存在索取,不会有强占之心;当没有物质和权力等诱惑,没有建功立业等声名的绑架,人性也就不会为此发生扭曲,为了看得见的物质和看不见的功名而绞尽脑汁。
愚钝朴实让人没有想法,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富足、祥和、宁静、喜乐、满足的世界中,交流或者不交流,来往或者不来往,对他们的生活均没有丝毫影响,每一个人都活在当下那一刻, 享受那一刻,听着鸡叫声、狗吠声,头顶白云飘飘,身边清风阵阵,唯恐有任何不速之客打破这一美好时刻。这就是初始社会的形态。
然而社会是发展的、进步的,当原始形态开始崩溃,权贵制度开始形成,利益的纠葛,物质的丰富,资源的分配,阶级形成了,人性也开化了,不再是本来的狩猎、牧渔,需要多少就多少。占有更多资源的拥有话语权,主导权,可以调配他人,可以坐享其成。占有的越多,权力也越大。无限循环下去,贪婪就出现了。
对物质占有的私心,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富足,这是不可抹杀的功绩。然而独占,不想他人同样占有或占有更多,进而贪婪占有所有或绝大部分,让他人只能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去相互争抢,而本身却浪费众多的资源,使得阶层中的矛盾加深,社会更加混乱不堪。
贪婪的人不懂得分享,明知本身占有的非常富足,可以剩余众多,却还是不满足,制度使人觉得得到的越多,身份地位等就越高,所能掌握的东西也越多,为了不受他人的钳制,只能拼命的占有,只能不知疲倦地贪婪,拥有的不想放弃,也不愿意放弃,情愿让坏掉,也不愿拿出分享,可以说贪婪更是为了一种身份的体现。
不管是内在的攀比心理,还是外在的对物质权力的占有,人性贪婪的本质都依赖社会制度的形成,当士农工商的阶级产生,君臣父子的等级固化,仁义礼乐的上下严格,资源的享用不同,贪婪就必不可免。贪婪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度,要懂得分享,要懂得适可而止。
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是与生俱有的。想去掉是很难的。如果去掉了贪婪那你就成为“圣人”了。就成“道”了!
对于我们凡人来说,要最大限度的弱化贪婪就可以了!
弱化贪婪主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保持良好的心态。譬如,我要进行金融投资。那你的收益期望值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水平一般就不能定的太高。要定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自己只能做到10%的收益。而,确定到100%的收益。这就是过分贪婪了!
其他的情况也同样。一个机会,你要争取。如果你翘着脚都够不到,还要继续进行。那这就是贪婪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放弃这次机会!等待下次机会!
弱化自己的贪婪本性。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古今中外伟人的书。践行书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