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_二战时为何美国打日本比较困难,而苏联红军打日本关东军却“摧枯拉朽”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兵制,大概分为旗兵和汉军两大类,因此,在武将官衔和具体管辖事务方面都有所不同。
八旗军主要分为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是清军入关之前就有的传统,入关之后,清朝保留了八旗传统,并将八旗军派驻全国各地重要军事要地,有的守卫边地,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有的则驻防在重要的省份或者城市,如江宁将军。将军下设都统、副都统、城守尉等职。
绿营兵主要在内地汉人地区,入关初期,在占领滴设官驻防;后来形成建制,基本以省为单位,受总督节制,由提督直接统率。总督和提督所率部队称为“督标”和“提标”;在不设总督的省份由巡抚兼任提督,称为“抚标”;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所率部队则称为“河标”、“漕标”。绿营兵下设各镇、协、营、汛,层层管辖,镇一级的军队称为“镇标”,统率称为总兵。
我们经常在清宫剧中,看到有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的官职,那么他们都负责什么工作呢?我们一一来看。
将军:
提到将军,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领兵打仗的将领。早在2000年前就出现了这个职位,那么清朝的将军也是带兵打仗的吗?答案为不完全是。清朝的将军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用以封赠武职的,比如建威将军,振武将军,五显将军,武功将军等从正一品到从二品,这些将军可以带兵打仗。
第二种是宗室爵号,清朝宗室的爵位分为十二等,九至十二等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第三种是镇守管理地方的最高官员,比如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他们要管理当地的军政,民政,法律等事务。
都统:
都统是八旗中的最高军政长官,从一品,掌管各旗的户籍,田宅,教育,军务,选官等。在张家口,承德设置都统驻防,乾隆时期,新疆地区驻扎都统,掌管乌鲁木齐的军政。
提督:
提督一职在明朝就有,明朝的巡抚兼任提督。清朝提督是省一级的高级武官,沿江沿海设水师提督。
总兵:
总兵明朝就有,清朝时期,总兵为正二品(乾隆时期开始定品秩),受提督统辖,掌管本镇军务,清朝设有总兵定员83名。
二战时为何美国打日本比较困难,而苏联红军打日本关东军却“摧枯拉朽”
这个区别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已经被美国打的半死,红军打死狗打的比较漂亮而已。
关东军是日本用来防范苏联的主要力量,鼎盛时的关东军有百万之众,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关东军的主力部队也多次被调到太平洋战场去救急,武器装备也被大量调走。到苏军对日宣战前,关东军虽然还有70万大军,但是武器严重不足,步枪、刺刀缺口在10万左右,坦克、飞机也大多残破不堪,只能爬在修理厂里休息,能用的坦克不过100多辆。而且在主力部队调走以后,剩下的日军里老兵数量也大为减少,战斗力和战争初期的日军不可同日而言。
另一方面,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军也是紧急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大多是临时扩充,战斗经验不足。而且珍珠港事件以后太平洋舰队损失巨大,在海军上日本暂时有着优势,在太平洋战争这个特殊的情况下美军自然打的辛苦。即使战争后期,美军的战斗也是以攻击岛屿上的日军要塞为主,损失当然会很大。
而苏联红军在对日宣战时,已经经历了苏德战争,部队已经身经百战,有着充足的战斗经验。加上苏联是从陆上进攻,适合发挥苏军装甲部队和炮兵的优势。加上关东军战略部署错误,大军都部署在边境线上,没有做纵深防御,被苏军突破以后根本无法组织起防御。但是即使如此,在攻击虎头要塞等日军要塞是苏军也不轻松。
所以美军和红军打日军不同,主要是美军是以自己最弱的时候就开始和日军最强的时候开始打,而等红军以最强的态势加入战争时,日军已经处于最虚弱的状态,自然好打。
二战中,美国打日本比较困难,而苏联却摧枯拉朽,中国居功至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9000万人直接死于战乱,无数财产在战火中化为乌有。这场战争,永远都是人类的噩梦,希望人类能够汲取这一教训。
