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地人三老和梅娘雪娘是哪部武侠小说
《风云榜》
作者:慕容美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写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年武维之,巧遇无名老人,引出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武维之在师执尊长的协助下一步一步揭开自己身世之谜,瓦解了“风云帮”的邪恶势力,救出了自己的生身父亲,认母团圆。全书情节奇诡,扑朔迷离。布线、打结、解扣、收网的技法十分圆熟,叙事风格如诗如画,被著名评论家叶洪生先生誉为“诗情画意派”的代表作,一点也不为过分。
书籍摘录
武维之点点头,随将在止水庵中会见梅娘的经过说了一遍。说完之后,立即忍不住问道:“师父,雪娘女侠要维之去找梅娘,而梅娘居然一下便猜出维之此行系受雪娘女侠之指引;同时武林中又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两句谚语。梅娘与雪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啊?”
风云榜。
《风云榜》是慕容美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全书共十九个章节目录。
内容简介
武维之流浪江湖、巧遇无名老人为引,然老人却已由武维之家传黑箫上而约略「猜」出此子来历。为了探明其「家变」真相,老人乃收之为徒,先不说破;然後老少二人即赴武林争盟大会观战,不料发现更多谜团。
在第三届武林大会上,忽有二人冒充头两届武林盟主「一笔判阴阳金判」韦公正、「一品箫白衣儒侠」武品修名义出场争雄;结果竟同登金榜,共主武政,得以号令天下。他们是谁?有何目的?在在启人疑窦。
无名老人对韦公正、武品修二侠生平事迹瞭若指掌,对各派名手、武功如数家珍;且自谓能「断人生死」。凡此,皆曲曲暗示出老人即为韦公正(金判)所改扮,其与武品修是莫逆之交。
韦公正透露,其「无名派」神功心法末句要诀由祖师刻於一方玉砚之上,然已失落多年,引为大憾;武维之乃发愿寻回师门故物。
武维之艺成下山,由师父所留信中得知:自己生父正是「一品箫」武品修,惟迄今下落不明。又从新崛起的「风云帮」符牌上获悉:该帮龙、虎二坛主居然是共膺第三届武林盟主的「韦、武双侠」?而该帮组织神秘,发展迅速,图霸江湖之野心遂昭然若揭矣。
武维之至风云帮「虎坛」求证乃父真假之谜,险遭不测。「雪娘女侠」欧阳皓珠(为武品修师妹)推测其父恐已失陷该帮,不得自由;於是指点武维之速往灵台山寻「人老」诸葛符之女「梅娘女侠」诸葛香君,设法搭救。然言语恍惚,似别有隐情。
武维之辗转得「天山蓝凤」余美美之助,持所赠信物至灵台山;不料被守山的「无情叟」萧尘峻拒,打成重伤。幸获山後止水师太救回一命,并得闻一段有关「人老」诸葛符、「无情叟」萧尘师兄弟与当年苗疆「白花教」教主的後裔「玉门之狐」阴美华之间恩怨情仇纠葛的武林秘辛。
韦公正与武维之师徒重逢後,始透露止水师太即是武维之生母「梅娘女侠」诸葛香君;并补充说明:「玉门之狐」阴美华为报当年「人老」诸葛符之仇,乃设计破坏其独生女梅娘之美好姻缘以洩愤;因而造成武品修、梅娘、雪娘间的不白之冤,更导致武家妻离子散的天伦悲剧。而「风云帮主」正是「无情叟」与「玉门之狐」所生孽女阴凤仪;彼以韦公正师门遗失的玉砚为饵,诱捕武品修入网,并欲逼令韦公正就范。其中种种曲折,竟一至於此。
武品修仗以成名的「一品箫」原系雌雄一对,雌箫早已失落;乃师终南山「无忧子」欧阳令至友「天盲叟」曾为之苦寻多年而未果。天盲门下「龙虎双剑」司马正、司马奇偶闻雌箫落於「风云帮主」之手;因想完成师父心愿,始忍辱投入该帮,为虎作伥!乃有先前冒充韦、武二侠至武林大会争盟之举。最後真相大白,司马兄弟终以贻羞师门而双双自尽身亡。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叛徒?结局又如何
来,说个最有名的叛徒!
说起叛徒,往往被人们提起就恨得牙痒痒的,可有这么一位,当了叛徒,还被后世无数人捧为“忠义千秋”。对了,就是关羽关云长。
三国演义中,曹操突袭小沛,刘备逃河北投袁绍,张飞被打散,不知所终。而后曹操挥军下邳,关羽出战,寡不敌众,被围土山。曹操惜才,命与关羽有些交情的张辽去劝降。张辽晓以厉害,关羽提出三个条件,曹操尽允,关羽随降。这个,算不算是叛徒?
为了挽回关羽当叛徒的污点,在关羽降曹之前,设计了土山约三事,事后设计了千里走单骑。千里走单骑是小说家虚构的,土山约三事是不是也是虚构的呢?其实这也是虚构的。很多网友回答过,三个条件都不靠谱,在这儿不赘述。就三国志记载,也不是关羽和曹操讲好条件投降的,而是被禽后投降的。(这里禽和擒通假)。大家想像一下,被擒后的武将,投降者决不会是悍不畏死者,视死如归人。
曹操确爱关羽其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官赏金。可后来关羽又叛变了,重新投奔刘备。这次的叛变是否动机那么高尚呢?也未必。曹操手下,猛将如雨。真掌权者还是曹氏和夏侯氏族人,关羽再怎么混,以降将身份是不可能终得高位的。刘备当时虽不如曹操势力大,但刘备被献帝认为皇叔,皇亲国戚,社会地位却比曹操高很多,而关羽归去,在人才匮乏的刘备处,可稳居武将之首,更有发展空间。而这一叛,竞一成就了关羽千年忠义之名。
对关羽这样的两次叛变者,你怎么看?
西北军系统最大的叛徒是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这是号称冯玉祥“十三太保”和“五虎将”各一的双料心腹大将。1942年4月率部投敌,成为可耻的叛徒和汉奸,先后就任汪伪政府第二方面军司令、“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和“苏北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影响极坏。
(孙良诚)
孙良诚是天津静海人,行武出身,1912年参加冯玉祥的部队。因作战勇敢历任团长、旅长、师长、西北军副总司令等职务,是西北军中比较能打的悍将,所部被称为系统内“铁军”,先后参加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曾经纵横河南平原,给蒋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下野后,孙良诚无奈投蒋,因不受待见转回天津隐居,也曾经参加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再回天津,属于西北军里蒋介石比较讨厌的将领。抗战爆发后,西北军残部被重庆方面顶在华北前线抗日,孙良诚出任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
“倒戈将军”石友三因勾结日伪被高树勋活埋后,与蒋介石关系恶劣的孙良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只怕自己被借机整肃,渐生二心。不久西北军各部整编为第39集团军时,军事委员会明令以卫立煌为总司令、高树勋为代总司令、孙良诚为副总司令,但原先承诺的兼任军长一事落空,孙良诚大为不满,适西北军元老、汪伪大汉奸刘郁芬前来拉拢,双方一拍即合。
1942年春,冀察游击战区副司令、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率部下30000余人投敌,所部被编为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二方面军的两个军五个师,孙良诚由陆军中将被汪精卫提升为“上将”,孙部投降日伪,使当时的华北抗战形势雪上加霜。
(孙良诚和伪军部队)
日本投降后,孙良诚的伪军被收编为“暂编第5纵队”,在苏北地区抗拒新四军受降,而一旦国军主力到达,孙良诚部队即被吞并和缩编,白崇禧亲自到其驻地点验,将其缩编为“暂编25师”,调出扬州,驻防宿迁和睢宁地区负责治安。
淮海战役打响前,为拼湊更多的部队进行决战,蒋介石给了孙良诚107军的番号,命令他率部向徐州集结,所部在安徽阜宁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孙良诚率部缴械投诚。
(汪精卫的领章学的裕仁)
之后自告奋勇去策反西北军同僚刘汝明,随即被徐州“剿总”刘峙扣押,孙良诚将责任全部推给参谋长王瀚清,并出卖了地下党员周镐(我党著名情工),自己保住了脑袋,导致王瀚清被杀、周镐牺牲。
一无所有的孙良诚自此避居上海,1949年第三野战军攻克上海,早已被国民党抛弃的孙良诚无处可逃,乖乖被捕,1951年病死狱中。
(汪精卫孙良诚等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