二战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打击日本,显得非常吃力,而苏联一旦出手,就摧枯拉朽,瞬间击溃了日军主力。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这个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苏联的忽然出站,日本很显然是准备不足,对美国的不宣而战,让日本在西太平洋获得了巨大优势。仅仅战略准备这一项,就足以让日本的战略决心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不过,我们今天就换一个角度来谈一谈,美国打日本那样难,苏联打日本那样容易,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抗日形势一直在发生耐人寻味的变化。
通常的状态是,
日军向国军发起进攻,国军溃败,丧师失地;
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占领区渗透蚕食,日军治安战举步维艰,损失惨重,小股日军甚至被八路袭击和歼灭;
国民政府宣布八路越界抗日,违抗军阀,不再提供军饷和装备,甚至开出精锐与八路正面开战。
这种状态,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常见。
中国老百姓常常念叨“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这个顺口溜中洋人变成日寇,官变成国军,而百姓变成了八路。
八路并非怕国军,真要打起来,国军那几盘菜,也不够收拾的。关键是不能让小日本渔翁得利。
这种情况一再上演,就造成了国统区不断萎缩,日占区和根据地不断扩大的状态。
不过,唯一例外的情况是东北。
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比较鼓励的地理单元,与关内有交流、与苏联掌握的外东北地区也有交流。1941年以前,苏联支持下的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坚持抗日,与最初的马占山东北义勇军一脉相承,让日军无法把东北当成一个稳固的后方。
可是,1941年以后,苏联与日本媾和,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东北抗联不仅得不到任何援助,遭遇毁灭性打击,还被迫撤出东北,成了苏联远东集团军的一部分。
关内,八路军在察哈尔、热河、河北、山东等地都有活动,在较远的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活动更加频繁。这促使日军需要不停向关内调兵遣将,抽调大量主力来维持对华北中和华东地区的占领。
也就是说,抗日战争最后四年,东北实际上成了日本陆军的大本营。东北这块地方,苏联人不愿意打,八路军打不过来,国军更是够不着。
如果你是日军,你肯定也不会在这里浪费太多兵力对不对?
这种局势长期延续下去,八路军在华北等地逐渐占了上风,日军只能控制城市和近郊区,以及铁路沿线100公里范围内,而且不敢单独行动。甚至,日军因为无法占领农村,经常面临断粮的情况。一些饥饿的日军甚至用武器换粮食,实在是抗日战场上的奇景。
反观国民党掌握的西南和华南战场,日军却能抽调主力进行一号作战,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这一条线,被日军顺利打通。国军在坐等胜利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成了一群少爷兵和草莓兵。
中国的抗日形势决定了,日军不可能在东北地区留下绝对主力进行驻守,原本日军最精锐的关东军,在经过4年的不断抽调后,基本都剩下了老弱病残,甚至还有不少娃娃兵。
当然,日军在东北的统治,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东北的土匪。
东北的土匪,才是东北真正的主人。东北抗联走后,这些土匪再次啸聚山林,成了日军控制农村的最大障碍。苏军的到来,这些土匪,立马倒戈一击,日本关东军又一次遭遇打击。
苏联1945年8月出兵东北,瞬间打爆日本关东军的真正秘密,不仅仅是苏联本身强大的钢铁洪流,更是中国人尤其是共产党人不断坚持敌后抗战的结果。
苏联有中国的配合势如破竹,可是,美军有中国配合吗?
当然有,但是微乎其微。
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几乎没有空军和海军。而美军在太平洋上作战,最需要的就是空军和海军。这一点,就决定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并不能对美军的军事行动进行什么有效的战术配合。
不过,也并非全然没有。国民党始终掌握着福建等地,共产党也把根据地扩展到了江浙等地的农村。美军的轰炸机在炸完东京后没有足够燃料返航,最稳妥的方式便是降落到国统区或者根据地。
说白了,在西太平洋战场,中国军队帮不上美军,只能提供飞行员救援之类的简单工作。
有没有中国军队配合,这恐怕是苏联和美国面对日本不同作战态势的重要原因。
你认为呢?